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最為著名的便是漢淮南王劉安跟“八公”得道成仙的故事。也是這裏,著名的戰役淝水之戰便是在此發生的,而走進千家萬戶的豆腐美食也是最先來自於這裏。
歷史文化名山八公山這座山位於安徽省中部和淮河中遊。這裏有40多個大大小小的山峰,散落其中。山脈綿延200多公裏,主峰海拔241.2米。
八公山歷史悠久,古稱北山、淝陵、紫金山。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裏,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典故流傳於世。
八公山是中國古代楚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壹,因其“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重要地位,歷史上戰爭頻繁,遺存豐富,傳說眾多。“壹人得道,狗升天”的典故由此而來。
由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早在1987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在淮南市旅遊發展體系中,八公山不僅是淮南旅遊發展的重要景區,也是皖北旅遊發展的重要景區之壹,也是安徽旅遊發展的重要景區之壹。
景點介紹景區大門八公山風景區北大門,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淝水之戰”浮雕,長180米,高12米,是我國大型浮雕藝術景觀之壹。
白塔寺它建於北宋,還修建了白塔和白鶚山山頂。後塔廟僅在遺址處被廢棄。現今的白塔寺是用木雕、銅鑄菩薩和五百幅羅漢壁畫在回廊裏鑲嵌金磚雕刻而成的。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銅佛是該省第壹個在寺廟內鑄造銅像的佛
忘情谷位於八公山腹地,毗鄰著名風景名勝區孫家園,山谷中溪流蜿蜒,潺潺如歌。峽谷兩旁,古樹參天,林子和石頭中間,山谷旁,有許多石柱,形狀奇特。森林裏有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蝴蝶飛舞,真是旅遊、休閑、避暑的勝地。
八公山石林石林屬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德語諧音。它最初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巖高原的地名,後來成為地球科學的壹個專門術語。在中國,它是“喀斯特”的同義詞。石林屬喀斯特地貌。
八公山石林是景區重要的地質遺跡景觀。它的特點是成群的裸露的石柱。景觀面積約2平方公裏。其地層系統屬屬震旦系上統鳳合組,距今5.5億年。石林巖石成分為可溶性角質白雲質灰巖。在地質構造應力的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雨組裂隙。以裂縫為界面的石柱、芽、石筍叢生,十分壯觀。
八公山石林的個別石柱高度約3~5米。不同形式的石柱組合成壹幅優美的地質景觀。巖石裂隙中生長的天然次生林,枝葉繁茂,十分美麗壯觀,石林與森林相得益彰。雖然由於氣候和水文等因素,它無法與南方高大雄偉的石林(雲南石林)相比,但在北方仍屬罕見。
漢淮南王宮淮南故宮是八公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觀。位於風景名勝區煉丹谷。南接青瑯_館,北接白塔寺。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它是為紀念西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中國豆腐之祖淮南王劉安而建的。
穿過漢淮南王宮,沿著後門外的壹條青石小道攀爬,只見壹座牌坊矗立在空中,前額寫著“升仙臺”,左右石柱上刻著對聯,對聯上寫著“壹人得道”,下聯“雞犬升天”,也莊重也幽默,讓人深思。
走過牌坊後,雄偉的升仙臺矗立在眼前。它分為三層,按照道教八卦八角形。第壹層總邊長86.16米,第三層總面積593.51平方米。最高的壹層是用黑白大理石雕刻的陰陽魚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