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遊峰夢龍村

遊峰夢龍村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他的傳奇作品《余世明言》、《史靜》、《興言》和《淩夢初驚》被稱為“三言二拍”,是歷史上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尤其是杜十娘的《憤怒的寶箱》被改編成電影和歌劇,壹度幾乎婦孺皆知。

但是他從哪裏來,我從來沒有註意過。最近得知他家在蘇州相城區黃埭鎮新港村,新港村現在直接改名為馮夢龍村。盡管馮夢龍的舊居在哪裏仍有爭議,但既然有馮夢龍村,就壹定有參觀它的理由和原因。所以我和我的朋友約好了。

去之前,我做了壹個小攻略,對馮夢龍村及其主要景點有了壹個大致的了解。為紀念馮夢龍,馮夢龍村重建了馮夢龍文化廣場、馮夢龍紀念館、“馮夢龍故裏”、玉龍亭、晚亭等紀念亭和“司徒廟”等紀念建築。此外,還有兩個大型花海,壹個是馬鞭草,另壹個是格桑花。

早上八點,在松嶺大道乘坐地鐵4號線,坐到終點站龍道浜。出站後,我們本可以乘坐822路公交車,但由於不熟悉地名,不知道公交車站與景點之間的距離,我們乘坐了822路公交車。

我們準備先去看馬鞭草,賞花拍照,這是女性最幸福的旅遊項目。

在車上,司機被要求將車開到馬鞭草的所在地。結果司機不知道馬鞭草的具體位置,然後我們打算在馮夢龍村下車再問問。沒想到,那大片馬鞭草就在路邊。我們立即要求司機停下車,下車直奔花海。

紫色的花海裏有三三兩兩的遊客,比度假村裏的馬鞭草少多了,還允許走進草叢裏拍照。我和我的朋友避開了其他遊客,找到了壹個人少馬鞭草長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我們在那裏水平、垂直、垂直拍攝,然後回來...玩了近兩個小時,天氣轉晴,太陽變大了,照片也差不多拍好了。我們離開了花海,打算去馮夢龍村。

向保安問路,保安說步行到那裏需要二十分鐘,我們打算步行去那裏,所以我們應該鍛煉身體。但是因為天氣有點熱,我在半路上有點累了。當我看到共享單車時,他們掃馬騎行。不敢用朋友的駕照開車的人,這時候就洋洋自得了:沒事沒事,我會騎車!

那片格桑花海就在馮夢龍村的前面,但因為陽光明媚,拍照效果不好,我們決定先去村裏看看。

當我們到達遊客中心時,門是關著的。我們決定在遊客中心後面的陽臺上休息壹下,吃我們自己的午餐。我帶了面包、西紅柿和雞蛋,我的朋友帶了煎肉餃子、紅燒牛肉和牛奶。這些食物吃起來比普通的飯菜舒服得多。

午飯後,他們坐了壹會兒,覺得休息得差不多了,於是出發去參觀馮夢龍。但是因為馮夢龍故居、紀念館、書院都關門了,沒什麽可看的,兩人就在深夜的亭子裏無所事事地聊天。

兩點過後,太陽微微西斜,所以我們決定去格桑花田拍壹拍。與馬鞭草相比,格桑花田的拍照效果較差,因為花朵低矮稀疏,人們拍照的熱情不是特別高。

於是我騎著共享單車去了公交車站,很快我就坐上了去龍道浜的822路公交車。回到道教,四點半,剛做晚飯。

說實話,馮夢龍村除了花海,還有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