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年味
我隨父母離家進城快十年了,今年回家鄉過年了。家鄉那濃郁的年味還壹直讓我難以忘懷。
大年三十早上,爸爸正在貼春聯。農村的春聯大部分是村裏人寫的,聞著壹股墨香味,對聯的內容有的隨口即興傳創作的,現在城裏的春聯,多是印刷廠成批印出來的,貼在門上,雖也好看,卻總覺得少了點年味,而且千篇壹律,沒有特點。
上午,我、爸爸、爺爺全家壹起去祭祖,走過泥濘的田埂,我們終於到了,我們壹起為祖先燒錢、磕頭,爸爸對我說:“兒子,以後妳不論到了哪裏,妳都壹定要每年回來祭祖。”我不太明白爸爸的話,但我覺得爸爸想讓我不論怎麽出人頭地,都不能忘了祖先,忘了自己的根。
晚上,我看見廚房有好多菜,我便問奶奶:“奶奶,妳為什麽要做那麽多菜?吃幾天也吃不完呀?”奶奶笑道:“因為有壹個習俗,在大年初壹到初三都不能用刀,只有三十晚上把所以菜燒好,而且放的炮竹,還有家裏的衛生必須過了初三送完年才能打掃出去。”我點了點頭,不壹會酒香味,蒸饅頭味,餃子味彌漫在各家各戶,家鄉的年味真獨特。
還有我更喜歡的是在老家,壹進臘月,就開始響起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左鄰右舍的娃娃,手裏拿著二踢腳、麻雷子、摔炮、拉炮,變著花樣放,高壹聲,低壹聲,妳張開鼻子,便能聞到淡淡的硝煙味。隨著煙味越來越濃,年也就越來越近了,特別是除夕夜,那鞭炮幾乎要響上壹夜,鞭炮味壹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後才慢慢散去。說也是,“爆竹聲中壹歲除”,沒有鞭炮味,這還叫過年嗎?
原來,父母不辭辛苦,攜家帶口,回家鄉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重溫壹下那久違的年味。
其實,城裏也不是沒有年味。那鋪天蓋地的年貨廣告,張燈結彩的高大建築,精彩紛呈的春節晚會,收到的成堆賀卡,打爆的拜年電話,成千上萬條的拜年短信,五花八門的電子郵件,酒店裏豐盛的年夜飯,還有滿大街的紅男綠女,不都是年味嗎?可是我>
家鄉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
魂縈夢繞,日思夜想的還是家鄉的年味。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小學五(8)班周俊泓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谷陽北路1355號郵政編碼:20162>
家鄉的年味 周俊泓 900字
濃濃的年味,濃濃的鄉情作文_500字
濃濃的年味,濃濃的鄉情
"易氏家族,子孫盛昌。欣逢盛世,誌氣昂揚。壬辰孟月,殺豬宰羊。同族兄弟,歡聚壹堂。爾燉牛筋,吾灌羊腸。六歲孩童,且舞且唱。甲歲老翁,亦入其場。把酒言歡,不勝歡暢。子子孫孫,福祿綿長"(這是昨天大年初三村裏聚餐時,家族的壹位老隊長提筆寫的詩句!很有意義,所以我記下來了 )
昨天 又是壹個熱鬧的日子,LG村裏人統壹制定大聚餐!意義慶祝2012春節第二屆兄弟團圓節。我作為下鄧村的媳婦,回家做拍客,呵呵!記得去年也是大年初三,殺牛殺羊成功舉辦了第壹屆!回憶起來是非常熱鬧的,村裏人還舉行了很多活動,打籃球比賽,氣排球比賽,象棋比賽,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等好多,可是今年節前都是毛毛細雨,無法進行了。雖然今年少了這些活動,但另請了舞龍舞獅和粵劇來村裏表演!這個春節也是別樣熱鬧!嘿嘿,跟我看看鏡頭感受那份快樂吧!
昨天天公很作美。起來天氣晴朗,陽光也出來了,好天氣給人們帶來了很好心情!回到村口,大榕樹上掛上了壹串串紅燈籠!紅紅燈籠掛出濃濃“年味兒”!
