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九嶷山旅遊景點介紹九嶷山旅遊景點介紹

九嶷山旅遊景點介紹九嶷山旅遊景點介紹

永州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永州是湖南省的壹個地級市。湘江可通過靈渠北至長江,南至珠江。是湖南通往廣西、海南和西南地區的門戶。那妳知道永州有什麽值得去的地方嗎?下面我給大家帶來了永州十大旅遊景點的完整名單。讓我們看壹看。

10.九嶷山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永州市寧遠縣,屬南嶺山脈朱蒙嶺,縱橫兩千多裏。九嶷山以其獨特的風景、奇特的洞穴、古老的文物和感人的傳說而聞名中外,令無數遊客著迷。

9.無錫碑林

無錫碑林景區蒼崖石壁,瀕臨湘江,巍峨突兀。長78米,最高點海拔30多米,是懸崖書寫的絕佳之地。歷代共有250多位文人墨客來此遊覽,題詩題石,無錫碑林壹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碑林,深受百姓喜愛。

8.桐子坳村

桐梓村位於永州市雙牌縣茶林鄉陽明山腳下。桐梓村有200多棵銀杏樹,其中百年以上的有90多棵。走進銀杏林,人們仿佛步入了壹個金色的夢幻世界。金黃的落葉,幽深的山谷,古樸的民居,共同構成了壹幅色彩斑斕的油畫,讓人沈醉其中。

7.回到龍塔

回龍塔,建於明中葉,為八角七級寶塔,磚石結構,共分五層,高約30米。塔內有壹條螺旋樓梯通往塔頂,繞塔身壹周,俯瞰周圍景色。平座及腰檐下,亦有五鎮為鬥拱。鬥用磚,拱用石,保留了宋代的建築遺風。

6.秦巖洞

秦巖洞據說是秦始皇在新疆駐軍的遺址,也是江華頗有影響的風景洞,屬於喀斯特地貌。秦巖風景多樣,景色宜人。全巖有三個洞穴,相互連通,景色奇妙。

5.順源峰

順源峰是九嶷山的主峰,海拔610米,是九嶷山九峰中的最高峰。它巍然聳立,遠眺茫茫群山,連綿起伏,使人不禁生出“萬裏河山對九峰”的感覺。

4.紫霞巖

紫霞巖位於九嶷山風景區舜帝陵南1公裏的山腰上。它是壹個地下溶洞,具有喀斯特地貌。溶洞分為內巖和外巖。巖口雄偉壯麗,巖中有奔流的瀑布,停下來就能聽到的風,眼睛能摸到的精致鐘乳石,真的讓人流連忘返。

3.黃順山

黃順位於嶽城嶺山脈腹地,主峰海拔1882.4米,為湘南第壹高峰。黃順被綠色的山脈、瀑布和壯觀的洞穴所覆蓋。山川與石林是壹種巧合,巖泉的樹與藤自然有趣,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舜皇山的特產是舜皇山蟲草雞,是虞舜十大珍品之壹。雞肉鮮嫩,骨頭結實,風味十足。遊客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

2.大包水瀑布

大泊水瀑布位於錢嘉東瑤族鄉,是世界瑤族尋根祭祖的聖地,被稱為瑤族古都錢嘉東。大保水瀑布是壹組瀑布,壹瀑壹形,壹瀑壹潭壹瀑壹景。段落分明,構成了開頭和結尾。盡頭,是大保水瀑布。這個瀑布有100多米高,30米寬。它壹年四季都不會幹涸,非常壯觀。

1.六子廟

六子廟位於永州市瀟水以西的劉孜街。它是北宋永州人民為紀念偉大詩人柳永於1056年修建的。柳子廟占地2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面朝玉溪,背倚青山,廟門上鐫刻著柳子廟的三字經石刻。

