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雲南,在東北生活了39年。與我在家鄉生活的18年相比,東北已經超越了第二故鄉的概念。
剛到東北的時候,我發現東北人特別喜歡吃醬菜。除了豆類、芹菜和韭菜,各種各樣的田園蔬菜都可以蘸醬,如大蔥、大白菜、蘿蔔、黃瓜和茄子。當時我很好奇。作為壹種南方人必須烹飪的蔬菜,為什麽東北人會津津有味地吃著壹些醬料呢?後來在東北住久了,經常和東北的朋友壹起吃飯,就試著吃醬菜。真的是“不吃不知道,壹吃就扔不掉。”從此,吃醬菜的習慣就養成了。
為什麽東北可以吃醬菜,南方卻沒人吃醬菜?這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區別,而是南方氣候和北方氣候的區別,這就導致了南方蔬菜和北方蔬菜能否生吃的問題。在東北,雖然冬天很冷,但東北四季分明,氣候幹燥晴朗,蔬菜容易產生糖分。東北的蔬菜生吃會有甜味。還有南方!雖然冬天不像東北那麽冷,但寒冷潮濕,其他三季多雨潮濕,導致蔬菜水分重,糖分不易積累。生食除了脆以外沒有甜味,甚至還有壹種壞味道。所以我在東北雖然養成了吃醬菜的習慣,但是回老家探親從來不吃醬菜。
俗話說得好,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很多沒去過東北的南方人壹聽說東北零下30度就無法想象東北的生活環境。聽到東北人在吃生菜蘸料,他們驚訝地睜開了眼睛。事實上,無論我們生活在哪裏,人類都有生存的智慧。
東北的冬天很冷,但城裏的樓房有暖氣,外面冰天雪地,室內溫暖如春。農村條件稍差,但有火炕。冬天壹家人在熱炕上睡覺、吃飯、聊天,壹點也不覺得冷。吃“醬菜”是東北人民在獨特的氣候環境中養成的習慣,是黑土地上出產的蔬菜甘甜的證明。東北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喜歡中國東北,我也喜歡吃醬菜。
接吧。毫無疑問,醬菜是東北特有的壹道菜,即生吃蔬菜後蘸醬油,醬油可以蘸肉或雞蛋,蔬菜可以是黃瓜、生菜等。,和大蔥缺壹不可。這種生吃的方式是南方朋友無法接受的,因為南方人普遍喜歡熟食,大蔥也是作為輔料,不會直接當菜吃。
但是,然而,這是甲的蜜糖和乙的砒霜。如果妳問壹個東北人,他們十有八九都喜歡醬菜。其實東北醬菜可以有熟食,不壹定都是生食。下次南方的朋友可以試壹試。
我們通常吃煮熟的菠菜、茄子、土豆等。菠菜需要焯水,茄子和土豆可以蒸。茄子、土豆和米飯壹起蒸,茄子蒸20分鐘,土豆和米飯蒸40分鐘。蒸土豆的時間應該根據土豆的大小而定,直到土豆的皮生了為止,用筷子粘住土豆就可以了,不要有硬核。吃的時候用筷子夾起茄子和土豆,加入配料蘸醬,千萬不要直接吃。
更重要的是,妳可以自制蔬菜卷和減肥食品。做法是將生菜、大蔥、青椒、胡蘿蔔、大蒜、黃瓜和豆腐幹切絲,用開水焯壹下。吃的時候可以把各種食材卷起來,抹上醬油或者牛肉醬,非常方便。
(xtm)
我是重慶人,在東北生活了30多年。我從另壹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來東北之前,我在重慶不吃生菜。原因是,眾所周知,不通過高溫來殺死昆蟲和細菌是不衛生的。至於為什麽不衛生,主要和氣候環境有關。眾所周知,我們就不細說了。
後來來到東北,剛開始幾年不吃生菜。我害怕拉肚子。過了很久,我看到當地人津津有味地吃著蘸醬生菜。好奇心讓我開始嘗試。只要我洗了它,我就不會拉肚子。我嘗壹下也沒關系。我就是停不下來。
那些吐槽北方特別是東北生菜的南方朋友,當妳在這裏生活久了,妳就會明白為什麽北方人愛吃生菜。總之,環境改變人!