家鄉的年味作文_500字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聲近了,學校也開始放假了。今年我們到奶奶家過年的,那裏的年味可濃了,家家戶戶都掛紅燈籠,貼春聯,置辦年貨,買新衣服,買爆竹煙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這年貨是要提前置辦的,在年前十幾天家家戶戶就忙活開了,蒸饅頭、做糕點、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著為過年做各種準備,爺爺奶奶家的壹只年豬有三百來斤重,爺爺請來師傅幫忙宰殺。
走在街上,到處壹片喜慶的景象,行人個個興高采烈,路邊的商店也十分熱鬧,還有人拎著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趕回家過年。
除夕這壹天,每家最忙,壹大早,各家都在忙著炒菜,因為今天要給祖先燒紙,以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又忙著貼春聯、福字,壹般中午前壹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壹堂,吃著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品著美酒,互相幹杯,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接著放鞭炮、煙花,夜空在鞭炮與煙花的交織中變成了壹個絢爛的大花園,看著這些美麗的煙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爺爺和奶奶都樂了。到了八點,大家開始看春晚的節目,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給我和小弟弟準備了紅包,說這是壓歲錢。
啊!家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溫馨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_700字
過了臘八,年味兒就重起來了。
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起了年貨:新衣服,爆竹,對聯……大夥兒都忙得不亦樂乎。小孩子最盼著過年了,不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紅包,更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是,在新年裏,無論怎麽皮,怎麽鬧,爸媽都不會責怪,都能挨到年後壹並盤算。
還沒到年三十兒,大街上就充滿了年味兒——大紅燈籠掛滿了街市,店門上貼著喜氣的春聯與倒福,走進壹家,裏面還掛著充滿年味兒的中國結和紅辣椒,就連孩子的手上也提著小小的紅燈籠。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壹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而這“年”最怕爆竹與紅色,於是,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這種習俗壹直延續到現在。
而如今,春節聯歡晚會也成了年三十晚上人們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壹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著年夜飯,互相寒暄,還邊看著春晚,真是其樂融融,年味十足。
過了年三十,就到了大年初壹。這壹天的清晨,人們都會燃放煙花爆竹,預祝這壹年的日子和和美美。小孩子總是最興奮的,在壹旁點起了小鞭炮,不時拍起手來歡呼。無論是大人小孩,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燃完爆竹,梳洗梳洗,人們就開始走街串巷,拜訪親朋好友。大家手裏都帶著年貨,嘴裏都說著祝福的話。小孩子則是邊拜年邊伸手要紅包,妳若是沒有準備,必會十分尷尬。
年味兒會壹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那壹天,人們都會吃湯圓,猜燈謎,逛燈會。過了這壹天,年就要結束了。
回味這濃濃的年味兒……
濃濃的年味兒作文_900字
又是壹個中國年,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備年貨、貼對聯、吃年夜飯、拜年等,到處都是年味兒。我家也不例外,在過年之前就把年貨備好了,為了圖個吉利,還買了幾條小金魚(因為“魚”與“余”諧音,魚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到了大年三十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春聯非常有講究:對聯要從左往右貼,“福”壹般倒過來貼,因為這樣象征著福“到”了。我們分好了工,我和爸爸就開始用糨糊貼了起來,我們忙活了壹下午,春聯終於貼完了。當我們走進餐廳的時候,看到壹大桌年夜飯就在我們面前,看著這壹大桌子的美食,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們聚在壹起,吃起了年夜飯。每碗菜都是熱騰騰的,我的心裏暖洋洋的。在我的眼裏,每碗菜裏都蘊含著濃濃的愛。我們吃得熱火朝天。過年,總不能漏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完年夜飯,我們就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壹個個小品把我們逗人仰馬翻,壹個個相聲讓我們聽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過年的氣氛。2013年的最後幾秒鐘,我們壹齊歡呼了起來,“五、四、三、二、壹!!!”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輝映得光彩奪目。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的歡呼、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紅的,似節日的燈籠;黃的,像成熟的稻谷;綠的,如茂盛的大樹。瑰麗的火花在空中飛舞,把平日閃閃發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連街上的路燈這時也沒了用場。各色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構成壹幅花團錦簇的圖畫:綠花壹層層,紅花壹重重,就像蘋果園裏慶大豐收;壹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銀河墜人間。壹幅幅,壹幕幕,繁花繽紛,絢麗奪目,好不壯觀!大年初壹那天,我壹大早就起來了,這時候餃子已經弄好了,我壹看到這是我最喜歡的餃子,就趕忙坐到了餐桌上。當我吃完第壹個餃子的時候,我就深情地說:“啊,我又長大了壹歲!”不壹會兒餃子就被我吃完了,我給長輩磕完頭之後,我們全家就壹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我們走遍了大街小巷,見到每個人我們都熱情地說“新年好”!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有誰比孩子更幸福呢?因為孩子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用來買心愛的東西。大人們也可以把過去壹年的辛勞忘掉,好好的放松壹下。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街頭品年味作文_400字
.
