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老北京炒疙瘩,配料豐富、口感勁道Q彈,越嚼越好吃,就是這個味

老北京炒疙瘩,配料豐富、口感勁道Q彈,越嚼越好吃,就是這個味

要說老北京的特色面食,除了隨口就能說出來的“炸醬面”,再有就應該是“炒疙瘩”了。和炸醬面壹樣,炒疙瘩在壹些大大小小的京味飯館壹般都能吃到,壹小盤炒疙瘩,裏面有菜有面,還葷素搭配,不僅看著顏色漂亮,吃起來營養也豐富。地道的炒疙瘩吃起來綿軟柔韌,越嚼越香,直到嚼得妳的腮幫子感到累得慌。

有人說 美食 的誕生多半來自某次意外或者失誤,要我說,也可能來自壹次不經意地嘗試。

而 美食 的傳承,是緊守傳統,還是做出改變,這是壹個問題。

如今,恩元居搬址到西城區仁民路11號,不大的餐廳裏,迎接著很多慕名而來的顧客,而這裏也成為了壹個老字號小吃的尋味處,恩元居與“炒疙瘩”便自然地被捆綁在了壹起。

有食客評價恩元居的炒疙瘩:如黃豆般大小,圓潤潤的,每壹粒疙瘩上都裹滿了油汁兒,亮汪汪的誘人。青豆兒、黃瓜丁兒、蒜苗丁兒、牛肉沫兒、雞蛋塊兒恰如好處地點綴其間,隨著每壹勺入口,咀嚼中品嘗著不同的香味兒。

像炒餅、炒面壹樣,炒疙瘩也可以在家裏自己制作,只不過,很多朋友都習慣在超市買現成的饹餅絲、面條,回家用冰箱裏的蔬菜搭配著就可以炒了。其實,自己在家做面疙瘩也很簡單方便,只要記住面和得硬壹些、光滑壹些,就能讓做出來的疙瘩勁道好吃。今天我就來準備在家試做老北京炒疙瘩,感興趣的妳壹起來試試吧~

主料:面粉、水

配菜:牛腦瘦肉、黃瓜、胡蘿蔔、蒜苔、青豆、黃豆、青蒜、蔥、蒜、姜適量

調料:食用油、生抽、老抽、料酒、澱粉、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

1. 和面。 準備壹個大碗,倒入150克面粉,加入3克食鹽增加面的筋性,再慢慢加入60克左右的清水,先用筷子攪成面絮,然後再用手和成光滑的面團,最後蓋上蓋子放置壹旁醒面30分鐘。 [此步註意:面要和的硬壹些,軟硬度比餃子皮要硬壹些。]

2. 準備配料。 胡蘿蔔削皮洗凈後切成小丁,黃瓜、蒜苔、青蒜洗凈後也分別切成小丁備用;將青豆、黃豆洗凈後放入碗中備用;牛腦瘦肉切成細絲後,放入小碗中,加入少許料酒、食鹽和澱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蔥、蒜、姜切成末備用。 [此步註意:肉與配菜的比例按個人的喜好放就可以。據說恩元居的炒疙瘩材料搭配講究的是壹份炒疙瘩是按:二兩肉絲、壹兩配菜、三兩疙瘩。現在,很多朋友喜歡多放配菜少放肉和疙瘩。]

3. 配料焯水。 火上坐鍋,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將黃豆、青豆分別焯水2分鐘後,撈出過涼水備用。

4. 揪疙瘩。 面團醒好後,放在案板上再揉幾下,然後用搟面杖搟成1厘米厚的餅,再用刀切成1厘米寬左右的條狀,然後拿起其中壹條,用手揪下壹個個像黃豆大小的面疙瘩,放入笸籮中。

5. 搖疙瘩。 在揪好的面疙瘩上撒上面粉,用手晃動笸籮,將面疙瘩搖圓搖勻,並防止其粘連,在搖的時候,如果發現有較大的面疙瘩,可以用手再掰成小粒。 [此步註意:妳也可以不用手揪,直接用刀將條狀的面切成小的方形的面疙瘩。]

6. 煮疙瘩。 火上坐鍋,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放入面疙瘩煮,邊煮邊用勺子順著壹個方向攪拌,不要讓疙瘩粘在壹起;水開後,點加2次涼水,這樣可以將面疙瘩煮透,防止裏面夾生有硬心。等疙瘩全部浮在水面時,用漏勺盛出來後再用涼水沖壹下,這樣面疙瘩吃起來會更勁道,最後將過涼的面疙瘩放在碗中備用。

