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在此後的30年裏,邵氏兄弟電影逐漸成長為中國電影界的壹朵奇葩。每當提到中國電影,邵氏兄弟電影都是壹個無法回避的話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時代,在香港電影界處於統治地位,無人能敵。重要的是,它的影響不僅限於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邵氏電影的影迷遍布東南亞的華人社區。
昔日的榮耀
邵氏的歷史其實很清楚: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開拓時期,以李翰祥為代表,他的黃梅派電影成為邵氏的主要類型;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在張徹的大力倡導下,邵氏將武俠電影帶入了壹個輝煌時期,其中武俠電影分為兩個派別,壹個是張徹倡導的新武俠電影;另壹個是楚原,他擅長和古龍壹起拍攝超現實主義的武俠作品。不幸的是,李翰祥和張徹分別在1996年和2002年離開了我們。
然而,上面提到的只是狹義的邵氏電影。要說邵氏最早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1925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壹工作室的時候。
20世紀80年代中期,肖戰停止拍攝電影,肖戰的光環開始消退。當然,沒有人會否認肖戰的電影是影迷永遠不會放棄的寶藏。我們期待著它的回歸,或者只是舊電影的修復和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風格在新時代的發展和創新。簡而言之,我們在等待它再次散射出耀眼的光芒。-編者按
李翰祥
黃梅派電影
在邵氏電影中,中國古裝片壹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李翰祥則是拍攝浪漫古裝片的大師。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主張拍攝黃梅調電影,並選擇戴琳擔任主角拍攝電影《丟心的故事》,該片於1958上映,立即打破了香港國語電影的票房紀錄。這壹成功增強了邵氏老板對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勵下,李翰祥後來拍攝了《江山美人》,該片獲得了第6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李翰祥黃梅派電影逐漸成為邵氏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黃梅派是邵氏電影的主流,李翰祥是邵氏當時的旗艦導演。黃梅電影的故事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深受東南亞異鄉華人的喜愛。
張徹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
與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以拍攝武俠片而聞名。他們的風格被定義為武俠電影的新流派。確定該校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在1966拍攝的《來和我喝壹杯》。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壹部票房超過百萬的電影,張徹“百萬導演”的稱號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在張徹的電影中,男演員真正贏得了主角。在黃梅派以往的作品中,男演員只起陪襯作用,但張徹不同。在他的電影中,大多數男主角都是個性鮮明的俠客。他們很獨立,有自己的壹套待人接物的標準。他們最看重的是男人之間的友誼,但沈浸在愛情中往往退居二線,成為電影主線的陪襯。
胡金銓和張徹屬於同壹時期的導演,也是新武俠電影的開創者。然而,他和張徹有些不同。胡金銓強調動作在銀幕上的美感,不像張徹那樣追求殘酷的美和動作的敏捷與真實。此外,胡金銓的角色不像張徹的角色那樣強硬,大多數角色都很微妙。
超現實詭異的武俠電影
楚原的風格不同於胡金銓和張徹。相比之下,胡金銓和張徹更現實,而《楚原理》屬於超現實主義,這與他的電影大多以古龍小說為基礎有關。他的《流星蝴蝶劍》和《天涯嶽明刀》是這類超現實武俠電影的代表作。這類電影中的角色大多迷人而放蕩不羈,他們在世界各地遊蕩。時不時會出現壹些不合理的情節,這是古龍小說的特點。
