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7次磨礪
如果不是當年的那次咬牙應聘。現在的熊素瓊還在重慶鄉下種田。
初中畢業後,熊素瓊就到重慶壹家小旅館做服務員。1994年底,她在報上看到東莞市寶石大酒店(三星級)來重慶招工,便去報了名。當時,酒店打算在重慶招120名女服務員,卻有壹千多人應聘。
第壹天初選,熊素瓊就因文化低、身高不夠沒有過關,因為應聘者大多數是大中專女生。當時她很失望,但她立即想:能當壹名清潔工也好。於是,她想出了壹個?餿主意她從廢品店裏買了壹個布滿灰塵的舊馬桶,然後扛到招聘現場,大膽地對主考官說:?經理,我是個農村女孩,雖然沒啥子文化,但有的是力氣她壹邊說,壹邊蹲下去用抹布認真地擦馬桶。只見她像擦壹個古董壹樣,從外到裏,又從裏到外,壹會兒工夫就將馬桶擦得油光發亮?主考官見這個矮個子姑娘竟能氣定神閑地扛起壹個幾十斤重的大馬桶,十分震驚,現場又看了她的?專業表演?,更是目瞪口呆,當即聘她做清潔工。
就這樣,熊素瓊來到了東莞。半年後,酒店總經理檢查工作時發現:除了熊索瓊負責的第六層所有房問外,幾乎每層都有客人反映馬桶臟的問題。總經理聽說後,當即提升熊索瓊當衛生間清潔班班長。盡管被人嘲笑為?馬桶班班長?,熊素瓊卻從不在意,而是專心搞好管理工作,並學習馬桶方面的知識,比如如何節水等。
1996年1月,客房部的壹個副經理辭職走了,許多主管、班長都盯著這個職務。客房部經理覺得熊素瓊做事是壹把好手,鼓勵她毛遂自薦。熊素瓊當然也想試試,但她知道,酒店裏碩士、本科人才比比皆是。她覺得自己這時去爭副經理為時尚早,不如先去補上?文憑低、氣質差?這壹課再說。
於是,她壹邊努力工作,壹邊自學酒店管理知識。兩年後,她拿到了某大學飯店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大專畢業證,並被提升為衛生班主管。為了把自己做清潔的經驗傳授給員工,她特意整理了自己進酒店來每天記下的174本工作日誌,記錄了她三年內總***洗了7987次馬桶。總經理看後,非常感動,在酒店工作會議上表揚她說:?熊素瓊的條件雖然比在座的各位都差,但她的工作態度是最好的!看看她這些工作日誌吧,刷了7987次馬桶,對於壹個有誌向的人來說,就是7987次磨礪!我不認為這是流水賬,我更願意把它當做酒店管理行業的?馬桶學問?!?
得到酒店高層的賞識後,熊素瓊更加自信。她不僅去美容店請師傅幫她設計了發型,還經常到健身中心運壹動。幾年下來,朋友都說她越來越像職業女性了。
但熊素瓊始終沒有丟掉?馬桶精神?。2000年6月,酒店搞了壹次客房部經理競選,十名候選人都是本科以上文憑的管理精英。在演講時,熊素瓊激情地說:?與妳們相比,我更像是酒店裏的壹只馬桶,經常被人不屑壹顧,但馬桶也有心願,那就是它希望能給所有客戶帶去放心、衛生、健康的服務演講完畢,掌聲不斷,最終她成功當選為客房部經理。
兩年後,熊素瓊升任服務部經理,管理整個酒店的服務工作,並參加清華大學紫光集團教育培訓中心的學習,拿到了?高級職業經理人?證書。2005年初,她開始攻讀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EMBA學位。2006年11月,她被獵頭公司挖到東莞市最豪華的五星級酒店華通城大酒店出任副總經理。
7月,熊素瓊到香港參加壹次國際交流活動,面對幾十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酒店管理專家、教授等,她又談起了她的?馬桶經驗?:?酒店管理人員時刻要把自己放在壹個較低的位置。用最高質量的服務去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遇到多麻煩的事情,都要用擦馬桶壹樣的耐心去解決她的?馬桶學問?還被收入到法國著名酒店管理專家希爾維教授編撰的《世界酒店業經營全書》中。
如今,熊素瓊已是東莞赫赫有名的職業經理人,但她仍在奮鬥著?攻讀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碩士學位,爭取拿到通向世界的金鑰匙!
篇二
快樂的心情
有壹位老人,在他72歲時遭受嚴重的挫折,他奮鬥了幾十年享譽全國的最大零售集團,在壹夜之間破產了。人們看著這位聞名遐邇的世界級企業家迎來如此災難性的失敗,議論紛紛。有人認為他將心隨天命,窮困潦倒度過余生;有人認為他將神經受到刺激,過起老年癡呆不談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認為他肯定不堪壹擊,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業的大廈轟然倒地,並沒有使這位老人從此倒下去,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過了壹段時間,老人和幾個年輕人攜手合作,開辦了壹家網絡咨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產業發起了挑戰。面對新的行業,老人並沒有顯得縮手縮腳,反而臉上始終充滿了微笑,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加上他合理地運用了過去經營零售業時積累起來的經驗,沒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壹年後,老人重新堆砌的事業大廈又屹立在人們面前。
當記者采訪老人,問他為何能夠在壹年時間裏反敗為勝、東山再起時,老人快樂地大笑起來,久久不語。記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給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記者疑惑地又重復提起這個話題,老人第二次快樂地大笑起來,他只說了短短壹句?其實,我已給出答案!?此時,記者才恍然大悟?快樂心情是老人反敗為勝、東山再起的法寶。
這位老人就是日本曾經最大的零售集團?八百伴?集團的總裁?和田壹夫。
在商場的長期拼搏奮鬥中,和田壹夫悟出了這樣壹個簡明的道理:生活就是壹束陽光,妳站在陽光中,迎著陽光向前看,滿眼光明,身心溫暖,倍增力量;轉過身,俯視陰影,滿目黯然,暗自神傷。面對陽光和陰暗的兩種心態,完全由個人的心情來掌握。選擇前者,妳將積極快樂地向前走;選擇後者,則沈淪悲觀沮喪,舉步不前。
和田壹夫反敗為勝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壹個道理?成功需要壹顆快樂的心來支撐!忽略了這壹點,我們將終生與成功失之交臂。如果我們左沖右突難以突圍,正心情沮喪之時,何不嘗試壹下以快樂的心情去走另壹條路徑呢?