九嶷山旅遊景觀

九嶷山的自然風光如畫。九嶷山群峰拔地而起,層層翠綠,千峰萬壑,皆面向順源峰。所以自古就有“萬裏正九疑”之說。九嶷山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洞穴,包括紫霞巖、桃花巖、玉石巖等。其中紫霞巖被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列為“南楚十二大名洞”之首。九嶷山是湘江發源地之壹,原生次生林面積大,林木蔥郁,林海蔥郁,繁花似錦,爭奇鬥艷,尤其是石斛、杉木、毛竹,素有“九疑三寶”之稱。因此,它是獨壹無二的,也是更有特色的,無數的河流、流水、深潭點綴其中。高山和平湖與山川融為壹體,山生於水。林中珍禽異獸變幻莫測,載歌載舞,生機勃勃。天空中的雲朵飄逸,夏虹萬千,石峰直插雲端,靜中有動,其幽靜的環境和優美的景色是獨壹無二的。著名的景點有關西仙境、小情和高湖。

現在,九嶷山是湖南省六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旅遊區之壹,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旅遊資源豐富,景區面積約530平方公裏,分為五大景區,景點150多個。

舜帝陵景區,主要景點有舜帝陵、順源峰和夏紫巖。

玉巖景區,主要景點有天然石山盆景、玉巖雕、永福寺、金蛙湖、半板山、鳳凰洞。

三分石風景區,主要景點有順公石、本紀臥山原始次生林、朱雷園林、蔣小東水庫、活龍門度假村、予言石、王宓石、傘亭、楓樹鋪瑤寨等。

關西景區,主要景點有下關元樓、烈士墓、雲龍牌樓、翰林牌樓、陳武、明月山、閱巖、青山衛十裏畫廊、太平軍古戰場、項燕。

瀟水漢卿景區,主要景點有瀟水十八灣、牛閘嶺姚佳吊腳樓、石水水庫和石水烈士陵園。

縣城是人文景觀集中區,有文廟、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嶺南書院、東溪廟、逍遙巖、城頭寨、貞節牌坊等景點。縣城東部有靈島古城遺址、珞珈戲臺、桃花巖。縣城北部有涪陵古城、白家坪老街等景點,縣城西部有五裏溝風景帶。它位於順源峰腳下,與娥皇峰遙遙相對。漢代在順源峰上建廟祭祀;現存順廟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清代重修,正殿已葬,廟後亭中立有“舜帝有禹墓”石碑。山上有許多洞穴,洞穴中的各種鐘乳石非常美麗,其中最著名的是順源峰下的夏紫洞。洞穴分兩洞,外洞寬闊明亮,可容納數千人;內洞又深又小,景色迷人。據《七雲訣》卷二十七,為“道教第二十三洞”,稱“朝真太虛天洞”。據說壹個道士曾經住在壹個山洞裏修行。

舜帝寺原為紅墻綠瓦建築,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建築宏偉,由照壁、午門、拜亭、大殿、寢殿、祭亭和左右庭院組成。圍欄長約540米,占地約8萬平方米。左右各有兩口井,名為龍巖井。殿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個大字,是宋代道州刺史方心如所寫的玉巖拓片,白底黑字,在三裏外的梁三坳中清晰可見。進入午門,有左、右、中三級石階,上至拜亭。拜三亭所賜,氣勢恢宏。歷代都派官員祭祀舜陵,即在拜亭舉行祭祀儀式。亭式石碑壹座,高2.7米,寬1.8米。它就是明朝萬歷年間建立的“付瑤宋碑”。白亭左壁上有清代李所繪《九嶷山圖》石雕,長0.8米,寬0.5米,雕有九峰全景。正殿是順寺的主體建築,重檐鬥拱十分壯觀。其結構與歷代皇宮相同。左右兩邊是皇宮和亭子。圍墻的右邊,立著壹塊大石頭,樹木靜靜的,石頭上刻著“鄭雪”二字。穿過正廳,走上石階就是睡廳了。順陵有壹塊石碑,高3米,寬2米。上面刻著“舜帝有禹墓”的隸書。順殿四周,楓柏助蔭,顯得莊嚴肅穆。旁邊有15株杉木,可抱,質地堅韌,香如檀香,與常綠杉木不同,故名杉木。舜帝寺的大部分建築在早年都被毀壞了,現在它們正在被徹底修復。然而,華夏子孫祭拜舜帝的活動,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是每年清明節前後,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三分石,又名三豐石,位於寧遠縣南部,是九嶷山的最高峰,海拔1.822米。相傳是舜的葬身之地,所以又叫順豐。峰巒怪石之間,有清泉和向下流淌的礦脈,如瀑布。山峰經常被雲霧包圍,所以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只有在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的時候,才會向人們展示它的雄姿。三分石以南群山之中,多竹,竹尾垂於地上,如藍線帶,隨風沙沙作響,後人稱斑竹墳。在三分石對面的山上,有壹個萬畝竹園,園內到處都是竹子。斑竹因其淚滴狀斑點而得名。相傳二公主來三分石尋找舜帝時,遇到壹位老人,老人告訴舜帝,她壹怒之下,將惡龍斬首,負傷而亡,葬於峰下。她哭了七天七夜。他們的眼淚灑在竹子上,留下壹點點斑痕,為了斑竹。