經常出現在楚原電影中的演員是狄龍。那時,人們習慣稱楚原、古龍和狄龍為鐵三角。
少師武文女頭牌
文字:戴琳
這位四屆亞洲影後在30歲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保留了自己的輝煌,給影迷帶來了無限的唏噓和感慨。她出生於1934,廣西人。她15歲定居香港,16歲開始進入演藝圈。在邵氏期間,美麗迷人的貂蟬和無法戀愛為她帶來了最佳女演員的榮譽(她再次獲得最佳女演員是因為《金瓶梅》,這部電影是在電摩拍攝的)。1964年,她為愛自殺,留下了兩部未完成的作品《藍黑與寶蓮燈》。她的服裝特別迷人,她是邵氏浪漫電影流行時期的頂級女演員。
吳:鄭佩佩。
與戴琳不同,鄭佩佩是邵氏的壹名武術演員。她在邵氏拍了23部電影,這並不算多,但因為幾乎所有的部門都令人印象深刻,這讓人覺得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邵氏。當她第壹次出道時,她接拍了胡金銓導演的電影《來和我喝酒》,這部電影使她以“俠女”而聞名。1970年,她退休後和丈夫住在美國。當李安拍攝《臥虎藏龍》時,演技依然出色的鄭佩佩成為了“藍眼狐貍”中的壹員。現在,她正在寫續集《來和我喝酒》。她現在有三個女兒,1個兒子。大女兒原麗淇目前正在娛樂圈發展。她希望原麗淇和她的第三個女兒瑪莎能在續集《來和我喝酒》中與她合作。
他們來自肖。
吳思遠
吳思遠曾接受過邵氏南國舞蹈指導小組的培訓,很難避免帶著邵氏的影子。
吳思遠被稱為“香港電影教父”。他於1944年出生於上海。1966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國實驗話劇團編舞部。畢業後,他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做過記者和副主任。離開邵氏後,他沒有忘記邵氏功夫片的精髓。後來,他成立了自己的思遠電影公司,並繼續執導功夫電影,如《羅馬綁架》和《香港小教父》。現在,吳思遠不僅自己執導,還發揮他的社會聲望來競選整個香港電影的工作環境。
吳宇森
和吳思遠壹樣,吳宇森畢業於華南實驗劇團舞蹈系。他是張徹最喜歡的學生。張徹在死前非常想見吳宇森壹面,但最終未能如願。
吳宇森於65438年至0946年出生於廣東省,4歲時移居香港。他25歲開始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擔任助理導演。然而,他在邵氏的時間並不長,後來他加入了嘉禾和信義城公司。《英雄本色》《熱血男兒》《流浪世界》《血色街頭》《英雄本色II》《硬漢神探》等電影都是他的代表作。
吳宇森進軍好萊塢後,執導了《終極目標》、《斷箭》、《變臉/起飛》和《風語者》,將東方動作片風格帶到了好萊塢。
重放異彩
邵氏影業在20世紀80年代停止拍攝電影,其電影城被轉移到電視臺拍攝電視劇。邵氏在中國電影圈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優勢,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懷疑邵氏的電影是中國電影圈的瑰寶。
在1999中,壹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馬來西亞的Usaha Tegas Sdn 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部電影的版權,然後借助邵氏豐富的電影庫在香港成立了天映娛樂公司。天影娛樂自三年前成立以來,壹直致力於恢復邵氏電影昔日的輝煌。首先,它斥巨資通過數字技術修復電影的舊底片;然後將這些修復後的作品投放市場,讓人們再次看到邵氏的《我們生活的日子》;邵逸夫與華星的合資企業將軍澳影城將於明年竣工。屆時,邵氏將重新簽約藝人拍攝新片。
天影娛樂打出邵氏品牌。
根據記者的調查,天影娛樂分為四個部分:邵氏電影庫、天影頻道、天影制作和天影娛樂影音。在這四個部分中,有三個部分與邵氏電影密切相關。
首先自然是邵氏電影庫的這壹部分。這個電影庫的資源來自馬來西亞財團以1999收購的邵氏電影760集的版權。這些電影被收購後,天影娛樂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恢復這些電影的形象。這個片庫為天影娛樂提供了強有力的內容支持。天影娛樂中國首席代表王誌雄先生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擁有的這些電影中有很大壹部分還沒有上映。盡管其中壹些已經發行,但沒有壹家電視臺獲得它們在電視網絡上的廣播權。我們壹定會好好利用肖戰的這些經典作品。對於他們中的壹些人,我們可能會用35毫米膠片讓他們重新出現在屏幕上,我們還將使用家庭視頻產品和付費電視。
