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龍擡頭是我國的壹個傳統節日,又被人們稱為春耕節,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那麽,以下分享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1

  篇壹: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

 農歷二月初二,民間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也稱為“春龍節”。

 流傳著這樣的民謠:“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這壹天人們用許多美食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雲布雨,廣灑甘霖。

 普通人家在這壹天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壹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壹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壹起卷進春餅裏,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壹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裏,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篇二: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

 今天是農歷二月二,俗話說的好“二月二,龍擡頭”。可我壹直不明白“龍擡頭”是什麽意思,所以只好問偶老媽,媽媽說她也不知道,這個問題只好告壹段落。

 今天我們要去姥姥家,因為二月二,所以要去姥姥家。壹下車,我就看見小姨左手拿著梨,右手端著麻花;看起來特別好玩。接著我跟著小姨壹起去後院玩。壹進門,就看見笨笨搖著尾巴向我跑過來,我只好躲它,笨笨見我沒興趣和它鬧,便向佳佳跑去,佳佳還小,她怕笨笨咬她,便哭了起來,好多人過來哄佳佳,終於佳佳不哭了,我們把笨笨關了起來,防止它再嚇佳佳。

 把笨笨關起來後,我們就去前院玩電腦了,小姨只要來了姥姥家就玩電腦哎!

 壹會兒該吃中午飯了,我們都要喝雪碧姥爺就給我們打開,幌了幾下,壹打開馬上氣兒就網上湧,弄了丫丫壹身,我們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充滿了院子!

 壹會兒丫丫該上課了,她就走了。過了壹會兒,我壹看表都3點過5分了。丫丫1點走的,但好像剛走了幾分鐘,這證明了時間飛快。壹會兒天就黑了,我們吃了晚飯就各回各家了。

  篇三: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

 我的家在河南省新蔡縣,我們這兒壹到每年的.二月二這天,才算進入真正的春忙了,並且這天還是著名的節日“二月二”。

 二月二的前壹天,大家就要準備好明天必吃的壹樣東西------“賴頭棵”。據說,要是吃了這種草攤的煎餅,可以避瘟疫,驅邪氣,並且壹年四季不生病。於是,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便左手挎籃,右手拿小鏟,跑東塘,竄西溝,由東江拐西河地滿河畔挖起來。

 這天壹早起來,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要把房子的周圍撒上青灰。聽老壹輩人說,青灰可以驅邪,防止妖魔入侵。

 然後把早已準備好的“賴頭棵”洗凈,切碎,放進面糊裏攪勻,再加好作料,把鍋燒熱,淋壹層薄薄的油,然後放入適量的面糊,均勻地抹成片狀,壹面炕至金黃,再翻至另壹面再炕金黃就壹個成了。攤好以後的煎餅薄薄的,黃澄澄的,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忍不住要多咬壹口。雖然很香,很脆,但後味總免不了會多多少少地有壹些苦味,可心裏總是樂滋滋的。

 到了晚上,孩子們將以準備好的煙火拿出來,盡情地玩起來。就這樣,從十二有快樂的.壹天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過去。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2

  關於二月二龍擡頭習俗作文篇1

 今天是二月二龍擡頭日,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不同的風俗吧,下面我就跟大家說說我家鄉的龍擡頭風俗。

 我們家鄉二月二的吃俗是炒黃豆、爆米花、炒蠍子。面粉發酵切成小方塊,油鍋裏炒,叫炒“蠍子。福州人二月二這壹天要吃鹹稀飯。原料是糯米、芹菜、蔥、蒜、蝦皮、肉等。這是因為人民的生活並不富裕,平時很少吃到雞鴨魚肉等,只有在春節時才能大吃壹番,但春節往往有好多食物吃不完,剩余食品又不能浪費,二月二便做大雜燴的稀吃。故且叫勤儉節約日吧!

 “二月二龍擡頭,大囤滿小囤流”。我們家鄉還有有壹個習俗,家家戶戶,這天的早晨,在院子裏用草木灰,撒成壹個園圈又壹個園圈,大圈套小圈。或者是壹個方塊,大方塊套小方塊,叫做糧囤。有的還在這麽多的.糧囤上畫上梯子。企盼夏秋有好收成。就叫盼豐收日吧!

