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部日本電影,鏡頭緩慢把森林、田野、山澗的景色拉入視野裏。
這壹部比較上壹部《小森林之夏秋篇》,更多的表現了電影的意圖。比較起食物本身,穿插在美食背後的故事才是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
這壹部電影主要圍繞著市子的成長而展開,也更多的表現了市子和她母親福子之間的故事。上壹部由鄰居的口中而得之市子的母親離家出走,在秋季的結尾市子收到了母親福子的來信。這壹部壹開始連接著市子收到福子來信的鏡頭,但是並沒有透露信的內容。
(看不懂日文,不知道寫了什麽)
市子和母親福子兩個人相依為命,他們家從來不過聖誕節,媽媽覺得既然不是教徒為什麽要圖熱鬧過聖誕節呢?但是,福子打破過三次“不過聖誕”的原則,壹個外國男人在聖誕節的時候來家裏做客,福子做了紅米甜酒菠菜蛋糕以此表示歡迎。長大以後的市子覺得那個外國男人可能曾是媽媽的戀人。為什麽是戀人呢?這裏要註意的是,進入過市子家的男人,影片裏只有兩個人。壹個是和市子有曖昧關系的男性朋友裕太,還有壹個就是媽媽的這個外國朋友。這或許是壹種暗示,某種程度上媽媽和外國人,市子和裕太。同樣有意思的是,媽媽和外國人沒有在壹起,市子和裕太也沒有在壹起。
關於裕太和市子,總有壹種曖昧關系。上壹部中,市子打電話讓裕太晚上來喝酒,不要告訴自己的閨蜜紀子,還要走路來。壹個獨具女性和壹個成熟男子夜裏喝酒本身就很曖昧。這壹部中,裕太給市子修電燈,市子和裕太埋怨做節節草的食物很浪費時間,因為付出和收獲是不成比例的,裕太和市子講了壹段道理。市子看著裕太心裏道出她對雲淡風輕說煲雞湯的男生沒有什麽抵抗力的心聲。但是,裕太最終沒有辦法成為市子的丈夫,影片中也做了暗示。市子興致勃勃的用卷心菜制作蛋糕時,裕太表現的很困乏,對市子的話並沒有很在意。市子是很享受美食的人,不懂感受對方心情的人是很難成為真正的戀人的。其次,裕太是壹個想真正生活在小森林的人,而市子並沒有做出決定要不要留在小森林,裕太對此已經多次和市子說到她逃避的問題,可見裕太可能是喜歡市子的,只是不能在壹個地方相互扶持的人也很難在壹起的。
關於市子,市子之所以在小森林生活,以及裕太三番五次談到市子逃避的重要問題就是市子沒有想好自己應該在那裏發展自己,在那裏前進。這壹部很明顯就是講了市子的成長。
市子的媽媽在市子還在讀書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並且還是提前壹年就已經做好準備的。媽媽福子很喜歡看書,家裏有很多全集和百科全書,裕太也經常到市子家借書,但是就在市子開始想要看家裏的書時,媽媽對市子說“妳要看的書就自己找。”很快媽媽就把書給賣掉了,並且壹年以後媽媽在幫市子做好市子上學前特意囑咐她做冬花味噌醬後就離開了。想壹想,媽媽也是很狠得下心的,沒有任何言語的交代就這樣離開,連個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對於母親離家出走,市子內心肯定是對母親有所抱怨的,但是理解母親的處境的時候應該也是很愧疚的。因為上學離家前拜托媽媽去摘冬花菜時,正下著大雪。她也有猶豫要不要媽媽幫她這個忙時,最後說了句“不管了”,就走了。對於不能體貼媽媽的辛苦,市子也曾有過猶豫,只是可能以為媽媽不會離開自己,就沒多想。影片特意播了壹個場景,就是市子批評水泥廠老板的心裏話:
家務事都是妳老婆幫妳操心吧!壹回到家,家裏燈火通明,熱騰騰的飯擺在眼前,就會輕輕地說句好累啊,衣服臟了就張口抱怨,我不管有多累,這些都是要自己壹個人做,賺錢也好,家務活也好,沒有人替我分擔,在這兒掙錢的時候,家務活還壹樣沒幹呢!只能壹件件慢慢解決,除雪的時候柴也劈完了,哪有這種天大的好事,就知道把不想幹的活扔給自己的家人,憑什麽在那邊擺架子啊!我可是什麽都是自食其力的人,怎麽可能會懂我的心酸,沒有親人幫妳分擔有多苦有多痛。
這壹段話,很明顯我們都看懂了,市子壹個人生活並不容易,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壹個人幹,要上班要照顧農田要幹家務活。想著要是有個情人 幫忙也是好的。但是親人就壹定會幫忙嗎?市子其實在這裏明白了媽媽的心情吧!媽媽肯定也上班賺錢要幹農活要幹家務活,同時她還要照顧市子,而且市子肯定也是很依賴母親的。可想單親媽媽是有多辛苦了。沒有人搭把手,沒有自己的生活,要愛護和照顧孩子,忍受著疲憊,精心的烹制著食物,把家裏整的妥妥帖帖。這不是輕松的事情,媽媽壹定很累。但是媽媽是壹個有個性的人,她並沒像其他人壹樣,選擇壹直留在孩子身邊,她在市子有壹定生活自理能力以後離開家,並且還寫信告訴市子要自己經營果園(雖然在五年後)。媽媽壹定是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因為她愛孩子所以她推遲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時間。可以說媽媽也是壹個合格的母親了吧!市子壹定很想念自己的母親,冬花味噌醬、紅米甜酒蛋糕、土豆面包、卷心菜等等食物都和媽媽有關。她在抱怨水泥廠老板以後,她突然停下來,說了聲“媽媽”。“對媽媽來說,我算是她的親人嗎?”這壹句話道出了市子的愧疚:沒有體諒媽媽,沒有幫媽媽分擔些事物,所以媽媽最後離開了也和自己脫不了關系。