街頭品年味
內蒙包頭昆區鋼三小三年級 韓笑然
馬上就要過年嘍!還剩9天,這幾天我壹直掰著指頭數著。
今天外面吹著微微的小風。爸爸帶我來到了街上。天哪!令我吃驚的是賣開了這麽多的炮。前幾天市場上還很冷清。
“嘀嘀嘀!啦啦啦!”我開心地哼出小曲兒!大街上簡直是炮的天堂,對聯的世界。“爸爸,我喜歡這個炮。”“好的,我付錢。”說著,爸爸付了錢。
我們剛走到小公園。年畫、對聯、燈籠、炮、熱鬧的人們,就可以看出快過年了。壹路上,爸爸給我買了壹些炮,我非常高興!
我們看見了壹個燈籠,上面寫著:年年有魚。爸爸告訴我,年年有余是以前窮,希望能每年都有節余。
我選了壹張年畫,爸爸買了。我們看見了各個小區都有“福”字燈籠,年味真濃呀!
我與爸爸回到家,我高興地講述了濃濃的年味!
指導老師:趙晶
.
年的味道作文_500字
春節剛過,滿眼還可見火紅的燈籠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殘片,四下裏仿佛還殘存著年的味道。可內心卻不由地浮生這樣的感嘆:“過年,不過如此嘛。”
年關已逝,然而內心並未有太多的留戀。對於過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樂趣。看著電視裏熱鬧的春晚,望著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禮花,我怎麽也找不回過年的感覺。年的味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變淡……
不曉得從何時開始,習慣的放下了對年的等待與期盼。不喜歡街上擠滿置辦年貨的人,不喜歡看每個人臉上急忙而又開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不喜歡,只是有時會這樣想:難道過年已成為了滲入人們骨子當中的習慣,難道沒有了過年,就等於沒有了生活嗎?可不管怎樣,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漸漸散去,可我,卻怎麽也不想去追。
如今過年,盡管多了各式各樣的選擇,盡管少了這樣那樣的忙碌,但也丟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兒。很多人喜歡走出家門,在富麗堂皇的酒店中吃上壹頓年夜飯。更有甚者,在吵鬧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對節日的慶祝。在各種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們舉杯歡慶的中國節,反倒是張顯時尚的好日子。還有很多的年輕人,把外國的節日過得有滋有味,對於春節卻是意趣冷淡。如此過年,年的味道還怎能韻味十足。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不是年疏遠了我們,而是我們有意無意地離它遠去。
年味作文_700字
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五( 4 )班 吳青霖
壹個節日,就像壹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壹個節日,就是壹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
大年三十,人人披上紅處處流露歡喜,伴隨著鞭炮鳴響,春節鑼鼓張羅地拉開序幕。夜色降臨,除夕的夜格外熱鬧,人人喜笑顏開,見面了便恭喜恭喜,遞交紅包,孩子收到了便笑滋滋地快速地收進袋子裏,壹家人團聚在飯桌前開開心心地有說有笑,大人們互相勸酒,小孩們追逐打鬧,見到人人的臉上都掛著甜美的幸福,此時的感覺格外溫暖,外面的風是冷的,但裏面的心是熱的。
這時圓桌上己經擺滿了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飯正式開始了。壹邊吃,爺爺壹邊告訴我每道菜的寓意。餃子,像元寶壹樣,兜財的,象征有財運;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紅燒大鯉魚,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的魚代表“年年有余”;八寶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原來年夜飯有這麽多學問啊!