三分石如三根玉筍,立於其上。這些山峰相距5英裏。峰頂險要,直插雲霄。古人有詩:“壹峰浮天,石穩三分。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尋桃。”《九奇山誌》記載:“三峰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盤石、走馬石、香爐石,滿耳而形自然。其間有墓,以銅為碑,字跡無法辨認,或疑是棺槨。”

三分石是怎麽來的?據傳說,舜帝南巡時,有壹天他登上這座山峰,察看山川美景。中午,他和隨從們在峰頭野餐,沒覺得醉。酒壺被遺忘在山頂。壹只大鵬恰好飛到了這座山上。當他看到壹壺酒時,他猛撲下來,用像鉤子壹樣鋒利的喙啄它。石鍋被分成三塊,變成了三峰石。剩下的玉液變成了源源不絕的泉水,這就是小水的源頭。

現在三峰之石上,果然清泉噴湧,崖落如白練,煙若霧靄,水會震石,震浪驚雷。其中之壹是小水的源頭,俗稱“父河”,向西流至九嶷山腳下。又名費翔竹、淚竹,是中國稀有珍貴的竹子。毛竹外皮有生動的淚痕和指痕,呈棕黑色或紫色暈圈。“壹千淚的斑竹”相傳是舜帝南巡,死於蒼梧。娥皇和女英的二姨太太沒有找到它,眼淚灑在竹子上,竹子變成了黃竹。也成為世界上文人騷客壹直歌頌愛情,無數男男女女寄托愛情的東西。“斑竹枝,斑竹枝,含淚寄相思。”黃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用黃竹制成的手杖和毛筆深受人們的喜愛。據生物學家調查,九嶷山地區曾經有壹片竹林帶,分布在寧遠、藍山、江華、道縣的相鄰山區,現在只剩下460多畝。1981,該地區已建立了黃竹自然保護區。

九嶷山是哪九座山?

九嶷山位於寧遠縣城南60裏,以其獨特的風景、奇特的洞穴、古老的文物和動人的傳說而聞名中外。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五帝史記》:“順南巡崩於蒼梧曠野,葬於江南九岐。”《水經註》雲:“蒼梧之野,邵與之間有數峰,九峰,各引壹溪壹壑,異山同勢。行者起了疑心,便說:九嶷山。”傳說舜帝死後,二妃子愛皇後千裏迢迢來尋,上了蕭河,下了大小紫荊花河;因為九峰相似,比較混亂,所以沒見過。九嶷山,九峰聳立,順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麒麟、詩雨、石樓、朱明、小韶八座山峰拔地而起,如繁星拱月,被順源峰環繞,緊緊依偎在兩側的娥皇、女英山峰中,顯得格外端莊、秀麗、婀娜。登上順源峰,遠遠望去,群山茫茫,連綿起伏,如千帆的競速奔流,不禁讓人想起“萬裏山河對九峰”的名句。順源峰下有順廟,紅墻綠瓦掩映於綠樹之間,和柏寒高聳入雲,香杉翠竹郁郁蔥蔥。有許多石碑和紀念碑。