當南方的朋友來東北做客時,我從來不點湛江菜,這是東北的壹道特色菜。因為我知道南方人不會想吃這種萵苣。
而且這種蘸醬的生菜沒有味道,他們認為沒有營養。但是對於我們東北人來說,我們認為每年秋天各種蔬菜下來的時候,我們都會吃壹頓生蔬菜和米飯,這和吃生菜是壹個概念。在秋天,當白菜成熟時,白菜的葉子也呈現出大白菜葉的狀態,然後我不會用土豆泥和大蔥堆在壹起蒸米飯。把它們放在卷心菜葉裏,然後把調味品放在上面。當妳吃它們時,它們真的很香,特別適合我們東北人的胃口,也是我們東北人的美食。
餐桌上的食物很美味。此外,當野菜下來時,或者當小生菜、大白菜和春花都長出來時,我們會炒壹鍋醬。然後用這些配菜。蘸醬真的很好吃。雖然南方人不喜歡這種味道,但東北人非常喜歡。
首先,首先是飲食習慣
傳統的北方民族是遊牧生產方式,喜歡采集漁獵和農牧。在采集漁獵的過程中,生食已經逐漸成為壹種習慣。黃瓜、蘿蔔、辣椒、蔥、蒜、生菜、香菜都是生吃的,配上北方人喜歡的黃豆醬非常好吃。南方的種植業比較發達,烹飪也比較精細,所以南方人更喜歡烹飪各種蔬菜,趁熱吃。
二、食材的生長特性
北方的冬天很冷,很多蔬菜的蛋在冬天都被凍死了。所以東北的蔬菜很少有蟲害和農藥。過去,東北地廣人稀,許多優質蔬菜生吃味道非常好。南方氣候濕熱,昆蟲多,南方生吃蔬菜的風險比北方大。
第三,醬的問題
北方的醬油屬於深度發酵醬。大豆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有壹種美味的味道,但它也會產生壹種特殊的氣味,這是許多南方人不習慣的。這種醬是用油炸的,加入雞蛋和辣椒等食材更香,但南方人生吃是接受不了的。
事實上,今天南北方蘸醬油的菜肴仍然不同。北方人吃得這麽香,就會覺得北方黑土地種出來的蔬菜味道會更好。例如,他們吃的洋蔥和大蒜可能沒有南方的那麽強烈,然後他們有幸去北方出差。菜還是壹樣的,就是吃的人是不同地區的。
北方人覺得南方好吃的未必能接受,南方人喜歡的可能是北方的蜂蜜是其次的砒霜,或者是田間的位置不同造成了南北方口味的差異。壹方面水土相同,北方是黑土,土壤肥沃,蔬菜生長環境好,營養液豐富。可以生吃的蔬菜維生素含量高,煮熟後壹半以上的維生素被破壞。
因此,水果和蔬菜的食用原料比熟食更有營養。像廣東的生猛海鮮,東北吃不下去,南方的甜膩,四川的辣在東北不吃香,但現在餐桌上已經流傳南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我們都生活在中國,就像壹個家庭的兄弟姐妹壹樣。有必要互相黑嗎?就像壹家人有不同的口味壹樣,胡蘿蔔和卷心菜也各有所愛。
上周日,我去大菜市場逛了逛,買了肉和蔬菜,準備回去找壹個賣大蔥的人。我去掉了蔥葉,留下了白色的。當我問大約2.5元時,我買了壹些。大姐說,妳不喜歡這個,還有蔥葉的那種,也是2.5。我說沒關系。總之,我吃蘸醬,然後在鍋裏煎餃子。大姐開心的說不出話來。我問,妳是南方人嗎?她回答,嗯,四川人。但是,我強調她在大連已經九年多了。我問她是否習慣了。她說她不習慣吃東西。她總是從四川老家帶來辣椒、胡椒和熏肉,但她特別喜歡大連的氣候,那裏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我在大連買了壹套房子。
據說這裏的人們不習慣吃生菜、黃瓜、西紅柿、辣椒、蘿蔔、大蔥、香菜和大白菜心。。。。都是可以生吃的,有壹些是打醬油吃的。為什麽不炒它們呢?我只能說:我小時候是這樣吃的,好吃,脆脆的,又香又好吃。談到烹飪,她對東北的大米贊不絕口。她說她家鄉的大米很油,水很好喝。原來,我在老家過年吃的是餛飩,而不是餃子。我來大連時,她在餃子裏吃了三天。相反,我認為酸菜餡是最好的,並接受了蒜蓉醬。
事實上,現在南北方的差異並沒有那麽大。如今,年輕人更喜歡嘗試。南北通透,四面通吃。想來就來,不像我們,記得70年代後的老味道。
上大學的時候,隔壁宿舍的東北哥們帶了壹袋蘸醬,然後買了壹些生菜、蘿蔔、豆腐、豆腐皮和黃瓜,請我們去宿舍吃醬菜。當時幾個宿舍都去了,大家玩得很開心。他們中有幾個是南方人,壹些來自江蘇,壹些來自廣東。
當然,我認為醬菜不受歡迎可能與他的外表有關。說實話,把壹堆蔬菜堆起來,用這種蘸料吃,看起來確實有點粗糙。而且,醬菜也很會吃。如果它更優雅,它可能無法接受。例如,在許多地方,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說,上菜時不能用手吃東西。所以自然可能有點矛盾。
另壹個是蘸醬的味道,是黃豆醬的味道,鹹鮮。如果妳是四川或重慶這樣的南方人,妳可能會覺得它無味、辛辣、辛辣,自然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就像北京人愛吃的炸醬面壹樣,我還是不能接受甜面醬的味道,但我在北京的很多本地朋友都非常喜歡。各地的口味不同是正常的。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非常喜歡醬菜的,尤其是當我去東北餐館時,或者當我和朋友交談時,我可以做壹盤醬菜,邊吃邊蘸,這樣不僅可以解悶,還可以下酒。可能是因為我們這裏也喜歡吃黃豆醬,所以很能接受蘸醬的味道。
如果有機會,我也應該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我來分析壹會兒。在中國東北的這個地方,妳實際上不需要糞便來種菜。如果妳種植蔬菜,妳不需要每年都去花園。壹般是家裏的菜園,黑土沒有它也長不起來,或者妳需要在上面施壹些腐熟的肥料,妳從來不需要澆任何糞水。我媽媽大半輩子都在種菜,她很擅長種菜。可以蘸醬的蔬菜有很多種,常見的有:生菜、蒿蒿、大白菜、蘿蔔、蘿蔔、毛蔥、黃瓜、豆腐幹、辣椒、各種野菜、臭菜、蘿蔔、凍白菜和熟菠菜。等壹下。蘸醬是東北人釀的那種黃豆。我們叫它大豆發酵醬,真的很好吃。東北的水不硬。過去,中國東北的農村地區習慣喝井裏的水。這樣菜洗完就可以吃了!聽說南方會這樣拉肚子。正是那句話說得對,壹方水土養壹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