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Autumn
妳的目光所及,就是妳的人生境界。
生活,就像卓別林說的那樣,“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
每個人都曾有過無數疲憊失意的時刻,若任由壞情緒積壓成山,只會身心俱傷。
就像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寫的: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沈思,別在黑暗中落淚。”
不開心的時候,不妨到這幾個地方走走,讓心情重新恢復光亮。
01
毛不易在歌裏唱道:“深夜的街角,城市的鏡子。”
壹座城市文化的靈魂,都呈現在夜晚,夜宵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深夜的小吃攤裏,散發著濃厚的煙火氣息,也收藏著無數的喜怒哀樂。
前陣子,有篇名為《北漂失意者,在深夜的小吃攤療傷》的文章刷屏了。
初夏的北京街頭乍現地攤煙火,幾輛餐車圍成壹個四角,迎接著每壹位晚歸者。
受疫情沖擊暫時關閉 旅遊 公司的老板,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在樓下支起了麻辣燙攤。
為了給小兒子做手術,舉家搬來北京,靠經營炒面攤為生的夫婦,總是熱情又和善。
淩晨才下班的中年女人,壹邊點上壹份烤冷面,壹邊柔聲跟老板娘聊起老家的女兒。
因為工作壓力夜夜失眠的青年,睡不著時常常會穿上拖鞋,下來點份烤串,來瓶啤酒。
食客和攤主們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悲歡,大家萍水相逢,卻總能相談甚歡。
夜風吹來,所有的煩惱都在陣陣香味,聲聲笑聲中煙消雲散。
生活中有太多不易,我們往往需要壹個出口,去紓解那些郁結於胸的糟糕情緒。
街角的夜宵攤不僅是壹個吃飯的地方,更是釋放壓力的好去處。
它總是告訴我們, 生活不止眼前的的喪與不安,還有更多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
燒烤,小龍蝦,麻辣燙,壹道合口味的 美食 ,可以掃除壹天的郁悶。
柔和的燈光,擁擠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總是很容易讓人卸下面具,打開心房。
微涼的夜風拂過,壹杯冰啤酒下肚,所有的不快,就這樣在微醺中得到解脫。
02
很多人心情不好時,總喜歡躲進房間裏大哭壹場,然後蒙著被子昏沈睡去。
第二天壹大早醒來,頂著壹雙紅腫的眼睛,難免影響工作又妨礙美觀。
其實,走出房間的小小天地,有的是更好的發泄方法。
就像電影《重慶森林》裏,失戀以後的金城武選擇練習跑步,把所有淚水都揮發成汗水。
運動,不僅能夠強健我們的身體,還是治愈內心的壹劑良藥。
運動後產生的成就感,能分泌出壹種“快樂素”,讓內心所有的不快壹掃而空。
鄭秀文曾寫過壹首《八公裏》,這首歌既是她和戀人愛情長跑的寫實,也是她堅持至今的健身信條。
曾經罹患抑郁癥整整三年的她,正是靠著跑步調整身心狀態,才最終走出情緒低谷。
“我常忽略自己的感受,比如悲傷、身體的需要、休息的需要。”
“是運動救了我,讓我找到更 健康 樂觀的方式生活。”
如今的她,跑步,爬山,做瑜伽,是圈裏出了名的健身狂人,微博大半在分享運動日常。
盡管年近五十,依然皮膚緊致,腹肌傲人,活力滿滿,絲毫看不出抑郁情緒留下的印跡。
正如自律達人彭於晏所說:
下次碰到什麽難過的事情,不妨先去運動場走走。
和朋友打壹場球,繞著草坪跑上幾圈,跟著廣場舞大軍活動四肢。
壹場大汗淋漓後,壞情緒壹掃而空,身心也會悄無聲息地恢復活力。
03
博爾赫斯在書裏寫道: “我總是在默默思量,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溫暖的圖書館裏,足以容納眾多孤獨的靈魂,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總是飽含治愈人心的力量。
“我來東莞十七年,想起來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
五十四歲的他,多年前離婚後隨老鄉來到東莞,在大大小小的制鞋廠中來回遷徙。
經濟上的困頓,婚姻的失意,枯燥的勞作,淡漠的人際關系。
生活的多重夾擊之下,是圖書館給了吳桂春最綿長的陪伴和安慰。
連續十二年,他幾乎每年春節都在館中度過,讀《紅樓夢》,看中國史,背古詩詞。
在外務工的日子再艱難,只要書頁壹翻開,所有的煩惱都盡數散去,內心也有了堅實的支撐。
如吳桂春所說:“ 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壹害的,唯書也 。”
對於都市裏的很多失落者來說,圖書館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避難所。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是身邊有書相伴,總能獲得內心的片刻安定。
很喜歡壹句話:“妳的目光所及,就是妳的人生境界。”
有時候我們過得不快樂,不過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卻讀書太少,眼界和心胸都過分狹隘。
如果覺得生活不如意了,不妨去圖書館走走。
沈下心來,讀壹本書,同古今中外的先驅者縱情暢談,和書中的主人公***歷悲歡。
妳會發現,面前的困難在生命的長河裏不過滄海壹粟,心中的煩惱更是普通得不值壹提。
書本營造了壹個有別與現實的世界,在這裏,沒有“車子房子票子”的煩惱,妳可以盡情呼吸,自由徜徉。
壹本好書讀完,人也就蓄滿了重新出發的力量。
04
有位讀者曾在後臺分享過自己的壹段故事。
畢業之後,她留在上海獨自打拼,迄今已有八年。
這八年間,她換了好幾份工作,搬了三次家,唯獨壹張歡樂谷年卡連著續了四次。
每次不開心時,她就會壹個人乘倆小時地鐵,跨越大半個城市抵達遊樂場。
大多數時候,她會壹個人去坐大擺錘和過山車,在身體被蕩到半空中時盡情呼喊。
音樂結束的那壹刻,雙腳安全著陸,所有的煩惱卻都被留在空中。
而遊樂場裏的小朋友,那無憂無慮的臉龐,燦爛澄澈的笑容,總是讓她不自覺嘴角上揚。
曾看過壹句話:“大人的快樂永遠只有1%,可孩子的快樂永遠滿格。”
年少的快樂總是很容易,壹場 遊戲 ,壹根棒棒糖,壹聲表揚就足以讓我們雀躍不已。
而長大後,我們輕易地擁有了小時候渴望的壹切,快樂卻好像迷路了。
其實,生活有時並非那麽復雜,只是因為壹路走來,想得太深。
日子總是過得不快樂,不是命運不公,而是放下的太少,想要的卻太多。
小時候的幸福很簡單,而長大後,簡單就是最大的幸福。
就像《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裏說的: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我們把自己弄丟了,我們該把自己找回來了。”
情緒低落的時候,不妨任性壹把,去遊樂場做壹回“過了期的小朋友”。
去體驗那些有趣或驚險的遊樂設施,盡情地吶喊,把心中的不愉快,通通打散在空中。
在周邊起伏不斷的歡聲笑語中,找回久違的快樂和童真。
▽
《漫長的中場休息》中寫道: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生命變得越來越灰暗,直到我們以為所有的光都離我們而去。
然而光還在,壹直都在,只要我們把門打開壹條縫,它就會湧進來。”
生活本就是壹場長途跋涉,低谷時有,挫折時有。
別總在悲傷中徘徊,學會取悅自己,生活才能撥雲見日。
這世界如此美好,情時滿樹花開,雨天壹湖漣漪,秋冬春夏,各有姿態。
生活有三千煩惱,也有萬千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