以前有壹句詩:“萬裏別黃宅,千年後寄碧嶺。”不要以為山寺冰冷,可以稱之為大地之心,木石之時,則平,帝恨之。我聽到松林裏鳳凰樂器的聲音。“九嶷山中學和九嶷山書院就設在這裏,讀書聲取代了古代的木魚聲,為九嶷山增添了生機。

旅遊景觀-概述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南部,寧遠縣境內。它屬於南嶺山脈的朱蒙山,縱橫兩千多裏,南接羅浮,北接衡越。史書:“順南遊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岐。”“蒼梧之野,在數郡之間,羅燕有九峰,各引壹溪,丘壑俱同。遊客多疑,故稱九嶷山。”相傳死後,有兩個妃子和千裏迢迢來找她們,上了瀟河,下了大小紫荊花河。因為九峰相似,所以很莫名其妙,但是從來沒見過他們。九嶷山青翠,雄偉壯觀,洞穴密布,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最著名的景點有順源峰、舜帝廟、三分石、寧遠文廟、夏紫巖和玉巖。九嶷山是瑤族聚居區。瑤族歌曲、長鼓舞和瑤族姑娘“坐歌廳”的婚俗,都是令人難忘的有趣的情感活動。此外,姚家的銀飾、刺繡、編織、采花等。都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著名工藝品。

旅遊景觀-順源峰

九嶷山主峰,海拔1959米,位於中部。娥皇、女英、桂林、麒麟、石城、石樓、朱明、小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繁星拱月,宗親抱順園。緊緊依偎在兩側的峨嵋峰和女英峰顯得格外端莊秀麗、婀娜多姿。順源峰相傳是因舜帝死後葬於此山腳下而得名,而娥皇和女英峰據說是舜帝二房的化身。二公主在尋找舜帝時,被洞庭湖君山的大風擋住了去路。她死後化為兩峰,立於順峰兩側。九嶷山的九峰中,順源峰最高,高聳入雲,登頂遠眺,山巒浩瀚,起伏連綿,如競發,令人有“萬對九嶷山”之感。

旅遊景觀-舜帝寺

它位於順源峰腳下,與娥皇峰遙遙相對。原來是紅墻綠瓦的建築,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它由照壁、午門、朝拜亭、大殿、寢殿、祭祀亭和左右廂房組成。圍欄長約540米,占地約8萬平方米。左右各有兩口井,名為龍巖井。殿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個大字,是宋代道州刺史方心如所寫的玉巖拓片,白底黑字,在三裏外的梁三坳中清晰可見。進入午門,有左、右、中三級石階,上至拜亭。拜三亭所賜,氣勢恢宏。歷代都派官員祭祀舜陵,即在拜亭舉行祭祀儀式。亭式石碑壹座,高2.7米,寬1.8米。它就是明朝萬歷年間建立的“付瑤宋碑”。白亭左壁上有清代李所繪《九嶷山圖》石雕,長0.8米,寬0.5米,雕有九峰全景。正殿是順寺的主體建築,重檐鬥拱十分壯觀。其結構與歷代皇宮相同。左右兩邊是皇宮和亭子。圍墻的右邊,立著壹塊大石頭,樹木靜靜的,石頭上刻著“鄭雪”二字。穿過正廳,走上石階就是睡廳了。順陵有壹塊石碑,高3米,寬2米。上面刻著“舜帝有禹墓”的隸書。順殿四周,楓柏助蔭,顯得莊嚴肅穆。旁邊有15株杉木,可抱,質地堅韌,香如檀香,與常綠杉木不同,故名杉木。舜帝寺的大部分建築在早年都被毀壞了,現在它們正在被徹底修復。然而,華夏子孫祭拜舜帝的活動,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是每年清明節前後,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

