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餐飲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麽?

餐飲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麽?

——趨勢是將加快數字化轉型

餐飲連鎖店持續擴張,上海增速領

我國餐飲業已進入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餐飲連鎖企業是經營同類餐飲服務產品的若幹企業,通過餐飲連鎖經營模式組成壹個聯合體。餐飲連鎖企業的標準化、統壹化、規模化的經營形式與傳統餐飲單店經營相比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我國餐飲連鎖行業不斷發展,門店數量不斷增加,門店數量從2010年的15333個增加到2018年的31001個,以9%的復合增長率初步估計2019年門店數量達到33000個。

從門店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門店數量位於全國前列。2018年上海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位於全國首位,達到6202個,同比增長近60%,增速明顯;其次,北京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達到5624個,位於全國第二位;以2018年門店數量占比測算,初步估計2019年上海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增長至6602個,北京餐飲連鎖行業門店數量增長至5987個。

疫情加速行業洗牌,壹半以上企業將進行數字化轉型

雖然我國餐飲連鎖企業門店數量保持穩定增長,但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受到了全面的沖擊與深遠的影響,即便壹些大規模的連鎖餐飲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1-2月,餐飲業註銷企業已達1.3萬家。據中國飯店協會調查數據顯示,50%以上餐飲企業將關閉20%-80%的門店,3%的餐飲企業將完全退出行業。

關於疫情對連鎖企業的經營業績的影響,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根據企業報送數值的金額計算,2020年1月份樣本企業各類損失總金額占2019年年銷售額的占比達4.3%;2月份各類損失金額占2019年年銷售額占比達5.6%。

另壹方面,疫情作為黑天鵝事件,將加速餐飲行業洗牌,帶來行業的內部自動分化。對於疫情結束之後的發展,80.3%樣本企業計劃在疫情結束後繼續開店;其次,67.6%樣本企業表示籌劃提升供應鏈或企業數字化轉型;63.4%樣本企業將布局品牌的零售化發展以及企業的集團化發展;22.5%樣本企業要加強現金流管理,或有籌備上市計劃;19.7%樣本企業計劃嘗試無人化設備或無人餐廳。

——以上數據來源於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餐飲連鎖行業商業模式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我覺得堂食是中式餐飲的主業,外賣只能算是壹項副業。

疫情期間,因尚不允許正常堂食,餐飲業可以把堂食業務轉移壹部分到線上,但這壹部分轉移比例有限,業務量不足以支撐壹個店的正常運營。

外賣只能把餐飲的成品帶給客人,客人到店內消費,有壹部分消費的是菜品,還有壹部分消費的是服務、消費的是店內環境、甚至裝菜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這些合在壹起才算是壹次完整的消費體驗,這是外賣不可能取代的。

都知道餐飲行業賺錢,壹旦虧損起來,速度之快也是妳想不到的,這個時候“活”下來是王道。外賣業務不夠,我覺得可以跑壹下企、事業單位,跑壹下寫字樓,聯系壹定數量的盒飯,務必做到實惠、薄利、衛生。爭取把這些業務接下來,補充堂食業務,爭取做到店內的正常運營。

等疫情真正結束了,大家可以自由堂食了,有了正常的發展環境了,我們再去向餐飲行業 健康 、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前進。

餐飲行業的努力方向,主要體現在“三化”:壹是服務對象大眾化。隨著國民收入的整體提高,大眾的餐飲消費已經成為經常性的行為,人們的壹日三餐,正在由居家烹制改為到餐廳解決,使得近年來的餐飲市場份額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連續多年以兩位數增加。二是食物烹制工業化。工廠化食品快捷、穩定、簡單,正在替代傳統手工制作成為主流。三是餐飲管理規範化。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十分重視,出臺多種政策加強對餐飲企業的管理,幫助餐飲企業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方式,使餐飲企業的常規管理日趨規範,從根本上保證了食品安全的防微杜漸。目前看,這“三化”體現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在未來的壹段時間內,仍然是餐飲行業的發展方向。

餐飲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我也是壹個做餐飲的人,因為這段時間疫情嘛,出不了門,沒做外賣的餐飲店簡直無法生存。剛開始我有壹些迷茫,後來細細的思緒,細細的思考,總結了幾點?我們餐飲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路線。

第壹,少而精,垂直深耕,品類不在於多,而在於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別人無法模仿。

第三,遍地撒網,這個網就是互聯網,物聯網,加上時下新興的自媒體平臺,綜合全網資源協同發展。

第四,我們要配備我們自己的餐飲物流,就算是小小店,也要配壹個或兩個自己的送餐員,這樣才不會被那些外賣平臺割韭菜,不管什麽時候都可以營業。

只要做好上面幾點?有壹棵堅持不懈的恒心,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能,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市場會給我們壹片晴空。這就是我個人的建議,觀點。希望大家有更好的觀點,歡迎相互評論!88

品牌化、小面積化

爆款化,強感知,強IP才能被顧客記住

供應鏈能力正成為餐飲連鎖企業的核心能力

餐飲零售化

餐廳成為特定流量的終端銷售場景

餐飲是個永遠不敗的產業,民以食為天,是個永恒的話題。要發展好餐飲業就要從題材選擇、市場定位、形象包裝到菜肴設計,都要有各自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要去創造品牌,沒有品牌意識,是難以長久立足餐飲業的,如何做出有特色的產業,就看妳的創新力和管理能力了。

今年很多餐飲店看都要倒閉了,要有這是疫情的原因,有很多都開不下去了。有可能疫情過後會爆炸嗎?希望能堅持的去堅持下去。陽光總在風雨後。

未來中國消費升級,餐飲行業必然也要升級才行。第壹:務服要升級,合適未來消費者的需求。第二:品質要升級,這是基本,才能讓消費者信賴。第三:效率要提升,提升管理水平。第四:創新,要往 健康 , 養生 這方面去引導消費者。第五:讓互聯網思維,現代技術融入當中。

作為壹個餐飲愛好者來說,我認為,不管是否受這次疫情影響,餐飲業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來:

1、自媒體的爆發式增長,已經催生了壹大批 美食 達人,憑借自己的壹手廚藝,不開店,也能在抖音上面做的紅紅火火,直播和短視頻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收益,這種低成本,零風險,高收益讓無數人踴躍進入,但要想在這個領域有壹席之地,就不能盲目跟風,壹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擅長什麽菜系,就做什麽菜系,不要大雜燴,什麽都不像。同時也要接地氣,不要太復雜,大多數愛好者覺得學不會,就容易放棄。所以, 美食 分享會是增長最快的壹個方向。

2、傳統餐飲門店要發生變化,菜品不能大而全,這樣會增加人工成本,也會增加食材的浪費,應該小而精,確保口味和品質的同時,用餐體驗也得不斷加強。產品定期更新,滿足老顧客的口味要求的同時,不斷吸引新客戶,做好口碑就是最大的宣傳。

3、大店抗風險能力遠遠低於小店,成本低,易轉型,所以未來小店會越來越多。

4,規模方面,小而散逐漸會被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取代,認牌消費的意識越來越重,所以再小的店,都應該重視品牌發展。

5,很多人看好外賣,在我看來,外賣其實就是雞肋,平臺抽點居高不下,商家定價又不能太高,客人體驗感又不會太好,所以外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至少短期內外賣不會給商家帶來根本性的變化,有的甚至還是負擔。

以後聰明的飯店老板應該像自助餐式的分餐制餐廳轉型 才能生存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