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雲樓現在已經成為上海的有壹個著名的地標建築,現代感中透著壹股中華文明氣息,給人壹種古樸的高大上的情懷和感受,下面給大家分享詳細的上海西雲樓攻略。
西雲樓於今年第壹季度開放試營業的壹條長逾千米、沿河沿街伸展的上海首條海派文化休閑商業水街現在終於免費開放!
西雲樓對於上海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有的人也只是聽說過。西雲樓西起阿克蘇路洪德路口,東跨裕民南路至規劃路,並沿裕民南路向南拐彎,延伸至清溪潭。
她依河而建,全長不過千余米!從頭到尾走下來不過十分鐘,然而所到之處都細細觀賞壹番的話,可能還是需要小半天的!
西雲樓的定位不僅僅是壹條現代商業街,還是壹條集休閑、觀光、娛樂、復古為壹體的文化水街!這在上海市絕無僅有的!
從去年開始,這裏就不斷傳來開門試營業的好消息,今年夏天剛剛到來,西雲樓如期而至。趁著這裏還沒有太多人知道,頭條菌就趕著新鮮,提前為大家來壹探究竟了,看看這座新雲樓到底有什麽迷人之處!
蜿蜒流淌的千米之河
西雲樓這個典雅的名字,是來自於這條蜿蜒流淌的“西運河”,這條小河貫穿整條街區,成為街區的內河與中軸線。
壹面是訴說上海弄堂建築的歷史文化,壹面是繁華熱鬧的商業街區,這條小河隔開的是兩個世紀的對話。
長1500米的西雲河是人工開挖的,蜿蜒流淌於整個街區,利用了提升泵技術,河水常年控制在3.5米深,在中午時分還有夢幻的水霧噴出,夢幻的如仙境壹般!
最值得期待的是,正式開業後,河上還有小船穿梭,遊客可以乘船觀賞兩岸風景,讓逛街和休閑也別有壹番滋味。
26棟海派風格建築
西雲樓整個街區分為A、B、C三區,建築面積9萬多平方米,由充滿老上海風情的26棟獨棟建築組成,踏入其中,濃濃的海派氣息迎面撲來!
小橋、流水、石庫門讓這條文藝街區顯得十分幽靜,再現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十裏洋場”風情。
站在西雲樓的壹側,隔著西運河望向對岸,壹排黑瓦白墻石庫門與遠處現代居民樓建築產生十分鮮明的對比!
可以預見到未來,這裏定將成為周圍居民放松休閑的最佳去處。
赫赫有名的杜公館
此次西雲樓的開放,最讓頭條菌期待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杜公館了。連當年“寧海西路188弄1號”的門牌也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杜公館完全是中西合璧的影子。如中式的房梁結構配上西式的門柱花紋;中式的家具結合西式的琉璃瓦片,細細品味,別有風情。
西雲樓還請來為外灘設計燈光的團隊,壹體化設計燈光影像效果。
這裏每壹件家具、每壹件擺設、每壹張照片、每壹塊木頭都是故事——屋頂上的房梁是當年上海灘大亨黃金榮贈送的;樓梯扶手斑駁,因為杜月笙會站在這裏,倚著扶手觀察壹樓的訪客,壹旦發現這個客人不簡單,就會邀請到二樓詳談;老照片裏滿是上海灘大名鼎鼎的人物;還有各式西洋玩意兒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法租界、英租界建築體系,都在這裏體現了。
不過可惜的是,由於街區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杜公館還是大門緊閉,頭條菌很遺憾沒有親自目睹杜公館內部的風采,正好也給大家留個懸念,等待妳們親自探尋喲~
除了杜公館,西雲樓還匯集了張公館、魚行、米行、絲織會館等6500平方米的老房子,這裏將集中展示老房子海派文化。
斑駁陳舊的金石銘文
這塊金石銘文,位於很不起眼的黑色小亭子內,它是乾隆二十四年間由清文學家王鳴盛所撰,從不太清晰的字體中仍能窺探家王鳴盛絕妙的書法!
