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天後宮
向日葵花園
大角山海濱公園
石久勇
東湧水鄉風情街
南沙區總面積803平方公裏。
區人民政府位於黃閣鎮鳳凰大道1號。代碼:440115。區號:020。拼音:南沙曲。中文:南沙區。
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65,438±0.9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65,438±0.647.5毫米..
基本概況
南沙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幾何中心,珠江口虎門水道西岸,西江、北江和東江在此交匯。東與東莞虎門隔海相望,西與中山市相望,以南沙為中心,周邊60公裏半徑內有14個大中城市。南沙地區是區域性水陸交通樞紐。水運通過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國內外主要港口。它距離香港38海裏,距離澳門465,438+0海裏。航空方面,周邊有廣州、香港、澳門等國際機場。
1993年5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2002年,為加快南沙開發區建設發展,廣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全面負責開發區範圍內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招商引資工作,具有廣州市審批管理權限。
根據廣州市城市規劃,南沙規劃區涵蓋廣州番禺沙灣水道以南全部區域,總面積約797平方公裏,其中陸域面積約575平方公裏。由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的南沙開發區包括黃閣鎮、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靈山鎮東南角、橫瀝鎮、珠江管理區、萬頃沙鎮和番禺填海公司,總面積約536平方公裏,陸域面積約330平方公裏。根據規劃,南沙片區將發展成為集物流業、臨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為壹體的現代產業基地。
南沙地區水網密布,湖塘眾多,自然環境優美。北部大部分是農田,南部河口大部分是填海造地,自然生態保持完好。南沙地區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也使南沙成為壹個旅遊勝地。南沙現在有壹些旅遊景點和設施,如南沙周浦公園、南沙天後宮、蘇州水鎮街和南沙高爾夫球場。
經濟狀況
2007年,南沙區堅持以發展為第壹要務,以臨港經濟圈建設為重點,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保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去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5.68億元,同比增長45.48%;規上工業總產值為853.28億元,同比增長78.82%;稅收總額76.73億元,同比增長1.04倍;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71.44%;進出口總額48.64億美元,同比增長2356.5438+0%。
現代工業體系已經形成。全年新引進外資項目31個,合同外資71.7億美元,同比增長41.57%;實際利用外資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5438+0%。世界500強企業在南沙投資了40個項目。汽車、鋼鐵、造船、機械裝備、港口物流、高新技術、石油化工等七大產業快速發展。汽車產業工業總產值46654.38+0.2億元,同比增長1.63倍,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4.75%。小湖石化碼頭已投產,年吞吐量654.38+0236萬噸,成為珠三角地區最大的石化碼頭。南沙港區現有深水泊位10個,已開通近30條國內國際航線。全區集裝箱吞吐量達45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019%。龍穴島物流園壹期和南沙出口加工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CSSC龍穴島造船基地的民船和修船工程已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分別於今年3月和8月竣工投產。房地產、物流、旅遊等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4億元,同比增長15.17%。
經濟發展質量好、後勁足。財政收入增速明顯高於GDP增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形成了銷售增速快於生產增速、利稅增速快於銷售增速的良性循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生產效益協調發展的健康態勢。除了汽車和發動機項目外,近兩年新投產的項目有17個,如造紙9號機組、廣汽鳳桐二期、曹東化工、久泰能源、新日石潤滑油等,去年總產值超過70億元。高壓輸變電設備項目和654.38+0.8萬噸冷軋項目已開工建設;煉化壹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加緊推進;數控機床、園林機械、電動工具、造紙機械等項目前期工作正按計劃推進,將成為推動南沙新壹輪經濟發展的動力。
科技創新邁出新步伐。核電設備R&D中心的三個實驗室已經建成。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及其12個研究中心和3個公共實驗室正式投入運營。中國科學院廣州工業技術研究所新啟動了兩個研究中心的建設。南沙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壹期實驗樓建成。其中免疫組織化學診斷試劑項目是省內首家獲得該類別生產許可證的項目。華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項目落戶南沙。新引進激光顯示芯片、推廣技術、新華南方軟件外包、新南數控、龍沙生物制藥、晶科電子等壹批項目。全區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有35家。高新技術產品年產值達338.09億元,同比增長65.438+0.1.5倍【65.438+0】。
投資環境
