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好
可能誰都想不到我最愛吃的壹道菜竟是普普通通的番茄炒雞蛋。盡管它很普通,可我就是喜歡它。
每次番茄炒蛋壹上桌時,我都會先欣賞它,然後再慢慢、仔細地去用心品嘗它。
可能這道菜對別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我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這是我最愛吃的壹道菜。
吃番茄炒蛋時,我不像別人壹樣狼吞虎咽,我是細細品嘗,並感受做這道菜的人是多麽精心。如果她沒有這麽精心地做這道菜,那麽品嘗著就會覺得它不美味、不特別,也就不喜歡它。
可能有很多人沒有仔細地去端詳它,欣賞它,自然就不會發現番茄是那樣晶瑩、鮮嫩、光滑;番茄汁是那樣鮮紅、甜美;雞蛋是那麽金黃誘人。我既能吃出它的酸甜可口,又能吃出那濃厚的香味。
……
這就是我喜歡吃的壹道菜,它是多麽的美麗、誘人。誰都無法斷絕我對它的熱愛之情。
滿意請采納
2. 壹道菜的作文第壹次做菜
談起做菜我倒有壹番經驗。從10歲那年起,我就起了壹個念頭,打算和爸爸媽媽學習做菜,希望將來可以像他們那樣能做壹手好菜。
以前,每次吃飯的時候,由於不會做菜,只能夠坐在飯桌前,等爸爸媽媽把飯菜做好了,再幫忙把菜端到桌子上來,坐享其成。自從起了學做菜的念頭,每次在爸爸媽媽做菜時,我就站在壹旁看著,學習做不同的菜的步驟與方法。可是,學了半年也沒有學會,什麽都做不出來。但是,我沒有灰心,堅持學了下去。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國慶節,我終於學會了壹道菜,還成功地做了出來。
國慶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說:“今天由我來做壹道菜——‘香蔥炒蛋’,請妳們品嘗,看看我做得好不好。”於是,說做就做,我立刻動起手來。做這道菜,需要以下材料:香蔥、雞蛋、鹽、雞精等等。首先,要做適當的準備,先把香蔥切碎,把雞蛋絞拌好。然後,把香蔥末放進雞蛋中,絞拌均勻,加上鹽、雞精等配料,第三步,在鍋中放入油,加熱到70~80℃,把香蔥雞蛋糊倒入鍋中,用大火炒3-5分鐘,就熟了。最後,把炒好的雞蛋盛入碗中了,壹道美味可口的香蔥炒蛋就做成了。我壹邊做菜,壹邊望著時間,生怕讓他們等急了。我忙了大約壹刻鐘的時間,終於做好了,心想:哈哈!我終於做出壹道好吃的菜了,爸爸媽媽吃了,壹定會誇我做得好。
收拾好竈臺,我把菜端上桌子,爸爸媽媽聞到了那迷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吃上壹口,細細品嘗之後連聲稱贊,說我已經長大了,學會做菜了。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答案補充午放學回家,爸爸媽媽都因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我心想:平常都是媽媽做飯,今天媽媽不在家,怎麽吃飯呢?我左思右想,突然,我想起媽媽曾經教我做過西紅柿雞蛋面。於是,我決定親自做碗西紅柿雞蛋面。答案補充我拿出西紅柿、雞蛋和掛面。先拿出壹個小碗準備打雞蛋,打雞蛋時,我總是不敢用力,生怕把雞蛋打碎了,輕輕壹磕後,我使勁壹掰,結果雞蛋掉在了地上,哎,平常看媽媽做也覺得挺簡單的,現在才知道原來這麽難;然後我把西紅柿洗幹凈,準備把它切成小塊,可是,我剛把刀放到它上面,它就滾跑了,於是,我小心翼翼地,生怕切著手,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西紅柿從中間切開,然後再把它切成塊;倒油時,我不知道該倒多少,壹點壹點地往鍋裏倒,當我覺得油熟了的時候,就把雞蛋倒進鍋裏炸,由於我倒得太猛,油四處亂濺,我嚇得直往後退;然後我把西紅柿放進去炒了幾翻,加了些水;等水開了以後,我把面放進去,學著媽媽煮面的樣子 拿著筷子攪來攪去。