內心對母親的和解,對於幫助市子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市子因為沒有辦法在城市立足回到了小森林,但是她並沒有決定是否永遠留在小森林。她很羨慕裕太已經做好了選擇。可是,這個去與留的問題依舊需要市子做出選擇。冬天的時候,村裏召開會議商討耕地管理問題,裕太在回家的路上和市子說:“我壹直很佩服妳,壹個人獨自努力生活。但其實總讓人感覺,對最重要的事情妳總是躲躲閃閃,遮遮掩掩,自我欺騙,卻用努力這塊幌子在遮掩著壹切,妳難道不是在逃避嗎?”面對裕太的質問,市子也是很仿徨的,“小森林的老人們接受壹切並認真對待,享受這裏的壹切,而我呢?”市子沒有想好,所以冬季結尾的時候,市子說“天空被烏雲分成了兩半,和我壹樣。”
轉眼春天到了,櫻花盛開,從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市子要走出選擇的困頓了。市子並不是不喜歡小森林的生活,但是“在小森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周而復始。”這樣市子很困惑,生活到底是不是要這樣周而復始呢?市子和母親“和解”以後,在做土豆面包時,她說她依舊不知道媽媽是如何做出柔軟的土豆面包的,但是她探索出和媽媽不壹樣的土豆面包。或許這意味著市子要走出自己的路了。她也理解了媽媽說的大道理:“在某個地方摔倒時,每次回頭看之前的自己,發現每次都在同壹個地方摔倒。盡管壹直很努力,卻總在同壹個地方轉圈圈,徘徊到最後不過是回到原點,很讓人失落。訂單式每次都積累了經驗,所以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不是原點。所以不應該是圓圈,而應是螺旋。從某個角度看也許很像是在同壹個地方兜兜轉轉,可其實多少會偏離上壹點或下壹點,如果是那樣,也挺好的。也許人本身就是螺旋,在同壹個地方兜兜轉轉,每次都不不同,或上或下橫著延展出去。我畫的圓每次在不斷變大,所以螺旋每次都在變大,想到這裏,覺得自己還應該再努力壹點。”
“沒辦法說服自己就這麽留在小森,之前是因為沒有別處去才回來的,不想這樣,而是想用另壹種積極心態選擇自己的去處,因為在城市無法立足才選擇留在小森是對小森的不尊重。” 說服了自己的市子選擇離開了小森,去了城裏找尋自己的路。
對於這種選擇,裕太覺得即使是繞遠路再回來不就好了嗎?為什麽會猶豫這麽久,紀子很懂市子,她說市子是壹個裝作很了不起但不肯認輸,想的很多但不想委屈的人,不想以落難公主的身份回來,而且市子很快也會回來的。果然,五年以後,市子回來了。村裏人調侃市子是去市裏找了個城裏的老公回來,而市子回答說:這只是壹個結果而已。可想市子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去處,雖然又回到了原點,但是是螺旋的。
市子是壹個怎樣的人呢?首先,是個很要強的人,小時候在做年糕的時候,大人看她太小幫她壹起抓住錘子,但是市子卻說“我要自己搗”,盡管自己搗沒搗準。自己壹個人生活,從來不麻煩鄰居,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處理。其次,很懂生活的人。即使壹個人吃飯,也要把菜做的很精致,然後就餐前對著空氣說:“我要開動啦!”雖然有很多的猶豫,但是很積極地生活著。
關於市子的閨蜜紀子,這個從小到大的好友。她和市子吵架,市子說事事幫助別人不壹定就是為她好,紀子指責市子“明明什麽都不知道,裝作好像很有經驗的樣子,只會說些漂亮話,妳有好好的同他人相處嗎?妳有資格說這些花嗎?”話說的很重,但是第二天紀子就拿著牛肉咖喱去道歉了,果然是好朋友(美食的魅力很大)。
還有壹段話還很有意思,紀子抱怨自己的上司時,紀子爺爺批判紀子說“因為妳身上有這種缺點,才不理解別人的缺點,少在這裏裝清高。”罵的紀子壹楞壹楞的,這句話不知道是雞湯還是真的值得玩味,總之老人家的話還是聽壹聽好。
最後,感嘆壹下愛讀書的日本人。去閨蜜家不是閑聊而是讀書,真是個熱愛讀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