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萊州最長壽菜譜

萊州最長壽菜譜

莫裏森博士是國際知名的營養專家,在他所著的《特效醫療食品》壹書中,推出了他與許多著名營養學家集50年的臨床經驗而成的壹部健康長壽食譜,獲得了人們熱烈的回響及營養界的認同。如果能按照他所提示的方法切實去做,持之以恒,每個人至少能增加10年的壽命。

最佳的蛋白質食品:

麥芽、葵花子、南瓜子、芝麻和沒有鹽分的堅果如核桃、杏仁、腰果、花生、榛子等;豆類制品;魚類則有鯉魚、沙丁魚、大比目魚等;蛋奶類有脫脂奶、酸奶、水煮蛋等。

最佳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即澱粉食品):

糙米、玉米、全大麥、燕麥片和山藥、甘薯、馬鈴薯等,這些食品具有健身益壽的作用。

最佳的蔬菜:

其中以蕃茄、胡蘿蔔、白蘿蔔、花椰菜、黃瓜、芹菜、萵苣、洋蔥、苦瓜為上選;茄子熟食營養價值很高,可軟化血管;生大蒜被譽為天然抗生素,無論生吃熟吃都有增加精力及延年益壽之功;竹筍治療腎臟病效果突出,具有抗癌作用,罐裝的比新鮮的治療效果更好。

最佳的水果:

其中以木瓜、櫻桃、香蕉、獼猴桃為上選。

如果想要依靠飲食獲得長壽,以上的食物就要多吃。此外,在長壽飲食的法則中,有壹條是很重要:多吃生的東西!

就蔬菜而言,不論是炒、燒、溜,還是燉、炸、蒸等,都會使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抗癌作用的“吲哚”化合物,β-胡蘿蔔素等物質,因受高溫而遭到不同程度損失,有的甚至被破壞殆盡。很多營養比較全面和平衡的食物,因此而減少以至失去了真正價值,不利於人體獲得均衡的營養,並可能導致壹些營養性疾病的發生。科學家還發現,當人吃了熱食後,體內的白血球很快增多,猶如遇到細菌入侵壹樣處於“緊急戰備”狀態,當弄清“入侵”的並非“敵人”時,白血球的數量又趨於正常。如此日復壹日,“戲”演得太久了,便會使機體免疫系統的應變能力受到幹擾和破壞,壹旦遇到真正的“入侵者”——細菌、病毒、癌細胞,就有可能“麻木不仁,從而給疾病入侵和癌癥發生造成了可乘之機。而生菜的生物活性和人體接近,進入人體內後無此弊端。所以,近年來營養學家壹再告誡人們,只要條件允許,能生吃的食物盡可能生吃。

當然還要註意衛生,以蔬菜為例,生吃的蔬菜,首先要選擇無毒的品種,如蘿蔔、黃瓜、蕃茄、藕、蔥、蒜,等等。其次是吃未受到汙染的蔬菜,再就是蔬菜生吃,壹定要徹底洗凈,用冷開水沖洗後食用。實踐證明,有些蔬菜生吃時,若能加上佐料,如醋和蒜等,既保證了衛生,吃起來也清脆可口。

長壽飲食還有壹條法則:盡量多吃壹些遠親食物。

什麽是遠親食物呢?

所謂“遠親食物”,是指在空間和生物學關系上距離人類相對較遠的食物。例如,魚蝦蟹與牛羊豬相比,魚蝦蟹當然離人類遠些;植物類食物又遠於動物類食物;野生食物遠於人工種植的食物;海洋中的食物遠於陸地上的食物。

以下就是幾種離人關系較遠的食物。

真菌類的香菇與人類生物學上的關系較遠,是對人體健康最有益的食物之壹,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對增強人體健康有明顯功效。且香菇內含有壹種“B—葡萄糖草酸”,能增強人體的抗癌功能,對防治癌癥有良好的效果。

生長在我國北方高寒幹旱地區的沙棘,是壹種野生珍貴植物,沙棘果實中含有20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維生素含量豐富,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冠野生果實之首。沙棘還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具有止咳化痰、活血化淤、清熱止瀉、補腎健脾等功效,是藥食兩用的佳品。

螺旋藻更是距離人類十分遙遠,營養成分高得驚人。據測定,螺旋藻所含蛋白質及氨基酸高達65%,是魚類的10倍多。螺旋藻中的葉綠素的含量也為蔬菜的10倍多,除此之外,螺旋藻還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藻藍素,所含的無機元素有鈣、碘、鐵、鋅、硒等,對提高免疫機能、延長細胞壽命有積極的作用。難怪有人稱螺旋藻是蔬菜+礦物質+維生素。

除了以上幾個長壽飲食法則外,還有壹些需要註意的事項,也是我們要了解的。

現在,在眾多養生的食物中,許多人愛喝藥粥,但是,老年人喝粥要適量。

為什麽呢?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也有少數講究藥膳的人用吃藥粥作為對疾病的輔助治療。

據觀察,長期吃粥的老年人壹般比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動力較差,如果吃粥的量過多,難以很快排空,會感到胃部不適;以同樣體積的粥和米飯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長期吃粥,得到的總熱量和營養物質不夠人體的生理需要,難免入不敷出。