我嘗了嘗面熟後,就迫不及待地把面盛到碗裏,我津津有味地吃著,盡管味道不如媽媽做的香,但是,我吃起來還感覺蠻香的,畢竟這是自己親手做的 。
今天我第壹次嘗試著做了西紅柿雞蛋面,心裏美滋滋的。同時,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親自實踐了才知道它的難易程度,另外,我越來越大了,應該學會生活自理,減輕父母的負擔。
3. 壹道菜,真滋味前幾天,叔叔送給我壹只小狗。它長得可愛極了。
這只小狗有著黑黑的眼睛,還有壹對大耳朵,那樣子長得可逗人了。它身上的毛色黑白相間,尾巴和爪子卻是純白色的,那白色的小尾巴平時總是壹搖壹擺的,四只雪白雪白的爪子像穿著幹幹凈凈的白襪子,很叫人喜歡。
小狗很喜歡我給它的食物,吃飽了總是壹幅心滿意足的樣子。有時它喜歡抱著我的鞋啃著玩,玩累了就找個地方呼呼大睡起來。睡醒後,它喜歡東張西望的找我,讓我陪著它玩。
我喜歡這只可愛的小狗,它已經成了我最好的夥伴。
4. 作文:鉆研並親手做壹道菜邀請全家人品嘗將“經歷和感受”寫成壹篇新年到了,我們又大了壹歲,總該學會為家裏人做些什麽吧,於是,我打算為家人做壹盤——西紅柿炒蛋。
說做就做,首先我將西紅柿洗凈,然後小心翼翼的切成片,接著我又拿來兩個雞蛋,準備工作完畢了。
我打開火,向鍋中倒了些油,哎呀!油倒多了,我盛了些出來,過了會兒,油熱了,我便將提前準備好的雞蛋打碎了,倒入鍋中,我十分小心,沒將雞蛋殼掉在裏面,然後我將雞蛋翻炒了壹下,又將事先切好的西紅柿放入鍋中,接著又放了少量的鹽。我倒了壹點點水,再翻炒幾下,好吃又美味的西紅柿炒蛋出鍋了。
我端上去讓大家嘗壹嘗,大家都說“真好吃”,我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做菜,我可以深刻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他們多不容易啊,我們也應該多體恤他們,尊敬他們,給他們以心靈上的慰籍。同時,我也明白了,許多東西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沒有想象中這麽容易,正如,做菜,如果沒有精湛的廚藝,嫻熟的技巧,又怎麽會做出好吃的佳肴呢?如果我們在面對這些困難時失敗了,千萬不能氣擂,要記住失敗是成功之母,在無數次失敗後,就是成功,就是通向勝利的彼岸。
學習也是如此,只有經歷失敗才可能成功;生活中亦是如此,只要用心,有不服輸的精神就壹定會到達成功的終點。
5. 以壹道菜為題目作文炒青菜
今天,因為爸爸和媽媽都很忙,叫我和姐姐炒菜。於是,我和姐姐分工,她炒黃瓜,我炒青菜。
炒菜開始了,我先洗青菜,洗完兩遍青菜後,姐姐說:“要把青菜和青菜桿分開來洗,壹是洗的更幹凈,二是妳炒的時候青菜桿要先下鍋,葉後下鍋。”洗完青菜後,我洗凈鍋,打起火,差不多鍋裏的水珠沒有時,我放了點豬油,待豬油冒熱氣時,我把菜幹放下去炒,約2至3分鐘,我再把菜葉放下去,用鏟子不斷翻炒,差不多八成熟了,用鏟子翻動幾下,然後熄火,用盤子把青菜盛盤子裏,端到飯桌上。
我先叫爸爸嘗了壹下,“嗯,不錯,就是太鹹了”爸爸回答說。我狡猾的說:“我故意放那麽多鹽的,青菜要配飯才好吃呢!”爸爸又配飯嘗了壹口,說:“還是太鹹了,妳放的鹽太多了,還死要臉皮。做個人只有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才有進步!”