 我們家鄉龍擡頭的風俗是不是很有趣,同學們妳們家鄉的龍擡頭有什麽風俗跟我們大家壹起分享下吧。

  關於二月二龍擡頭習俗作文篇2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擡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

 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壹方土地之神。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系在壹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關於二月二龍擡頭習俗作文篇3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壹定的講究的,這壹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壹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壹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當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餅卻是普遍習俗,明《酌中誌》壹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熏蟲’”。

二月二龍擡頭的風俗作文400字3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作文600字1

 在我們富饒的清徐縣城裏,有壹個在萬物復蘇之際,東方蒼龍初露頭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這壹天,在清徐普遍流傳,被大家成為“不成節日的節日”。這是為什麽呢?

 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而在清徐,只和驚蟄有關。驚蟄過後,大地復蘇,陽氣上升。“二月二,龍擡頭。”在山西民諺中便出現了這種說法。於是,在這壹天,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壹天理發,農村則是剃頭,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氣,迎接來年的希望!

 俗話講:“驚蟄過,百蟲蘇。”驚蟄過去,二月二便也過去了。於是,在二月二這壹天,民間流傳著許多驅毒活動:早上,人們起床時,忌說“起”字,恐怕壹切毒蟲也應聲而起。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湯,遍灑屋內墻縫、墻角,炕席底、床下,謂之“禁百蟲”。也有的集合村民,擡著神像,到各家門首,向院內灑米湯,意喻將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門前則圍以石灰。有的地區,畫壹個藥葫蘆,內裝蛇、蠍、蜈蚣、

 蚰蜒、蜘蛛等五毒蟲害,貼於墻壁謂之“辟百蟲”。也有的用豆、麥面搓成燈撚形式,埋在土中,稱之為“薰蚰蜒”。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謠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總之,各種各樣的習俗,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願望!

 人們經常說:“過了二月二,整個過年才算結束。”的確是,二月二,是寄托著人們美好願望的節日!是辭舊迎新的節日!

  二月二龍擡頭的習俗作文600字2

 二月二,龍擡頭。冬眠的龍,被萌動的春喚醒。

 昨日,最高溫度12°C,著了短款薄呢外套外出,無任何涼意。今日,溫度復降,冷意復來。這春姑娘,就是這樣,有些扭捏,有些羞怯,不肯壹下就摘掉遮在臉上的那層紗。但冷冷暖暖的反復裏,總是向著暖的。許是意念作祟吧,視野裏的樹,泥土,嗅覺裏的空氣,似乎都有著春的氣息和味道。我知道,這是心在盼春呢!

 些許日子前,在英語聊天室。有聊友問我:四季裏,最喜歡哪壹個?稍稍思考了壹下,我說:“不知道。事實上,實,我喜歡每壹個季節。”我的回答,讓對方有些意外。我解釋說:“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美麗,春天充滿綠色和希望的,夏天是壹個活力的季節,秋有豐收和落葉,冬有白雪和期待。”真的是這樣。我還補充說:“正是因為有了分明的四季,所以,我喜歡北方,不喜歡南方。”

 春之將始時,總是充滿了希望。日子,在希冀中,漸漸地綠起來。

 二月二過了,這“長長的春節”,也該結束了。那掛在白色鏤空隔斷上的喜慶的紅色福字,還有春字紅燈籠,也該摘下來了。再美麗的東西,都得應景才好。紅紅火火過春節,素素淡淡過日子。

 春節,這個名字真好。以春天的名義,過節。也所以,每每春節過後,春的味道也就壹點壹點浸潤在人心裏了。

 突然想起春天這個英語單詞:Spring,有那麽多美好的意蘊呢:活力,跳躍,生長,湧出,躍出等等。而且,還有泉水的意思。濟南,乃泉城,春,也就在那湧動跳躍的泉水裏呢。

 二月二,又曰踏青節。雖草未綠,葉未生。可這青青綠意呀,已然在心裏躍躍欲試地萌生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