7. 炒疙瘩-1。 火上炒鍋,鍋熱後倒入食用油,油熱後加入蔥姜蒜末,炒香後下入肉絲煸炒。

8. 炒疙瘩-2。 等肉絲炒制變色後,加入青豆、黃豆、胡蘿蔔丁煸炒均勻,再加入適量生抽和老抽增味調色。

9. 炒疙瘩-3。 加入蒜苔、面疙瘩,繼續攪拌翻炒2分鐘後,再加入黃瓜丁、青蒜丁,至鍋中所有配料炒熟後,再加入少許食鹽,即可關火出鍋。

1:和面時加入壹點鹽,並且面要和得硬壹些,這樣做成的疙瘩吃起來會勁道十足。同時,要確保面揉得光滑些,如果壹次揉的不光滑,可以在醒面10分鐘後再揉壹次。

2:另外,做成疙瘩的方法2種,壹是用手將切好的條形的面揪成大小均勻的疙瘩,(揪面疙瘩的時候手要快、果斷,不然手慢的話面疙瘩會帶著小尾巴。面疙瘩揪得與黃豆大小、或者與妳切的蔬菜丁大小壹般就可以,顆粒越小越入味。就像陜西的泡饃壹樣,用手掰的饃顆粒越小越入味,口感越好。)二是直接用刀將條形面切成方形的小疙瘩丁。有朋友會比較介意用刀切成的疙瘩丁是方形的不是圓形的,其實妳可以將切好的方形小疙瘩丁放在笸籮裏,少加些白面,用雙手搖動笸籮將疙瘩的棱角搖圓即可。

3:壹般來說:炒疙瘩裏的肉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選用,配菜選用時令蔬菜就可以。比如,肉類可以用豬肉、蝦仁、雞肉、牛肉等;蔬菜可以選用青豆、豌豆、黃豆、黃瓜、胡蘿蔔、蒜苔、青蒜等;還可以加入雞蛋或者木耳等食材都可以。

4:青豆、黃豆壹定要焯熟,不然的話吃起來會有壹股生豆子味。

5:面疙瘩因為比較實,在煮時要像煮餃子壹樣:沸水下鍋,並且點二次清水,確保裏面的內心要煮熟,並且煮好後要過涼水,防止粘連。如果妳家裏人多,做的疙瘩也多,妳可以將過水後的疙瘩少加些香油攪拌均勻這樣防粘效果更好。

6:炒制的時候,要比平時炒菜多放些油,油大壹些,炒出來的疙瘩不粘連而且吃著更加順口。

7:在調味的時候,生抽、老抽、食鹽就可以了。生抽提鮮老抽增色,不過老抽壹定要少放,以免顏色過於重。

1:炒疙瘩中配菜豐富,特別是青豆、黃豆吃起來會有飽勁,再加上疙瘩也是十足的面,吃完後是後飽,也就是說當時吃的時候不覺得什麽,等吃完後壹段時間,肚子裏會覺得非常脹、撐得慌,尤其是妳吃完再喝水,那麽妳的肚子會更加撐得不舒服。

2:在過去,據說炒疙瘩是給窮人吃的,因為窮人吃飯經常是餓極了才吃壹頓,下頓不定什麽時候才吃。因此炒疙瘩又硬且實在,吃完又扛時候,還耐餓。

3:在壹次綜藝節目中,相聲演員王玥波和主持人聊天時說到:因為不知道炒疙瘩是後飽,曾經有壹次吃過壹小盆的炒疙瘩,結果當時吃完沒事,後來回家後覺得坐著躺著站著都不舒服,去外面溜達了好壹會兒才覺得肚子舒服了壹些。

4:所以建議:在吃炒疙瘩時要適量,特別是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小孩子壹次不要吃太多。

配料豐富、口感勁道Q彈的老北京炒疙瘩,越嚼越好吃!據說京劇大師馬連良老先生經常在晚上演出後到“恩元居”點上壹盤炒疙瘩,然後和老板邊聊邊吃,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兒。如果妳也喜歡,不妨給自己和家人試做壹下,自己動手做 美食 ,妳會發現:快樂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