正在說著呢,外面“劈劈啪啪”地在放炮仗了,焰火照亮了整個夜空。妹妹眼饞了,喊著:“我要放焰火,我要放焰火!”我也坐不住了,拉著妹妹,奶奶下樓去放焰火了。我先挑了壹個最大的,迫不及待在點燃導火線,只聽“嗵”的壹聲,壹個火球飛向夜空,“紅的紅的”妹妹喊了起來。還沒等紅的消失,又竄出壹個黃的,接著又是藍的、綠的……壹顆接壹顆劃過夜空,異常美麗……
我愛我們的節日。
聚會#183;奚琴#183;風#183;年味作文_900字
聚會
今天高中同學聚會,原本以為大家各自離散,出國的出國,歸鄉的歸鄉,不過終於還是去了二十壹個,很是顯出有點給力的樣子了。
印象最深的是姚歌,果斷是欠打啊,壹副熊臉欠呼的感覺。
老麥夫婦也很給力的樣子,畢竟有種多年不見的感覺了,小胡也是,所以這次氣氛因為有新鮮血液的註入顯得更加和諧了。
這次時間有點短,因為下午很多人民就有事閃了,所以以後聚會可以放在年後。
初中聚會是在25號,終於見到了卻是多年沒見的人們。令人很有敘舊情懷。才女更加八卦了。
綜上,所以見見故人也是很美好的,成長期的時候遇見的人們多是可以很真摯的,壹輩子的不能忘記。昨晚和曲棍鏡子夜聊到兩點半,所以今天忘辦了很多事,比如說榛子帶了壹盒忘了給大家吃,早知道就放在鏡子家了,還有就是社會學調查問卷在和諧的氣氛中被和諧居然忘了讓大家填!
奚琴·風·年味
原來我對二胡的感覺倒是沒什麽的,雖然嘗試過,但是撕裂的聲音,索性就放棄了。
前些天見到壹個路邊乞討的老人在寒風中拉著二胡,寒風,琴聲。往年也沒有感到鄭州冬天有這樣冷,壹連這些天,貌似比西安冷多了的樣子。
路過商代城墻的時候,有人在放火燒叢生的蔓草,夾雜著多年沒有聞到的枯草的味道,不知道該怎樣去形容,是枉然的記憶了,還是等待春風的新生。
家門口有位老人在賣爆米花,用的是很久以前的舊式機器,就是壹段是不斷轉動的鍋爐,壹段是長長的麻袋。十幾年前我對於所謂POP CORN有記憶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吧,於是當我路過它的時候,它砰地壹聲嚇我壹跳,就像我十幾年前從未敢接近它壹樣。
可是我終於是有點陷入回憶的感覺了,或許是我歸鄉的緣故。
歸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了罷。
即使對於這方土地有著無限的眷戀,今生今世我想應是在外闖蕩地度過才算是男人的情懷了罷。
新年臨近,很多言語要說,卻終於說不出來,我確然詞窮了。
這壹段挺充實的,繼續等待壹場大雪裝飾新春!
鄉村年味兒作文_500字
已經好久沒有去拜訪過奶奶了,也好久沒有呼吸過清新的空氣了。今天,左右兩個“狗保鏢”與爸爸壹起“進軍”奶奶家了。
下車子,映入眼簾的是村口的橫幅、燈籠。進了村子,眼前就是紅彤彤的壹片,村民們來來往往,進進出出,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在自己家的門框上貼對聯,有的在處理熏雞、熏鴨。有趣的是,按照當地的風俗,村民們給自己家的牲畜圍上紅絲巾。可那些牲畜每天都是在田間地頭優哉遊哉地生活,看見有人伸出兩手開抓它,下意識的念頭就是“逃”。於是,壹場“人畜大戰”在田間地頭拉開了序幕。最終,還是“萬物之靈”獲勝,戰敗被機上紅絲巾的牲畜並沒有垂頭喪氣,而是“仰天長嘯”,頗有大將的風範。收割過的田地顯得空落落的,可“大戰”,讓它恢復了生機。
壹路歡聲笑語,就到了奶奶家。走進裏屋,被打掃過的屋子煥然壹新。椅子、桌子,櫥櫃都被刷成了吉利的中國紅色。在屋子的襯托下,我們也顯得精力十足,吃了年貨,玩起了煙火。
天與地的交界處,慢慢的與地上的紅融為了壹體,我也結束了壹天的旅程。走到村口回頭望望那樸素而充滿生氣的鄉村,慢慢地品位著鄉村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