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炳成:多接觸“專業人士”,有助於妳找到即將進入國民和高中的自己。長發叔叔有話想對妳說。
愛我們的長輩常常會給我們很多建議,甚至是指示,希望我們遵從,出發點是“為我們好”,希望能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壹條偉大的路。感謝長輩的關愛,但我們也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大人希望教會孩子能夠獨立思考,什麽有道理,什麽沒有道理,期待妳有獨立思考和做出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壹味的跟著別人說。有人說某樣東西好,想都沒想就搶著買;有人說某人很棒,想都沒想就搶著支持。這是盲從,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最容易被騙,往往後悔莫及。買錯了東西,以後發現爛了,浪費錢;投錯候選人,後來發現事情不好,很生氣,浪費選票。浪費錢,有機會賺回來;投錯票的人,可以在下次選舉中重新投票;但是如果妳浪費了妳生命中的時間和歲月,妳能賺回來嗎?
人生的選擇只有適合和不適合。
生活中很多問題沒有對錯,只有適合和不適合。比如阿北做某種工作賺了很多錢,但他每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活得和吳剛壹樣辛苦。決定做這份工作是對還是錯?如果妳在乎賺很多錢,這份工作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妳在乎壹個不斷變化和富有挑戰性的生活,這份工作是錯誤的選擇。所以,人生的選擇是對是錯,往往只有想做決定的人自己知道。
大人們愛我們,希望我們以後過“好日子”。妳認為的“美好生活”是賺很多錢?是幫助很多人。還是每天做自己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同時養活自己?只有妳知道答案。
但是,也有可能妳不知道答案,因為妳的人生閱歷不夠。賺大錢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幫助很多人有什麽問題?妳開心還是不開心?妳比賺大錢更快樂嗎?每天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怎麽樣?妳比幫助別人更快樂還是賺了很多錢更快樂?甚至,妳有沒有什麽天賦可以把妳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做得非常好,賺很多錢,讓妳過上超級爽的生活?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怎麽能這麽快決定自己的人生?
例如,有壹家餐廳的菜單上有數百道菜。只吃過蔥油餅的阿北說,蔥油餅好吃,妳就點了蔥油餅,沒看菜單。有很多菜比蔥油餅好吃,但是妳沒有點。是不是很可惜?如果只聽某北說哪個工作有前途就選擇那條路,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更符合妳興趣和才能的工作,是不是很可惜?
點餐的時候會看菜單和照片,選擇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為什麽我們在選擇人生方向的時候只聽三姑六婆四叔七君子的話?聰明的妳會說“長毛大叔,人家點菜都有菜單看,但是選擇人生方向好像就沒菜單看了。”?」
創建自己的“工作菜單”
有壹個很厲害的雜誌《事業人》。為了幫助年輕人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選擇是什麽,他們的大哥大姐采訪了七八百位不同工作的人,向大家介紹了不同工作的酸甜苦辣,希望為臺灣省的年輕人做壹份“職業探索菜單”。“專業人士”網站上有很多精彩的人物訪談,幫助妳了解生活中可能的選項,然後讓妳開始思考什麽才是最適合妳的方式。
《事業》曾經采訪過街頭的年輕人。妳知道臺灣省有什麽工作嗎?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律師、醫生、老師”。《事業》發現,大部分人對工作角色的理解都集中在50個常見的工作上,但是臺灣省的工作選擇卻那麽多!每個人都被迫在“三司”和少數工作之間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