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2020年餐飲業何時恢復正常?

2020年餐飲業何時恢復正常?

2020年註定不平凡。旅遊業和餐飲業壹直密切相關。這兩個行業都需要龐大的人流和實體消費群體,但現在疫情在全球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所以很多旅遊餐飲行業的從業者都希望能夠盡快恢復。什麽時候能恢復正常?

現在,全國超過壹半的餐館已經復工,但人們正在壹個接壹個地等待他們,預計這將持續壹年,並且很有可能在壹年後餐飲業將完全恢復昔日的輝煌。畢竟人的心理層面還是很敏感的,有壹個接受遷就的過程。

從北京、上海、廣州到深圳、成都,所有的餐飲人都餓了。從長遠來看,餐飲業肯定會發生巨大變化。現在,在外面吃飯不僅是壹種享受,也是壹種正義的行為。

日前,據某外賣平臺大數據統計,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隨著復工潮的到來,用餐需求增加,餐飲企業也在恢復營業。

不過,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許多已經開門的餐廳和餐館普遍存在缺門的尷尬。

據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壹場席卷北上廣深的餐飲業“破產潮”可能即將到來。

北京:最糟糕的情況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出現。

2020年3月5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41新聞發布會,對小餐館陸續復工提出了更嚴格的防疫要求。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的食堂飯菜正在逐步回升。全聚德、同和居、惠豐交子樓、鴻賓樓、燒烤灣、燒烤季、峨眉酒家、柳泉居、砂鍋居等老字號餐廳也在限制性恢復食堂食品,但恢復難度仍然較大。

北京簋街上的餐館,圖片來源:新京報。

北京餐飲專家常小軍告訴記者,目前,北京的管控相當嚴格。開設飯堂的餐館大多是國有品牌,壹些老品牌和快餐店主要在外銷售。同時,即使食堂開放,消費者也不敢回家消費,導致許多餐飲企業仍然不敢恢復營業。

他認為,隨著疫情的進壹步控制,4月中旬是北京餐館重新開業的“拐點”,因為3月底返京人員隔離日期已經結束,餐飲企業的人力得到了保障。樂觀地說,大部分餐飲企業有可能在5月初就能恢復就餐。然而,要恢復消費者的信心,我們仍然需要等到疫情完全得到控制。

北京簋街胡大酒樓,圖片來源:新京報。

北京金源酒店的餐飲投資者張漢東表示,目前北京只有約65438%的餐館恢復了就餐,其中大部分是國有和連鎖快餐店。然而,這些恢復用餐的商店並不樂觀,因為它們必須遵守嚴格的餐飲服務準則,公眾消費信心尚未恢復。同時,由於大量會議和婚宴推遲和取消,對酒店、餐館等大型餐飲造成了很大打擊。他認為,根據目前的疫情控制形勢,7月和8月的宴會運營可能會有所改善,但只能在9月和6月的宴會需求較高時才能做到。如果年底能恢復正常運營,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出現轉機。

他接著表示,北京的壹些大型單店餐廳,尤其是粵菜館可能會最先倒閉,因為粵菜館在食材、人力和租金等方面的成本往往更高,而連鎖餐飲企業可以經營壹陣子,但整體情況並不樂觀。

未來,北京餐飲企業可能有向食品加工轉型的趨勢。

上海:多家知名餐廳倒閉。

近日,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在其發布的《上海市餐飲服務業復工復產復市指引》(第二版)中指出,目前,上海市餐飲服務復工率已達62.6%。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員企業中,正餐企業復工率已達50%左右,大眾早餐企業復工率達80%,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復工率達90%。

然而,根據網上的傳言,許多知名餐廳,如Barules,BlackStone,StoneBrewing,Hemin izakaya,Inkood和Zen。

Tsuki、PokeLab、摩爾頓海鮮牛排店、元世祖速食羊肉等。宣布他們已經關閉了他們的業務。不僅如此,壹些街邊小餐館也貼出了轉讓通知。有餐飲專家認為,這波關店潮可能會繼續蔓延。

上海壹家粵菜館的老板梁先生告訴記者,上海餐飲服務復工復產復市的指引相對寬松,但壹旦恢復營業,水、電、食材、人工等成本仍要正常支付和分配,人們不敢在這段時間外出消費。短期內沒有大規模聚餐。與其他行業相比,餐飲業的復蘇時間更長。

他認為,目前,上海市民更熱衷於外賣,而不是在食堂吃飯。他熟悉的壹家包子店每天能送出300多個包子,超過了食堂開業前的外賣營業額。但是,壹些大型餐廳,如酒吧、西餐廳、餐廳等。),因為高租金和恢復營業的高成本,將難以生存,然後將出現關店潮,上海餐飲業可能迎來大洗牌。

