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洋的三大淺水廣場經國家建設部論證,系目前世界已發現的稀有淺水廣場。經地質專家初步考證為火山熔巖,由於地殼運動,部分地段有花崗巖侵入,河床底部巖石由於橫向節理比較發育,在水流的長期沖刷下,形成了今天這種奇特的地質景觀。白水洋的地質地貌雖不復雜,但形成這種地貌的原因卻十分復雜,至今尚無壹種科學而準確的說法,故被稱之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省委盧代書記來屏考察時,曾指示我們要請專家前來做進壹步的考證,賦予白水洋以更深、更豐富的科技和文化內涵。
秀美的山水必然流傳著許多美好的神話傳說。白水洋的民間傳說有趣、獨特而頗具本地風光,傳說當年程惠澤因誤吞龍珠化龍時,為三峰村開辟了三百丘農田,當他騰空而起,準備飛往東海時,想多為農鄉做點事,由於時間傖促,他只好施展神威,擺動龍尾,在崇山峻嶺中橫掃出壹方農田,這方良田使這壹帶的百姓安居樂業。不料早已垂涎這方沃土的惡霸郭某借口這壹帶的山地原是他家的,就勾結縣官,要霸占這塊土地。 這事恰巧被居住在下遊水濂洞中修行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知道了,就在壹夜之間,用了移山倒海的手法,把所有的田地都搬到水濂洞附近的山中,在此形成壹處新的村莊,被當地群從稱之為宜洋(移洋),從那時起,這裏就剩下壹塊光潔的石床,正所謂:民間神話久傳留,惠澤揚威造大丘,大聖為民移土去,唯留巨石伴清流。
[五老峰] 瀏覽白水洋,必先登五老峰,在峰上憑高儲瞰,白水洋壹覽無余。五老峰山形秀麗,座落在白水洋邊上,其前方的小平臺人稱棋盤頂,傳說當年有五位神仙在棋盤頂上,面對棋局冥思苦想,過百代而忘卻自身,專註凝神而化為五老峰。
[巖後村] 巖後村是紅旗不倒的革命基點村,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飛曾在這壹帶打遊擊,該村曾被國民黨軍隊燒光三次,解放後才由人民政府幫助重建,現在村中還保留幾座當時被群眾稱為“洋樓”的房子。
[白水洋?百米沖浪滑道] 白水洋的中洋最為壯觀,有些節理較發育的巖石因比較疏松,在水流的沖刷下不斷脫落,形成壹個個“天然浴缸”,赤足走在白水洋上,感受水流的細膩輕撫,正應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上的理念思想。
白水洋號稱萬米水上廣場,十裏水街,每年盛夏都要在此舉辦水上運動會,運動項目有水上舞龍、鴛鴦板競走、水上撥河、跆拳道表演和百米賽跑等。
中洋的百米沖浪滑道,長近百米,寬60多米,旅客只要仰面躺在滑道上,就可憑借溪水的沖力向下遊滑去,即刺激又沒有危險。
[燕潭]焦循有《秋江曲》壹首:“早看鴛鴦飛,暮看鴛鴦宿。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後杜牧又道:“ 盡日無人看微雨, 鴛鴦相對浴紅衣”,當妳身臨燕潭,正是此情此景,碧波蕩漾,清幽妍麗,令人印象深刻。此處也是壹個天然遊泳池,但因潭中有旋渦,下水要註意安全。
[下洋]白水洋的下洋波平如鏡,由於河床深淺不壹,在日光的折射下,如同多棱的水晶,再加上兩岸綠樹掩映,整個下洋五光十色,故又稱“五彩洋”。
[紗帽巖]五彩洋的中央,有壹突出的石筍,從上方看,很象壹頂明代的烏紗帽,故稱“紗帽巖”。據說當年有壹位縣官路過此地,見此處山清水秀,感嘆宦海沈浮,遂生退隱之心,將紗帽拋在水中化為此石,中國文人的超脫,在桃花源中,在王維的輞川別墅中,又比似古人思蒓菜鱸魚之美而歸鄉,延續到此處的紗帽巖,恰作了最浪漫的註腳——身辭宦海此間遊,獨戀清溪景色幽,洗卻塵心歸隱日,輕拋紗帽砥中流。紗帽巖形隨步換之下,從左側往上看去,其形如壹只巨龜,背上馱著壹堆寶物,人稱“金龜馱寶”,總體看,又似壹鼓滿的風帆,又稱“壹帆風順”,因此,該景點又有壹個十分吉利的名字——“金龜馱寶,壹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