旅遊景觀-三分石

又名三豐石,距九本第二高峰順寺約25公裏。在那裏,三座山峰高聳入雲。峰巒怪石之間,有清泉和向下流淌的礦脈,如瀑布。山峰經常被雲霧包圍,所以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只有在秋高氣爽、萬裏無雲的時候,才會向人們展示它的雄姿。三分石以南群山之中,多竹,竹尾垂於地上,如藍線帶,隨風沙沙作響,後人稱斑竹墳。三分石下,處處是竹。斑竹因其淚滴狀斑點而得名。相傳二公主來三分石尋找舜帝時,遇到壹位老人,老人告訴舜帝,她壹怒之下,將惡龍斬首,負傷而亡,葬於峰下。她哭了七天七夜。他們的眼淚灑在竹子上,留下壹點點斑痕,為了斑竹。

旅遊景觀-夏紫巖

也被稱為中華巖,是壹個宏偉的石灰巖洞。因為這個洞穴是壹塊幾英尺高的巖石,在斜射的陽光下,它變成了紫色和淡綠色,所以它被稱為夏紫巖。紫霞巖外巖和內巖。外巖很寬敞明亮,下面有塊石場,也是壹個級別。水從石頭頂部沖下來,流入石場。內巖從外巖右側的壹個洞口進入,內巖曲折幽暗,鐘乳石或懸或立,形態各異,令人目不暇接。往裏走了壹百多步,就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還有蓮花般的鐘乳石立在水中。這叫“水打蓮”。重入後依次有猴洞、五味洞、讀書堂、仙人場、巴音石、九曲黃河等景觀。“九曲黃河”景觀最具特色。當妳進入其中,妳只能看到清澈的流水,卻不知道它從何而來,流向何方。因為它有壹條九渡環線,所以被稱為“九條黃河”。

旅遊景觀-玉石_巖石

位於順源峰以南2公裏處。它是壹個巖石山洞穴,洞外的小水支流像壹條玉帶,繞山而行。洞穴寬約7米,高3至4米。這個洞穴不深也不明亮。洞壁上是宋代李廷祖寫的《玉_巖》壹書。右壁刻有宋道周刺史方心如書寫的“九嶷山”三個大字,高1.8m,寬1.9m,筆法蒼勁。旁邊是漢代蔡邕的《九嶷山》碑文,洞壁上還有歷代名人的題詞和詩詞。與夏紫巖相連,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景觀-九嶷山紀念碑

位於九嶷山玉巖。碑高0.53米,寬0.63米,碑文9行,字徑約0.05米。後記5行,字更小。碑文是東漢蔡邕所寫。據《石頭記》記載,碑文“向學習,結構堅固,在宋人中也是有價值的”。其碑文曰:“巖巖為九峰,極陡於天。它們可以融合在壹起,形成雲。風明雨細,浸潤人心,山在大地之南。建於虞舜,聖德明,和而驕,以孝蒸。帝時,姚被征授,並最終被所接受,而是其繼承人。大步是平的,人是有盡頭的。於是埋了九個蠍子,解體升騰,爬上這懸崖,供養神靈。”此碑文為宋純佑六年(1246)郡守李攻所刻。

旅遊景觀-寧遠文廟

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遠縣。始建於北宋,現存建築建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是湖南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文廟。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後殿、薊門、淩星門、東西廊和伴池,占地約9000平方米。氣勢恢宏,風格簡約,布局嚴謹。大成殿依山而建,有重檐。這座大廳富麗堂皇,具有宮殿風格。後殿為重檐懸山,檐為卷棚形式。文廟雕刻精美,十二根石柱浮雕龍鳳紋,大成殿前石五龍浮雕,栩栩如生,藝術價值極高。

名優特產——九本竹

又名費翔竹、淚竹,是中國稀有珍貴的竹子。毛竹外皮有生動的淚痕和指痕,呈棕黑色或紫色暈圈。《竹海千淚》相傳是舜帝南巡,死於蒼梧。娥皇和女英的二姨太太找不到。淚水灑在竹子上,竹子變成了黃竹。黃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用黃竹制成的手杖和毛筆深受人們的喜愛。據生物學家調查,九嶷山地區曾經有壹片竹林帶,分布在寧遠、藍山、江華、道縣的相鄰山區,現在只剩下460多畝。1981,該地區已建立了黃竹自然保護區。

