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作死,我最先想到的並不是什麽實驗,算我強答壹波吧。
伽羅瓦(Evariste Galois)作為史上最傳奇的數學家,壹生都在作死。
小時候與數學老師互相看不起,慘遭留級。
中學時寫出了關於五次方程代數解(史上首次引入“群”概念)的論文,寄給大數學家柯西,要求他轉交法蘭西科學院審查,結果柯西不屑壹顧,直接扔了。
次年寫出三篇論文,寄給科學院秘書傅立葉,結果傅立葉暴斃,文稿遺失。
第三年又寫了論文,寄給科學院院士泊松,結果泊松批示:不知所雲。
兩次投考巴黎綜合工科學校落榜,只因在面試時無法容忍人類的愚蠢,用黑板刷擊中了主考官的面部。(打人不打臉啊!!!)
好不容易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錄取,卻在校報上抨擊校長,慘遭退學。
他爹因不堪天主教而自殺,伽羅瓦只身復仇,以“企圖暗殺國王罪”被捕。
獲釋之後上街示威,再次被捕…… 在聖佩拉吉監獄度過了人生最後壹年。
獄中愛上了壹個煙花女子,出來以後找情敵決壹死戰。
情敵是軍官(傳說是位居全國前列的槍手),但他偏偏要跟人比槍……
在被情敵擊斃之後,他的朋友 Chevalier 根據遺囑,將伽羅瓦的遺稿寄給了大數學家高斯,高斯依然未予理睬。
決戰前夜,伽羅瓦已知不免,通宵記下了自己研究數學五年的所得。據說遺稿空白處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沒有時間了…… 伽羅瓦在天亮之前最後幾個小時記下的內容,解決了困擾數學家們長達幾個世紀的難題,開創了壹門新的學科——抽象代數。數十年後,他的研究成果才被世界認可,並成為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伽羅瓦,卒,享年21歲。
另壹位呢,也是壹位傳奇人物。卡爾達諾(Girolamo Cardano),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科學家,與達芬奇算是世交。1545年,他在《大術》中首次公布了三次方程的壹般解法,遭到其老師塔塔利亞的指責,認為他失信剽竊。於是雙方相約在米蘭決鬥。意大利數學家比法國數學家聰明的地方就在於,決鬥不會選擇槍戰…… 他們互相給對方出題,看誰先解出來。
忘了最後結果如何,反正這些解法依然被稱為“卡爾達諾公式”,而塔塔利亞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塔塔利亞只是壹個外號,意大利語: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利亞,意思是結巴。
卡爾達諾雖然沒有死於決鬥,但他的作死大法比伽羅瓦還要犀利。這位大科學家通過占星,推算出自己將於1576年9月21日去世。不料到了該死那天,腿腳麻利,歲月靜好。卡爾達諾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確保自己科學預測的準確性,他…… 就自殺了。
可能這就是。。。他們和我們不壹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