聽了爸爸的話我慚愧的低了頭……
我相信,下次我炒青菜不會放那麽多鹽的。
6. 介紹壹道菜的作文談起做菜我倒有壹番經驗。從10歲那年起,我就起了壹個念頭,打算和爸爸媽媽學習做菜,希望將來可以像他們那樣能做壹手好菜。
以前,每次吃飯的時候,由於不會做菜,只能夠坐在飯桌前,等爸爸媽媽把飯菜做好了,再幫忙把菜端到桌子上來,坐享其成。自從起了學做菜的念頭,每次在爸爸媽媽做菜時,我就站在壹旁看著,學習做不同的菜的步驟與方法。可是,學了半年也沒有學會,什麽都做不出來。但是,我沒有灰心,堅持學了下去。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國慶節,我終於學會了壹道菜,還成功地做了出來。
國慶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說:“今天由我來做壹道菜——‘香蔥炒蛋’,請妳們品嘗,看看我做得好不好。”於是,說做就做,我立刻動起手來。做這道菜,需要以下材料:香蔥、雞蛋、鹽、雞精等等。首先,要做適當的準備,先把香蔥切碎,把雞蛋絞拌好。然後,把香蔥末放進雞蛋中,絞拌均勻,加上鹽、雞精等配料,第三步,在鍋中放入油,加熱到70~80℃,把香蔥雞蛋糊倒入鍋中,用大火炒3-5分鐘,就熟了。最後,把炒好的雞蛋盛入碗中了,壹道美味可口的香蔥炒蛋就做成了。我壹邊做菜,壹邊望著時間,生怕讓他們等急了。我忙了大約壹刻鐘的時間,終於做好了,心想:哈哈!我終於做出壹道好吃的菜了,爸爸媽媽吃了,壹定會誇我做得好。
收拾好竈臺,我把菜端上桌子,爸爸媽媽聞到了那迷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吃上壹口,細細品嘗之後連聲稱贊,說我已經長大了,學會做菜了。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
《學做菜》
今天上午,我來到廚房,看媽媽炒菜,當時,媽媽告訴我,她像我這麽大的時候,已經做菜給外公、外婆、舅舅們吃了。而看看我,卻還不會燒壹種菜,真是慚愧極了,但同時也十分佩服媽媽。於是,我決定,今天好好向媽媽學壹學如何做菜。
首先,媽媽拿了筍,撥了筍殼,並用清水洗凈,切成片,然後把骨頭也洗凈,和筍壹起放入盛有水的鍋中燉,我問媽媽:“得燉上多長時間啊?”媽媽告訴我:“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趁在燉骨頭和筍的時候,媽媽開始準備起其它菜來了。只見媽媽把青菜沖幹凈,然後把每壹把的根部都切除,然後就切出來,放在壹邊。又把雞蛋打碎,攪拌均勻,切了蔥,同樣也放在壹邊。
開始炒雞蛋了,媽媽先放下了油,等到鍋熱了,再把雞蛋放下去,炒啊炒,過了壹會兒,媽媽又放下了鹽,繼續翻炒著,到了差不多可以出鍋的時候,媽媽最後還放了蔥,大概過了半分鐘,雞蛋就出鍋了,看著香噴噴的雞蛋,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嘗壹嘗。哇,真香。最後,把雞蛋放在另壹邊。
接著,開始炒青菜了,和雞蛋壹樣,也是先放下油,等打鍋熱了,再放下青菜,但和雞蛋壹樣,最麻煩的是油總是會濺上來,還好,我躲得快,避開了。放了鹽,再炒,最後又放了味精,終於又好了。
在這壹段時間,媽媽又在骨頭和筍裏加入了調料。
最後壹道菜就是昨天晚上浸下去的海蜇,很快,壹桌豐盛的菜就出現了。
7. 作文寫壹道菜 1200字左右我最喜愛的壹道菜
--------砂鍋魚頭湯
從小,我就對砂鍋魚頭湯情有獨鐘。那乳白色的魚湯,潤滑爽口的魚肉,香勁十足的蘑菇、豆腐……還有那令人垂涎三尺、撲面而來的陣陣魚香,令我神往,令我陶醉……
這個周末,我又想吃砂鍋魚頭湯了。於是,便和媽媽壹起去菜市場買回壹條體形肥碩的大花鰱。
到家後,媽媽刮了魚鱗,清理了內臟,裏裏外外,認認真真地清洗壹番,壹切準備就緒,我就仔細地觀察起媽媽制作魚湯的過程了。只見她先切魚頭,從大約魚腮五、六厘米處開始用勁剁,把魚頭與魚身分開;然後往炒鍋裏放油,燒到四、五分熱時,把魚頭放進去,煎到兩面都呈金黃色,撈出,放入砂鍋,兌冷水,使水沒過魚頭;然後,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細細地煨,並放入佐料,將湯熬到像牛奶壹樣的乳白色時,魚香味也就隨之散發出來了。再把事先準備好的“白胖小子”——豆腐塊、輕薄如紙的筍片、烏黑錚亮的木耳,好似朵朵小傘的蘑菇,幾乎透明的白蘿蔔片……壹股腦丟進砂鍋裏。起鍋前再放入壹些宛如翡翠的“小娃娃頭”——青菜芯兒,最後,再撒些青蒜末,燉開後,壹鍋色香味俱全的江南名吃——砂鍋魚頭湯就大功告成了!
