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誰能介紹壹下泉州市區內的旅遊景點?具體說出。。謝謝

誰能介紹壹下泉州市區內的旅遊景點?具體說出。。謝謝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壹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主要有大雄寶殿、甘露戒壇、東西塔等建築。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為全國四大名塔之壹。東塔名“鎮國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兩塔為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系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誌。

清源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裏,主景區距市區3公裏。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壹山”。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並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其中以老君巖為代表的六處宋元時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湖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湖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2001年12月獲得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譽稱號。

天後宮

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壹座,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由於泉州民眾不斷向外移民和進行貿易活動,媽祖信仰遠播祖國大陸及臺、港、澳各地。泉州天後宮是在泉州港逐漸成為全國對外貿易中心之際的南宋時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跡。

 

五裏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經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橋,橋長2255米,是我國古代首屈壹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湖公園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因唐姜公輔、韓愈、歐陽詹等曾在此活動而聞名於世。東湖公園以閩南建築文化為特色,中心湖為主體,環湖布置人文景觀。1998年以其典雅秀麗、玲瓏多姿的江南園林風格而入選百家中國名園。

塗門街

又叫“土門街”,相傳因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全長1005米,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嶽廟等。塗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壹,入選全國第壹批“購物放心壹條街”。

崇武古城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壹。

府文廟

位於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後移他處,大觀三年(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