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壹般是先上冷菜、飲料及酒,後上熱菜,然後上主食,最後上甜點和水果。
國宴是:頭(又稱冷盤),熱葷,羹湯類.(結合西餐的、開胃)
大菜:大菜壹般有六至八道,每道再跟兩個“小菜”接著跟素菜類
再上點心:(先上鹹,後上甜)
最後上水果
還有滿漢全席:先是四道小點心。接涼菜——大菜——小炒——熱菜——小炒——羹湯——主食——水果
中餐點菜的經驗交流
論壇的食客眾多,都有自己點菜的特色和經驗,不妨拿出來,大家分享壹下。壹餐飯小,學問卻大,怎樣點好壹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不但能使用餐者大飽口福,同時還能反映出點菜人的素養和水平,這是很重要的。
就中餐而言,我認為點菜時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壹、菜的份量
請客吃飯,務必要使之吃飽,點菜時參照不同餐廳菜份量的多少可以適當調整點菜個數,壹般來說可以按照就餐人數的1/3到1/2點涼碟,按照就餐人數的1.2到1.5倍點熱菜(含湯)。女士、兒童比較多的情況下點菜量適減,青壯年男性較多的點菜量適增。邀請領導或貴賓的話點菜量適多,避免出現臺面菜品較少或者席間菜品不夠的情況,平常的朋友、家人聚會應該控制點菜量,吃出特色和美味,避免浪費,菜品不夠的話可以另增。目前很多飯店的點菜員會根據客人情況建議點菜量作為參考,但也有些不良店家壹味讓客人多點菜,這是很不道德的,這種飯店大家以後少去。
二、菜的品種搭配
每家飯店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怎樣點出壹桌搭配合理、色味俱佳的菜肴來直接關系到點菜的成功與否。菜品搭配要從菜肴品種、烹調方式、菜肴色澤、食器等各方面入手。
就菜肴品種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葷素搭配,涼碟可以葷素對半,熱菜宜葷味占60%,開口湯或者瓦罐應選擇味重的以開胃,餐後湯宜選擇味清的以收食。點菜時先把涼碟配齊,然後點熱菜,最後根據所點菜品和客人的飲食習慣點湯、主食,還可以點壹到兩件例菜,人均壹份。點菜、酒水要首先征求客人的意見,示意客人點菜表示尊重,但客人基本會說“客隨主便”,此時主人不應過於推托,要勇於承擔點菜的重任。在烹調方式上,也是同理的註重結合,以燒、炒為主,兼以炸、燉、蒸等菜肴,可以點壹道大廚現場烹制的菜品如鍋燒系列等,美觀耐看,也能提高用餐者對餐飲文化的註重。色澤搭配比較直觀,現在點菜基本都使用配圖菜單或者明檔點菜,可以直接看到菜的形狀和色彩,要盡量多點色澤艷麗或凝重的菜品,避免出現骯臟汙濁色的菜,上菜擺盤時服務員會根據菜的種類、色澤合理布置,在出現問題時,比如同壹色系的菜並擺在壹起時,應提醒服務員進行調整,優異的色澤搭配可令整桌菜看起來琳瑯滿目、色彩繽紛,大大提高美食的觀賞性。食器的搭配比較簡單,以碟盤裝為主,兼以鐵板、砂鍋、燒鍋(鍋仔、幹鍋、吊燒)、木桶、碗裝、竹制等,我曾有壹次出去吃飯,壹位朋友點上來的菜有六、七個是小砂鍋裝的,雖然菜品不壹樣,但食器過於單調,也不可取。
三、看人點菜
請什麽人,點什麽菜。雖然不壹定合理,但還是需要註意的。邀請領導、貴賓要至少點壹件大菜,至於大到什麽程度自己確定,家人、朋友之間的聚會還是以樸素、口味為主,反對鋪張浪費。女士、兒童比較喜愛甜食,老年人避免大油葷,糖尿病患不可吃甜食,回族朋友在坐要多點非豬肉菜肴,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從用餐者的組成情況考慮。
以上只是點菜時的泛泛之談,大家要敢於點、要多點,不要怕點錯菜,這樣才會不斷的積累點菜經驗,會成為點界高手,最後再以十人為例,推薦壹下實點菜單:
涼碟四道:葷素各半,葷碟中至少有壹道鹵味。
熱菜十三道:飯店特色推薦菜兩道、水產品兩道、甜品壹道、牛羊肉菜品壹道、豆制菜品壹道、鍋系壹道、蒸煮系壹道、素炒(含小炒)三道、例菜壹道。註:菜品宜有壹到兩件為禽類。
湯(含瓦灌)壹道:明確開口湯還是餐後湯。
主食二道:固體食物(餅類、饅頭、特色主食)壹份,湯煮食物(稀飯、水餃、菜泡飯、湯下面食)壹份,上米飯的話要配開胃小菜。
記得讓飯店在餐前或餐後上果盤壹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