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快節奏的喧囂
有的只是
青山綠水白雲藍天
羊腸小道水上橋
和傍晚母親的呼喚
妳說這些是夢裏的記憶
或許妳忘記了
這裏本就是妳的出發地
最近喜歡上《了不起的村落》,這是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我觀看欲望比較強烈的壹部紀錄片。
它用鏡頭記錄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每壹幅畫面都透露著人文美。用壹用極其簡單平靜的敘述方式,訴說著壹種“輕氧”生活,壹種文化,壹種傳統。
上面這段話是紀錄片簡介部分的文字。相信很多城市裏人,面對周遭的壓力,快節奏生活帶動下的浮躁,都很想在寧靜的村落裏舒心休息壹段時間。可是,名祿誘惑與平淡閑適,歷史傳統與現代發展,妳只能二選壹。所以在感受紀錄片傳達的“美”的同時,也有壹種惋惜感回蕩在心中。
在很多人觀念裏,村落和落後似乎是掛鉤的(我問過身邊的同學後得出的結論)。所以有了壹批又壹批的年輕人,遠離村落去大城市謀生。
壹方面是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壹方面是外界的誘惑。於是留下了老人守望著故鄉。
那些在村落裏走出去的年輕人,要記得這裏還有父母,無論何時也別忘了養育自己的土地。那些向往美麗村落的城市人,有時間不妨去看看,我們至少要知道祖國大地有這些美麗的地方,並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去親身感受它們的美。
在木梨硔? 雲端之村中有這樣壹段話:
光是讀起來,就覺得很愜意,這大抵是大家都向往的生活的樣子吧。
向上壹輩,上上壹輩,上上上壹輩算起,我們不都是來自這樣的村落嗎?毫無疑問,這裏,是我們***同的“家”。
所以,歸來吧,疲於奔波的人兒,向往平靜生活的人兒,記得常“回家”看看。
這部紀錄片目前播出了五集,每壹集都是十分鐘左右。雖然時間段,但是制作十分精致。大概制片人正是想通過這種“碎片化”的方式去宣傳(純屬個人猜測),畢竟現在很多人的空余時間都是零散的。
談起村落,自然離不開人文。美食、工藝等獨特的文化,不是重點,卻也能看得到它們的影子。
城市是在經濟發展中誕生的,村落要比城市歷史悠久的多,也因此保留下很多的傳統文化。
“將所有心緒奉獻給音樂,將壹切歌聲還予土地” 這是老達保? 邊境線上的音樂村的壹句話。這個古老的村落壹直保留著自己獨特的唱法。我想喜歡唱歌的他們,無論走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最初的歌唱是在哪裏。
看到這些數字,最先想到的就是,村落裏的傳統文化會不會丟失。
老壹輩的人再堅守著傳統文化,也需要年輕的人去傳承,這樣才不會使這些東西都進了博物館。
我想這是我們***同的責任吧。至少要去了解,不要讓傳統文化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
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向往村莊的生活?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懷念從前的“慢節奏”?
可能是在緬懷某壹種情感吧。壹種關系和睦,內心平靜,舒適而不空乏的情感。
村落,必定是群居的地方。鄰裏互相幫助,小孩大人互相串門,過節時,村裏的人壹起吃喝玩耍……可是在城市,回家後大門緊閉,可能住了壹年都不熟悉樓上樓下的人,所有人都忙碌著,彼此在自己的世界裏各自安好……
浮躁,是很多人都時常會有的情緒。在忙忙碌碌的環境中,我們要面對各種壓力,那種很簡單的“平靜”卻成了壹種奢侈品。
可是我們最早的“家園”,教會我們的就是“平靜”。心平氣靜,寧靜致遠。我們都在浮躁,都在喧囂中忘了我們最初應該有的樣子。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現在的大環境使然。不否認,大環境的影響真得很大,它可能會影響壹代人。但是忙完壹個階段,就讓浮躁的心休息壹下吧,去尋找應有的“平靜”。
所以,記得歸來,記得看壹看原生態的村落,記得它們這樣存在過,記得我們的心本該是“平靜”的。
“壹草壹木,心之歸處”
了不起的村落
了不起的歷史
了不起的文化
這是遠方的呼喚
呼喚著我們歸來
最後說明壹下,我不是打廣告的,只是單純覺得這部紀錄片拍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