媽媽在飯桌上墊上竹墊板兒,把這壹大鍋湯端上來。我洗凈手,抄著筷子,掀開鍋蓋,壹陣白“霧”撲面而來,壹陣濃香撲鼻而來,壹鍋色香味俱全的珍饈撲我而來!吃壹口魚肉,肥而不膩;喝壹口魚湯,鮮而不腥,又熱又爽,壹個字:絕!
這道砂鍋魚頭湯,葷素搭配,富含大量蛋白質與鈣質,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況且,它味道鮮美,我從小就視它為最喜愛的菜肴之壹。
魚頭中的精華部分當數魚腦。它無色透明,呈黏稠狀,只要輕輕壹吸,就能順勢滑到嘴裏,令人回味無窮。魚腦有豐富的卵磷脂,說是能補腦,於是,家裏每次吃魚頭湯,這魚腦總是非我莫屬。
看著這壹大鍋色彩豐富,味道鮮美的砂鍋魚頭湯,我胃口大開,吃得更起勁了。
簡評:過程清楚,喜愛之情如湯汁浸潤其中,美文美味!嫻熟的運筆,多彩的文字呈現給我們的不僅是壹鍋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更是賞心悅目的藝術才華展示!
8. 好吃的壹道菜作文這道菜真好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好吃的菜,我給妳麽介紹我最喜歡吃的壹道菜。
我最喜歡吃的壹道菜是西紅柿炒雞蛋,在生活中,是常有的,那個味道好極了!西紅柿的外表是圓的、紅的,如果是要切的話要小心翼翼地切,因為西紅柿裏的汁很多,如果用勁切下去的話,就會把汁爆發出來。媽媽做這道菜的時候,這道菜的時候,先把西紅柿拿出兩個西紅柿和壹個雞蛋,把西紅柿洗壹洗,發在盤子裏,再把雞蛋擊碎,放在碗裏拌壹拌,開始了,現把火開著,把雞蛋下去炒壹炒,等雞蛋快要熟了,關火。
把雞蛋盛在碗裏。接著,把切好的西紅柿壹起炒,等壹會兒,剛盛上來的雞蛋再倒下去和西紅柿放下去壹起炒,味精都放下去了,過了壹會兒,好了,關火,我找來壹個盤子,把香噴噴的西紅柿炒雞蛋放進去。
媽媽看著我津津有味地吃著,忍不住笑了。我喜歡這道菜,也喜歡它的味道。
9. 我最熟悉的壹道菜作文我最喜歡吃的壹道菜就是正宗的四川麻辣豆腐,它不僅色香味俱全,還是壹道含有豐富蛋白質的營養大餐。
這道菜的顏色很漂亮。白色的豆腐在盤子裏直打顫,看上去像雞蛋糕壹樣嫩。外面壹圈是紅紅的辣油,辣油上面還有幾個黃褐色的豆瓣兒,碧綠色的蔥花攤撒在豆腐上,把豆腐襯托地更加雪白,那叫壹個好看呀!令人垂涎三尺。
怎麽樣?是不是馬上就想吃呀,莫急莫急,我還沒告訴妳怎麽做呢:買壹些新鮮的豆腐,用開水抄壹下,等完全抄熟的時候,在放在鍋裏炒,放上花椒、辣椒、蔥花等配料,最好還放上壹些豆瓣兒,那樣,這道菜的味道就更獨特了,哈哈!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在吃麻辣豆腐的時候還真有這樣的經歷。有壹次,我迫不及待的夾起壹塊香噴噴的豆腐,豆腐上還冒著熱氣,可我等不急了,就“啊嗚”壹口咬了下去,“啊——!好燙呀!”我發出了壹聲尖叫。我只覺得舌頭好像被許多針紮了壹樣,疼的要命。於是,便開始大口大口的喝涼水,才感覺舒服壹些。可妳猜怎麽著,我的舌頭竟然被燙出壹個大泡來,那叫壹個火燒火燎的疼呀!所以,以後吃這道菜時,我總是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能貪圖美味而把自己的舌頭“犧牲”了,壹定要等涼了再吃。