他繼續表示,樂觀地說,五壹黃金周是上海全面恢復餐飲的轉折點。因為黃金周假期已經確定,疫情也得到了控制,能活下來的餐廳將迎來壹波消費反彈。

廣州:預計提前恢復至正常水平。

早在2月21日,廣州各區均已恢復就餐,但除部分設有茶市的餐廳外,不少恢復就餐的餐廳營業額仍不足三成。

記者發現,在市民和遊客“覓食”的地方,如賈政廣場、田桓廣場、太古匯和匯福路美食街等,許多餐館的上座率不到30%,甚至壹些商店仍未營業。廣州餐飲人普遍面臨著“開業難,但也很難開業”的問題。

壹家知名粵菜餐廳品牌的創始人黃先生認為,廣州酒家的經營狀況將在3月份略有改善,但仍不樂觀。最重要的是,恢復消費者信心需要時間。首先,全國的疫情增長人數應該為零,其次,口罩應該從全國範圍內采取,最後,小學應該開放。只有這樣,廣州消費者的信心才能完全恢復,樂觀估計至少在5月份以後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餐飲專家陳先生表示,未來兩個月,廣州餐飲業將迎來“破產潮”。然而,受疫情直接影響的餐廳可能並不多,但後續的壓力,如資金鏈斷裂、市場消費力下降、利潤減少,甚至租金的調整和增加,可能會導致壹些沒有品牌影響力的小餐廳倒閉,壹些難以轉型的大型品牌倒閉。更註重營銷而非產品、玩概念、炒時尚的“網上名人店”可能是第壹批被淘汰的。

在廣州經營川菜的蔡小姐告訴記者,雖然餐廳營業,但按照規定,400平方米的店面只能容納不到12人。現在營業額每天只有3000元左右,但仍然需要4000元的人工、水電、房租等費用。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下個月將沒有錢支付租金,它將不得不停止營業。

不過,今天下午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最新消息顯示,除越秀區外,廣州市其他10個區均為低風險地區。根據《廣州市促進餐飲業有序復工指南(試行)》的劃分,低風險地區在采取嚴格衛生防疫措施後可正常提供餐飲服務。餐飲專家陳先生認為,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廣州餐飲人的信心,有望提前恢復正常經營水平。

深圳:往年正常成交量6月才能恢復。

2月28日,深圳開始有限度地恢復餐飲,但壹些深圳餐飲人士表示,不如廣州同行。

據記者了解,深圳對防控等級為中風險地區的各類餐飲經營單位(門店)限制開展堂食和包間(包廂)服務的指引包括:

就餐者進入前必須測量體溫;要求顧客佩戴口罩;大堂餐桌實際就餐人數不得超過平時人數的50%;每桌每批顧客的用餐間隔不少於10分鐘;顧客坐距不小於1米,快餐店實行壹人壹桌;包間(包廂)小的話只開壹桌,不允許拼桌。

深圳某購物廣場餐廳恢復就餐後的情況,來自深圳新聞網。

在深圳經營壹家海鮮餐廳的鄧先生說,目前,他的門店還沒有復工,因為海鮮產品的消耗量比較大,外賣的成本也比較高。如果他恢復工作,各方面的成本都將遭受進壹步的損失。

他認為,需要等到餐飲防控措施適當放寬後才能恢復。據他介紹,目前深圳大部分復工的餐飲企業營業額很難恢復到之前的30%。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壹些受疫情直接影響的小型餐飲門店可能會首先倒閉,壹些因復工而出現後續問題的餐飲企業也可能在疫情結束前倒閉。

百和利海記董事長林告訴記者,百和利海記已於2月底開始復工,目前旗下45家門店已按要求開業。

目前,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已略超預期,大多數商店的食堂食品營業額已恢復到過去的30%。然而,在恢復食堂食品後,外賣食品的份額有所下降,總體而言營業額已恢復到過去的45%左右。

。他預計,最樂觀的情況是5月份,屆時深圳的餐飲將恢復正常,而要恢復往年的正常營業額則需要6月份。

成都:可能有40%的餐飲企業無法生存。

目前,成都也在限制性恢復就餐。據了解,在“低風險”地區,許多火鍋店已開始恢復就餐,但必須滿足“只開放大廳原有座位50%的接待能力,火鍋店帶消費者分桌就餐”的條件。

壹些火鍋店還在門口張貼“坐在鄰桌、限量接待、鼓勵自提、支持外賣”等提示,而許多餐廳也制定了壹桌少於四人用餐的標準,顧客也很嚴格,很少有大規模聚餐或家庭聚餐。

成都大隆壹家門店恢復就餐的情況從成都發布。

不過,成都餐飲專家邱劉科宏告訴記者,目前成都只有10%的餐廳恢復就餐,火鍋店的上座率會相對好壹些,但滿座恢復就餐仍是虧損的。他認為,現在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不足。壹旦開店,租金、水電、人工等方面的成本將是巨大的。

同時,由於防疫和消毒設備的成本也相當高,即使恢復內部食品,即使將食品取出,大多數餐飲企業仍然入不敷出。他接著表示,根據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成都餐館可能要到7月份才能恢復正常,因為消費者恢復消費信心和改變消費習慣需要近壹個月的時間,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將下降。接下來,40%的餐飲企業可能面臨關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