目前南沙投資環境基礎良好,水電供應充足,飲用水取自沙灣水廠。區域內建有珠江電廠,有3座110 kV變電站。南沙是國家壹類口岸,貨物可以在這裏快速方便地聚集和分散。區內已建成南圩碼頭和東發碼頭,分別擁有2.5萬噸級泊位2個和1萬噸級泊位65438個。珠江電廠有兩座4萬噸級煤炭碼頭,黃閣鎮小虎島東南端有3萬噸級和1000噸級石化碼頭。南圩碼頭和東發碼頭2001年貨物吞吐量為1.7萬噸。南沙已建成非常便捷、暢通的道路交通網絡,還有直達香港的高速客船,每天12趟,只需75分鐘。而且,為南沙投資活動提供配套服務的相關產業也越來越完善。目前,南沙周浦高新技術產業園已建成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科學博物館和書店,可提供會議、辦公、商業展覽和旅遊服務等壹系列服務。
行政區劃
南沙區轄1個街道和3個鎮:南沙街道、萬頃沙鎮、黃閣鎮、橫瀝鎮。
萬頃沙鎮
位於廣州最南端,北距廣州市區52公裏,東南沿水路距香港23海裏。200多年前,萬頃沙壹帶被稱為五渚洋。萬頃沙鎮境內原本是壹片灘塗。清道光十八年(1838),東莞明倫堂在此填海造地,意為浸汪洋,造成萬頃沙良田,故名萬頃沙鎮。1953與南沙、龍穴島、長沙村、胡大山和小虎山壹起屬於珠海,被命名為珠海縣第四區。65438年至0954年,從中山縣分出的大澳沙、立新沙、港窪沙並入珠海四區。1955秋季更名為萬傾沙區。1957原屬鐘山縣,更名為萬頃沙鄉。1958 10,與珠江農場合並組建萬頃沙公社。1959 65438+10月,珠江農場分立,黃閣公社合並;4月,黃閣改為大港公社。七月屬於番禺。1961年3月,南沙公社分家。1984是萬傾沙區。1987是萬頃沙鎮。2002年3月,原新墾鎮並入萬頃沙鎮後,全鎮轄15個村委會和2個居委會,行政面積319.2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約160平方公裏,水域面積150多平方公裏,總人口40400人。5438年6月+2005年10月,萬頃沙鎮建制正式由番禺區移交南沙區。
橫瀝鎮
建設開始於1977和10月,由大港鎮和萬頃沙鎮的12個行政村組成,因存在上橫瀝和下橫瀝兩條主要河流而得名。2005年6月,橫瀝鎮建制正式由番禺區轉移到南沙區,番禺區靈山鎮廟南村、齊壹村和廟北農場劃歸橫瀝鎮管轄。截至目前,橫瀝鎮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個農場。全鎮總面積54平方公裏,人口26541。鎮政府位於兆豐路3號。鏈接:橫瀝地圖和村莊概覽。
歷史的發展
1993 7月8日,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成立。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5】35號)設立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南沙街道和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的部分地區,靈山鎮廟南村、齊壹村、苗青村,東湧鎮慶勝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部分地區劃歸南沙區管轄。南沙區人民政府駐鳳凰大道黃閣鎮。
2005年6月0日+10月0日+2月0日,番禺區人民政府將南沙街、黃閣鎮、橫瀝鎮、萬頃沙鎮、齊壹村和靈山鎮廟南村移交南沙區人民政府接管。新設立的南沙區轄萬頃沙、橫瀝、黃閣3個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總面積544.12平方公裏(不含海域面積),總人口146.5438+04萬。區人民政府擬對位於廣州南沙開發區黃閣鎮鳳凰大道1號的黃閣鎮與南沙街道辦事處交界處蕉門河西岸進行規劃建設。
2005年6月2日,番禺區靈山鎮廟南村和齊壹村正式移交南沙區橫瀝鎮。2005年6月8日,南沙區黃閣鎮、橫瀝鎮成立。165438+10月22日,南沙區南沙街道成立。
截至2005年6月3438+2月31,南沙區轄1個街道(南沙)和3個鎮(萬象沙、黃閣、橫瀝)。
附:珠江管理區
珠江管理區的前身是東莞縣明倫堂示範農場。1949 65438+2月,東莞縣軍管會接管示範場並更名為東莞縣軍管會萬頃沙接管場。以1950結尾,正式命名為東莞市萬頃沙國營農場。1951年底,廣東省歸僑處理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安置被驅趕回國的歸僑的指示,在萬頃沙建立了中國第壹個華僑農場,稱為廣東省歸僑處理委員會農場。農場成立之初有3000多畝耕地(分布在泳兒東永安、鐘勇安、西永安、新中、東安五個圈地),1953年初更名為廣東萬頃沙集體華僑農場。1954年2月,萬頃沙國營農場與萬頃沙集體華僑農場合並,更名為廣東萬頃沙國營珠江機械農場,土地面積擴大到14526畝。
1955年初,南沙黃山西部波波塘坑至大沖之間近萬畝荒山劃入珠江農場,成立南沙紅嶺作業區。1959 65438+10月,珠海香洲漁家大隊龍穴生產隊合並稱龍穴島。1959年2月,萬頃沙國營珠江機械農場更名為廣東珠江華僑農場。1966年初,廣東省輕工業廳下屬的萬頃沙甘蔗試驗場被合並為邵宏站。截至目前,農場土地面積達到53263畝,總人口10709。
6月1989,廣東珠江華僑農場更名為廣州珠江華僑農場。1991年3月,廣州市國營珠江華僑農工商聯合公司的牌子掛上了。1992 3月5日,廣州市政府批準設立“廣州珠江管理區”,支持農場經濟發展,並授予縣級經濟管理權限,保留廣州珠江華僑農場和廣州國有珠江華僑農工商聯合公司品牌,實行壹套人馬、三塊牌子。2002年6月5438+2月31日,廣州市政府批準珠江管理處由廣州南沙開發區建設指揮部領導和管理,同時掛牌廣州珠江華僑農場。
截至2003年底,珠江管理區的土地面積為54平方公裏,下轄5個街道(壹區、二區、三區、紅嶺區和龍穴區)和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8367人(其中歸僑4565人,水庫移民521人),暫住人口3765人。
2020年6月5438+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2020年全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市、區)名單,南沙區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南沙區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區,排名第44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100強發布,南沙區排名第44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綜合生活質量百強縣市榜單發布,南沙區排名16。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百強發布,南沙區排名91。
2020年,南沙區被列入2020年中國最具幸福感縣市百強區,排名第27位。
2019,10 6月,南沙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20位。
2019,10 6月,南沙區入選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排名16。
2018年9月,CCID發布了2018中國百強區排名,南沙區排名第2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