此外,天影頻道和天影娛樂視聽也與邵氏電影有著深厚淵源。天影頻道是壹個付費電影頻道。現在,這個頻道播放的電影大多直接來自邵氏電影庫。天影娛樂影音的主要方向也是邵氏電影。王誌雄先生說:“我們將以VCD、DVD和錄像帶的形式在市場上發行邵氏電影。我們現在有760套肖的作品,計劃每月發行65,438+00到20套。估計到2007年,我們手裏的所有電影都會上映。”
修復後的電影是全新的。
經過多年的洗禮,邵氏的電影在底片上已經逐漸模糊。對於天影娛樂來說,他們成立後的主要工作就是修復這些褪色的底片。據說天影娛樂使用了最先進的數字設備和技術來修復這些邵氏老電影,包括顏色調整,去除汙漬,修復損壞和劃痕等等。
那麽,修復後的邵氏電影效果如何呢?鄭佩佩對修復後的電影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在過去,如果她想看自己的電影,她只能買那些槍支光盤的錄像帶。照片非常模糊,許多照片仍然不完整。但現在,看到修復後的《來和我喝壹杯》後,她興奮地說:“修復後的版本,就像新的壹樣,連衣服上的顏色都非常真實。說真的。原來當時邵氏的電影已經是彩色的了,而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黑白。
東南亞觀眾先有眼福。
這樣,影迷有兩個渠道欣賞邵氏的經典電影,壹個是觀看天影頻道,另壹個是觀看音像制品。
天鷹頻道自今年3月起在東南亞播出,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觀眾都可以收看該頻道。據說邵氏資深演員鄭佩佩也將在這個頻道主持邵氏大品牌檔案的訪談節目。她的工作是采訪壹些曾經在邵氏工作過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她去過寧波、金瀚、蔡瀾等地。因為鄭佩佩本人曾經是邵氏的紅人,所以她接受這樣的采訪會相對容易壹些。盡管如此,她也透露了做這個節目的壹些困難。然而,鄭佩佩說她不會強迫她的老同事太多,她只是試圖采訪盡可能多的人。沒有硬性規定她必須采訪多少人,可以做多少集。“壹切都取決於命運,”程佩佩說。
據王誌雄先生說,他們已經向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申請了天鷹頻道在內地的落地,但結果還沒有出來。“截至9月份,今年落戶內地的頻道申請已經停止,我們已經提交了申請,但現在正在等待國家廣電總局的批準,不知道結果如何。”
大陸觀眾看電影是為了充饑。
雖然內地觀眾還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邵氏電影,但他們可以通過視聽產品來彌補這壹缺點。記者從廣州鴻翔音像制作有限公司獲悉,天影娛樂已與該公司達成協議,由鴻翔公司負責邵氏電影在中國內地以DVD和VCD形式的獨家發行。
因為邵氏電影庫的儲備極其豐富,不可能壹下子推出所有電影。先有什麽後有什麽?選擇標準是什麽?對此,王誌雄先生說:“內陸地區的第壹批音像制品已於7月投放市場,第二批正在應用中。基本上選片的標準就是壹次選壹些武俠片然後再選壹些言情片。邵氏的電影很多,有好有壞,我們會先發行好電影。”
我們知道,邵氏電影中有許多傑出的導演,他們的電影都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在邵氏發展的不同時期,邵氏也形成了自己的主要風格,如黃梅派和新武學派。不知道天影娛樂會不會根據這些導演和派系推出視聽產品。王誌雄回答說:“我們還沒有這個想法。到目前為止,我們僅推出了約65,438+000部電影。超過65,438+050部電影後,我們可能會考慮這種方式。”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妳什麽時候再來
紅菱之淚
愛情的代價
哪咤。
少林寺
鐵扇公主
都市愛情
花中之花
妲己。
[文學作品]西遊記
花街時報
梁祝。
72個租戶
人皮燈籠
愛情奴隸
王五把大刀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黃金菩薩
永恒的傳說
保鏢
方世玉和洪熙宮
十三太平洋保險公司
香港夜曲。
盤絲洞
楚留香。
來和我喝壹杯。
書和劍
無名英雄
命運
小混蛋
荊棘馬
藍黑續集
華天厝
如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