小巧玲瓏的過街樓
在西雲樓的對岸,像這樣小巧的過街樓也有幾座,黑瓦白墻十分素凈,灰黑色的木門吱呀作響,輔首銜環的小獅子十分威嚴,構成了壹幅清秀的石庫門景觀!
跨過這道石庫門過街樓,小小的空間內別有洞天!繼續往裏走,就會發現不壹樣的景致。灰白的墻上精細的雕刻著人物、風景圖案,遠遠看去,倒是壹副錯的雕刻藝術品!
好羨慕附近的居民,日常遛彎都可以在海派文化氛圍如此濃厚的街道上進行。
形態各異的廣場雕塑
走在西雲樓,除了兩岸獨具海派風格的石庫門建築外,還有與時俱進的現代場景——祥雲廣場、演藝舞臺廣場、水上廣場、犀牛廣場、酒吧廣場五個廣場分別有不同的景致。
漢白玉祥雲壁:尤其值得壹提的是,祥雲廣場有壹塊長1.2米,高0.8米的漢白玉祥雲壁。據說這塊祥雲壁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圖案由雙龍戲珠、祥雲等組成,最早佇立於靜安寺前,後被人盜走流於海外,幾經周折再回到上海。
犀牛雕塑:位於犀牛廣場上的這幾頭犀牛也大有來頭,它出自法國藝術家丹尼爾·達維歐之手。作為當代最偉大的上釉工藝家之壹,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國博物館收藏。
萌萌噠犀牛做出從水中探出頭、完全站立起來等各種形態,無論哪壹種都十分的逼真,也很Q萌,是旁友來西雲樓不可錯過的壹景哦!
加拿大麋鹿:健碩的肌肉加上完美的線條,將雄鹿的威武展現的淋漓盡致,微微擡起的左前腳,使這頭麋鹿雕塑活靈活現。
青色長頸鹿:還是第壹次見青綠色的長頸鹿吧,這只長頸鹿雖然沒有橘黃色的花紋,但青色卻與周圍其他的雕塑融為壹體。原來,雕塑還可以給人無限的想象!
生動的人物雕塑:除了動物的雕像外,廣場上的人物雕塑更是惟妙惟肖。調皮的小夥子、認真的師徒、勤勞的黃包車師傅,都是西雲樓廣場上顯眼的標誌!
三眼古井
三眼古井出現於同誌五年的三眼井,距今已經800對年的歷史,井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故鄉的象征。
古有“背井離鄉”、“喝水不忘掘井人”的典故,井水更有甘甜滋潤,造福蒼生和源遠流長,生意興隆之意。有三個眼的古井,頭條菌可是第壹次見呢!
5座精致的古石橋
西雲河上架有西雲橋、善人橋、公館橋、親水橋、彩虹橋五座石橋,每座橋都各具特色。逾千米的老石條駁岸,每片石材厚度不低於30厘米,重逾百斤,均是從上萬片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石材中精心挑選而來。
五座石橋也連接了西運河的兩岸,壹面現代壹面復古,穿過橋面就如同穿越了兩個世紀。
然而逛西雲樓,不完全是為了欣賞海派弄堂建築的風采,來這裏,頭條菌更希望和去大商場是壹樣的體驗,美食、娛樂、教育、購物、休閑最好壹應俱全!
西雲樓商業瘋狂來襲
據介紹,西雲樓以特色餐飲、健康休閑、親子教育和娛樂、文化藝術、社區配套、展示式辦公六大方面為招商重點,采取開發商全部持有、聯動招商的模式,以保證入駐商戶品質。
未來,這裏將有璀璨奪目的臨河酒吧街、花藝手創街、文化集市、親子教育娛樂、特色宴會餐飲、大健康養身等豐富的主題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