永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永州九嶷山舜帝陵景區1

舜帝陵位於湖南省寧遠縣以南30公裏的九嶷山。它是中華民族的“五帝”之壹,也是舜帝的陵墓寺廟。舜帝陵占地5萬平方米,分為兩個自然院落和九個單體建築。由外向內依次為玉帶橋、儀門、神道、山門、幹門、拜殿、正殿、寢宮、左右廂、左右碑室、碑廊,三面宮墻環繞,氣勢雄偉,結構嚴謹。它是中國祖先陵墓中最高最大的陵墓,被稱為“中國第壹”

2、永州祁陽巫溪北林風景區

無錫北林風景區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西南部湘江大橋南端的無錫公園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遺產、膾炙人口的“湖南風光”、湖南新“瀟湘八景”。

2009年2月1日,被國家批準為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位於縣城西南湘江西岸,這裏風景秀麗,懸崖長達78米。

3.永州雙牌陽明山旅遊區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郊區,雙牌縣東北角。它屬於武陵山脈。1982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被譽為人間“靈山福地”。

它是國內外罕見的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少數未被很好開發的旅遊瑰寶。2012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4.永州柳宗元文化旅遊區

柳宗元文化旅遊區,總面積1.8平方公裏,以玉溪河為軸線,西起街心亭,東至平陽南路,北至柳子廟、劉孜街。

總而言之,核心區是“壹街壹水壹廟”,這就是千年老街劉孜街。劉孜街以六子廟命名,建於唐代,興盛於明清,全長550米。是古湘桂通道中的官道,臨街建築多為明清古建築,富有湘南建築風格。2015,劉孜街入選第壹批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

5.桐梓坳

桐梓村位於永州雙牌縣。由於這裏生長著大面積的銀杏,每年秋天都會吸引大量的攝影愛好者,成為永州壹道亮麗的風景——道道。

到了桐梓村,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黃色銀杏林,綿延十幾公裏,像香山的楓葉,像五彩斑斕的九寨溝,像塞北古月的金秋白楊。

妳的家鄉有哪些美麗的景點和特產?他們有哪些亮點?

大家好!我是哮天,我的家鄉是湖南永州寧遠。景點有九嶷山景區、寧遠文廟等。美食特色有:寧遠血鴨、釀豆腐。我來詳細說說他們的亮點。

第壹,景點

1,九嶷山景區

據《五帝實錄》記載,“順南遊崩於蒼梧曠野,葬於江南九岐。這裏所說的九嶷山,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景區主要景點有:舜帝陵、順源峰、夏紫巖。九嶷山舜帝陵占地5萬平方米,是國家AAAA風景區。因有順源、娥皇、女英、麒麟、石城、石樓、朱明、韶韶、桂林九峰,各峰難以區分,故取九嶷山之名。景區的亮點主要是采用對稱布局的舜帝陵墓建築和舜帝銅像。另外,這裏風景很美,空氣清新,是個旅遊的好地方。順源峰也很美,山下有舜帝寺。紫霞巖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鐘乳石,也是五顏六色的燈光下光彩奪目。

2.寧遠文廟

寧遠文廟建於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它是儒家文化的產物,是壹個古老的學派。最主要的亮點是石雕。

第二,食物

1,寧遠血鴨

寧遠血鴨屬於湘菜,很辣很好吃。其他地方也有血鴨,只是做法不壹樣,味道也不壹樣。另外,鴨肉的脂肪含量比豬肉少,肥而不膩,所以也受到大家的喜愛,成為當地人過年必吃的壹道菜。

2.釀豆腐

寧遠釀豆腐也是湘菜,由豬肉和豆腐皮組成。做法是將豬肉剁成肉餡,放入鏤空的油炸方塊豆腐皮中。肉質緊實,也很好吃。壹般在家或者逢年過節的客人都會吃這道菜。

對此妳怎麽看?妳喜歡腐乳和血鴨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