篇三
安利:並非只是?直銷?
當人們不再用異樣的目光和奇怪的邏輯去審視安利時,妳會發現安利中國成功的真相並非?直銷?二字那麽簡單。某種意義上,直銷只是安利中國的皮膚,薄薄的表層下隱藏著強大而又繁復的系統。
過去的幾年,人們對直銷過於敏感。究其原因有三:其壹,數以十萬計的普羅大眾參與其中,直銷從壹個單純的推銷行為演化成為壹個令人註目的公眾事件;其二,制度的設計讓安利的銷售體系堅不可摧,這看起來有壹種?商業宗教?的嫌疑;其三,安利是壹家跨國公司,這壹身份多少會讓人感到幾分異樣。但是,商業本身就是社會組織的商業活動,商業組織的結構或疏或密,都是基於商業組織的戰略與戰術。因此,如果壹味地對直銷另眼相看,恐怕會過於淡化商業的意義,而刻意強化其道德、律令的主體。當年三株動用十多萬民工到農村刷墻、派發宣傳單時,無人質疑其營銷行為的不妥與不當。而娃哈哈用嚴密的?聯銷體?組織來籠絡經銷商時,更是被視為高明之舉。因此,單純地就商業談商業,就模式談模式,會顯得更為純粹。人們看到了安利具有爭議性的外表,而本刊則旨在挖掘它鮮為人知的內在,這才是它帶給營銷人最有價值的部分。
不可否認,安利看到了夢想的價值,通過各種手段協助人們實現夢想,並為自己帶來利潤。安利與娃哈哈的最大不同在於,後者激勵的是生意人,前者激勵的是老百姓。這是安利最具爭議性的地方,也是人們另眼看安利的?可疑之處?。但這是直銷的本意,也是推銷的真諦,無數成功的企業以此謀生,其中不乏戴爾之類的跨國公司。究其本質,直銷是壹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商業模式,安利只是在國家政策、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將之做到了極致。
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安利,就可以發現它與人們想當然印象中的不同。人們以前認為,安利是壹家兇猛的掠奪型公司,可在鄭李錦芬、黃德蔭等高層管理人員身上,人們看到更多的是他們的?儒商?特征。許多人想象,安利是壹家不負責任的跨國公司,只會賺壹把就走,可安利的許多決策都體現出根植於中國的決心,並體現出?企業公民?的責任感。有人認為,安利是壹家喜歡打擦邊球、玩貓捉老鼠遊戲的公司,可事實上安利在中國正在積極變身,艱難轉型,並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有人認為,安利是壹家以忽悠和誇大其詞為手法的公司,然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卻是它為建立市場秩序壯士斷腕、令行禁止的堅決態度。還有人認為,安利是壹家單純以模式取勝的公司,可是細細梳理之後,人們不難發現,功能強大、高效反應的後臺系統才是它無往不勝的關鍵。壹些人看到了安利的暗點,《新營銷》則看到了它的真實。
其實,如果深入市場,妳會發現與安利有關的更多內容。這是壹個出乎妳意料之外的世界,推介、培訓、會議、購物、配送、互聯網、生產甚至財務,這些每個企業都具備的要素在安利這裏得到了無限放大,安利的成功只是這些要素***同作用力的壹種自然體現。直銷是安利的外衣,而系統才是它的內在。《新營銷》記者通過深入的采訪和調查,試圖挖掘隱沒在深處的密藏,而這才是安利之所以不可逾越之所在。
篇四
賺明星錢的光替女孩
穆欣是壹位80後女孩,2006年初,穆欣在影視劇組打零工,後來到位於橫店的劇組當場記。劇組要拍壹部描寫明末清初家族恩怨的電視劇,這部戲有兩位臺灣女演員,其中壹位趙姓老牌女主演讓助理為自己尋找光替,就是打光的替身。
做場記的穆欣第壹次聽到這個名詞,覺得很新鮮。她詢問後才明白,原來光替在臺灣早就有了,有些鏡頭,要用升降機架上攝影機在高空拍攝,機位調整很費時間,而主演當然沒有時間壹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等著打光,所以需要替身代替主演等待機位打光照明。另外有些場景,比如在雨景或夜景下,需要反復調整燈光位置才能拍出女演員的最佳面容,如有的人45度側臉最美,有的人手部垂下時,手部特寫可以為面容增色等等。
導演為了趕拍攝進度,看到穆欣感興趣地問來問去,幹脆把她按在了拍攝椅上。起初穆欣很興奮,燈光師讓她側身、旋轉、擡頭、低首,她都樂此不疲。但是3個小時過去了,燈光師、攝影師依然在她身邊忙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