按傳統的說法:吃粥容易消化。這句話是值得商榷的。有人對粥、飯、饃的消化吸收情況作了研究,結果是——糖吸收率:粥96.5%、飯99.5%、饃99.9%;質白質吸收率:粥56.1%、飯99.5%、饃99.9%。

為什麽會出現這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呢?主要是因為吃粥不必細嚼,甚至可用“啜”的方式咽下去。吃飯則必須咀嚼,咀嚼不僅要用牙齒把飯粒細細咬碎,還同時促使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酶對澱粉也有初步消化作用。

所以,吃粥和吃藥粥雖是養生壹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體很虛弱,或是治病需要。

最後,飲食還要註意“發物”與“忌口”。

中醫食療學認為,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異,盡管都有其可食性和營養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藥時期,如果不了解“發物”和不重視“忌口”,飲食不當,則可能引起病變,產生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和引起嚴重後果。

《金匾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篇》中指出“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難療”。提示了不相宜的食物與疾病的關系。

“發物”是指某種疾病的患者,在此期間進食某些不宜食用的食物,亦即能誘發疾病的食物。壹般按其性能可分為六類:

壹為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羊肉、狗肉等;

二為發風之物,如蝦、蟹、椿芽等;

三為發濕之物,如飴糖、糯米、醪糟、米酒等;

四為發冷積之物,如梨、柿及各種生冷之品;

五為發動血之物,如辣椒、胡椒等;

六為發滯氣之品,如土豆、蓮米、芡實及各類豆制品。

“忌口”即是在服用中藥期間,為保證其藥效,對於某些能減低藥物功效並發生副作用的食物禁忌,俗稱為“食忌”或“忌口”。

“發物”致病與人體的體質、遺傳、季節、年齡、食後受涼或發怒生氣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妳形體虛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溫,四肢發冷,則西瓜、雪梨、香蕉等涼性食物當忌;如果妳近來面目紅赤,發熱口渴,失眠心煩,痔瘡下血,則生姜、胡椒、白酒、大蒜等熱性食物當忌;患有蕁麻疹、各種皮炎、濕疹、酒渣鼻、痤瘡的人,壹切具有刺激性食物都可能成為“發物”,需當“忌口”。有的哮喘病人,平時可以無所顧忌地隨便吃喝,而在哮喘發作期間,蛋、牛奶、魚蝦等高蛋白食物卻成了加重病情的“發物”,理當“忌口”。

壹般來說,凡患熱性疾病服藥時,應禁用或少食酒類、辣味、魚類、肉類等食物,因酒、辣味食物性熱,有生熱、生痰作用,食後助長病邪,使病情加重;當服用解表、透疹藥時,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其有收斂作用,能影響藥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溫補藥物時,應少飲茶、少食蘿蔔,因茶葉性涼下氣,能降低藥物溫補脾胃之效能;服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時,不宜吃辣物,辣的食物性熱,食辣的食物會增加熱現象而抵消清熱涼血藥物(如石膏、銀花、連翹、梔子、生地、丹皮等)及滋陰藥(如石斛、沙參、麥冬、知母、玄參等)的作用;服用補藥人參時,不宜吃蘿蔔,蘿蔔有消食化痰、通氣的作用,而人參是滋補性藥物,這樣壹補壹消,作用就抵消了,無疑浪費了貴重藥物人參。

婦女妊娠期間由於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機體的陰血相對不足,而陽氣偏盛,因此凡辛熱溫操之物不宜食用,即所謂“產前宜涼”。產後機體常呈虛寒狀態,此時凡屬寒涼、酸收、辛燥發散之品均宜“忌口”,故有“產後立溫”之說。

患病期間服用中藥,均不能用茶水送服。茶葉汁中含有鞣酸,鞣酸會和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堿或重金屬鹽起化學作用而發生沈澱,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導致藥物失效。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堿、茶堿、可可堿等成分,具有強心、利尿、刺激胃酸分泌及興奮高級神經中樞等作用,所以,貧血病人服鐵劑時,以及服鎮靜、催眠等藥物的前後,都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葉水送服這些藥物。

還有幾種食物是不能混在壹起吃的,大家壹定要註意:

22種不能混吃的食物

1. 豬肉*菱角——肚子痛

2. 牛肉*栗子——引起嘔吐

3. 羊肉*西瓜——傷元氣

4. 狗肉*綠豆——會中毒

5. 兔肉*芹菜——脫發

6. 雞肉*芹菜——傷元氣

7. 鵝肉*雞蛋——傷元氣

8. 甲魚*莧菜——會中毒

9. 鯉魚*甘草——會中毒

11. 白酒*柿子——會胸悶

12. 紅薯*柿子——會得結石

14. 紅塘*皮蛋——會中毒

15. 洋蔥*蜂蜜——傷眼睛

16. 豆腐*蜂蜜——耳聾

17. 蘿蔔*木耳——得皮炎

18. 馬鈴薯*香蕉——面部生斑

19. 芋頭*香蕉——腹漲

20. 花生*黃瓜——會傷身

21.維生素*蝦——砒霜

22.牛奶*桔子*蘿蔔——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