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裸辭碼字後,便知道自己要跟“窮”打壹陣子交道。當時沒想這麽多,想著自己有地方睡,有飯吃,餓不死,而能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幸福感應該夠撐我走壹段日子。
現在半年過去了,我還死撐著,看別人的號會眼紅,看自己寫的文章時而感到驕傲時而又焦慮萬分。出門接觸到的人少了,網絡接觸的人越來越多。也有朋友跟我說起年底拿了多少年終獎的時候問著自己,妳現在這麽窮,衣服舍不得買,館子舍不得下,後悔嗎?
這就是我壓力的來源 —— 後悔嗎?如果壹定要深究,也許吧。畢竟回報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畢竟我現在還什麽都不是。但壹想到歷練並不是由金錢來衡量,心裏又好受了壹些。
每次想到這樣的問題,我幾乎都會陷入黑夜的沼澤。翻來覆去,唉聲嘆氣,跟朋友說怕不被理解,跟家人又開不了口,壹個人承受著這般虛無縹緲的煎熬,卻在電腦前碼不出壹個字來。
然後壹個人在半夜跑到廚房,偷偷拆壹包牛肉味的泡面,看著熱氣在燈光下翻騰,心裏的怨與愁瞬間就化成了胃裏的歡愉。
不久前,這樣的煩惱還只是壹種訊號,不愁吃穿,只要願意,還是能抵住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再快活壹段時日。只是最近開始籌辦婚禮,那可是花錢如流水的門面活兒。
工作5年攢了壹筆小金庫也因此花得壹點不剩。5年的累積,看著銀行卡裏數字慢慢歸零,瞬間有了轉眼成空的滄桑感。
很多人都懂這個道理,婚禮只是壹天的事,而婚姻是壹輩子的事。就算耗費多少精力舉辦壹次婚禮都無法保證婚後生活能像婚禮當天如夢如幻。深諳如此,卻總是礙於父母的面子,別人有的盡量也保持壹致。
即使早就看破這壹天只是大夢壹場,卻還是得盡心盡力去忙著恭維壹場氛圍。當花光積蓄後,我的憂慮又隨之而來,我還能這樣耗多久?
然後,壯誌難舒,拉著陳先森去紫陽街覓食,好好吃壹頓,暫時把現實問題拋給明天。
食物,真的有種神奇的治愈功能。
當我吃完縉雲餅、大排面、海苔餅、羊尾蛋清等不僅果腹又享受的美食後,心情突然大好,順便買了2張電影票來繼續這樣的美好時光。
陳先森總是大言不慚地說著,“ 對食物有熱情的人,永遠不會對人生絕望。 ”所以,他總會在看穿我的失落後叫上壹份雞排或我愛喝的奶茶替我排憂解難。
《奇葩大會》中有壹個叫蔡要要的選手讓我印象深刻。蔡要要,生了壹場重病,在微博當著從來都沒紅過的自媒人。她勇敢地站上了奇葩說的舞臺,大聲說著最大的愛好就是吃遍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就算是癌癥剃光頭也沒讓她覺得這是最慘的事,相反,吃不到喜歡的食物才是最讓她最生不如死的折磨。
她說過這樣壹段話:沒有什麽事情比吃飽更重要。哪怕面臨再大的困難,只要吃壹頓好飯,就能把心情從谷底拉出來。悲傷的時候,喝壹碗熱湯;寂寞的時候,吃壹大塊奶油蛋糕;糟糕得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邀三五好友,去吃壹頓麻辣火鍋。只要吃好了,肚皮飽飽,壹切事兒就不是事兒了。
我非常贊同她的說法。 如果傷心的人要靠消費才能緩解壓力,那我情願去吃吃吃,把悲憤化成身上的肉,以後減肥的淚,也不要壓抑著自己,變成負能量狂魔。
昨天,去臨海的紫陽老街逛了逛,即使下著毛毛細雨,還是擋不住周末的人頭攢動。
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男孩的媽媽指著他手裏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麽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著小糖人說:“大聖妳看,妳的筋鬥雲來了!”
不經意間就觸動了神經。 食物,構成了我們生活中美好存在的壹部分。 就像小男孩欣喜地喊出那句“大聖,妳的筋鬥雲來了”,棉花糖的滋味除了甜,又變成了孩子眼中的童話世界,在成人眼中變成了幹凈又透明的東西。
其實我們大多人,即使自稱玻璃心,即使說很軟弱,即使不算特堅強,但想想這些年,這麽多日子,開心也熬過去了,傷心也熬過去了,沒有餓死自己,沒有拖累別人,痛苦也仍在尋找出路,疲憊也堅持工作,壹遍罵罵咧咧壹遍繼續努力生活著。
偶爾跟壹群損友嘻嘻哈哈搓頓館子,偶爾也會為了省錢吃幾頓泡面。但日子還是這樣過來了,為了美好的小事心頭壹暖過,為了內心的糾結也煎熬翻滾過,卻對明天依然充滿希望,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牛逼呢!
從朋友地方聽過壹件真事兒,她的大學同學(暫且成為A)因為家庭給的壓力特別大想自殺,在壹個挺隱蔽的論壇發帖問有沒有誰和自己壹樣想告別這個世界,然後有人就聯系了他。兩個人約了時間地點約定壹起了結余生。
然後到了那天,那個人來了,但是發生了壹件令A措手不及的事情:說好要壹起死的那個人丟下了壹堆好吃的,然後就逃走了!!!剩下A獨自壹人面對壹袋零食在風中淩亂。
於是,A開始邊吃邊思考人生,突然也覺得自己沒結婚沒孩子就這樣死掉太可惜了。吃著薯片的A,就重新鼓起勇氣選擇了重新面對,終於熬過了低谷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他越想越慶幸,就回去談到了這件事,又意外發現還有好幾個人也遇到過同樣的事情,而那個扔下好吃的就跑的,是同壹個人!他們把那個人稱為天使。
我壹直記著朋友跟我說的這件事,也堅信那位天使的存在。
不管遭遇什麽樣的低谷,只要壹個人還念著“今天吃什麽”,“我好想吃...”那這個人就還對生活有著期望和盼頭。
而那位天使就是用食物對人類的神奇治愈力拯救了其他人的生命。
“因為熱氣騰騰的灌湯包,所以對早上有了期待。因為公司樓下8塊錢壹碗的正宗重慶酸辣粉,所以上班的時候也很快樂。到了晚上對外賣的手抓餅念念不忘,所以壹個人在家壹邊吃手抓餅壹邊看電視也不會覺得那麽孤獨淒涼......”
壹個人對食物有熱情,對生活才有激情。
如果妳問我拿什麽拯救不開心,那就是去做個小吃貨,吃著面對生活,壹切問題都能拋在腦後,然後再等著第二天美食的拯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