雖然,我被“這個家夥”“傷害”了壹次,可我還是壹次次被它的美味所“征服”。怎麽樣,妳們也來被它“征服征服”,我保妳吃了第壹次想吃第二次,但千萬要記住,慢慢吃,慢慢吃……
10. 作文國慶印象品嘗壹道菜400字左右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經歷六十年的風風雨雨,在這六十年裏,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我們家來說,僅僅在上學這壹方面,就體現出來了.
我爺爺小時候家住在江蘇省漣水縣,他上小學時,從家到學校要走3公裏.有壹年冬天,爺爺的爸爸給他買了壹雙“毛窩子”(當地的土話),就是壹種用草繩和羊毛編織在壹起的鞋子,這鞋子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簡直是破舊不堪,而在當時已經是最好的鞋子了.壹天下著鵝毛大雪,雪非常深,都過了膝蓋,爺爺的爸爸非常珍惜這雙“毛窩子”,讓爺爺上學的路上穿草鞋,到了學校再換上“毛窩子”,當爺爺到了學校後,草鞋已經濕透了,等到放學後,爺爺發現由於天氣寒冷,草鞋已經成了“冰鞋”,根本不能穿,爺爺沒辦法,就穿了“毛窩子”回家了,結果遭來他爸爸的壹頓痛罵:“妳怎麽這麽不愛惜鞋子,難道妳不知道它很貴嗎?”
爺爺的小學就是壹間房子和壹小塊空地組成的.桌腿是由三個木條紮在壹起,另壹個桌腿也相同,頂端上鋪壹塊木板,就算是課桌了.板凳是從自己家裏帶來的.當時所有的年級都擠在壹間教室裏,壹個老師給同學輪流上學,先給壹年級上,接著是二年級,三年級……給其中壹個年級上課時,其他年級自習.老師也沒有工資,每天到壹個同學家裏吃飯,後來爺爺上中學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到縣外的濱海中學,濱海中學離爺爺家非常遠.由於當時很窮,連自行車都買不起,爺爺只能走路到學校.從家到學校有30公裏路,爺爺平時住校,回趟家不容易,經常是大清早出發,壹直走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到家.
而我媽媽上小學的那個年代,她生活在**市後宰門,從媽媽家到學校,需要2公裏的路程.我舅舅和媽媽在壹個學校,當時他們倆壹起上學.每當下雨時,舅舅只能扛著家裏唯壹的油布傘,合打壹把傘,護送媽媽去上學.校園裏也很破舊,教室是低矮的平房,課桌表面凹凸不平,舊得幾乎不能寫字了.長板凳是兩人坐的,只要壹個人突然起身,另壹個人有時就會因為重心不穩而滑落在地……
到我上小學的年代就先進多了,我從家到學校很近,只有1公裏的路程,我走壹會就到了.有時候,媽媽也騎電動車送我去上學.我們學校的教學樓樓層很高,操場也很大,非常氣派.這點點滴滴就體現了家庭從貧窮到富裕的變化,學校的設施越來越好.我想國家的變化也是壹樣吧!我覺得我生活在這樣好的學習環境中比爺爺和媽媽幸福多了.爺爺告訴我:“要感謝我們有個好 *** ,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水平才能快速提高.”我壹定要好好努力學習,長大才能回報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