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漓江景區
漓江景區位於桂林市雁山區竹江碼頭,是喀斯特地形典型地段,人稱百裏漓江、百裏畫廊。新版人民幣20元背面圖案,正是漓江山水的壹段。漓江在不同天氣下風味多姿,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雲霧,雨天煙雨如夢,行舟在碧波上,仿佛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說的漓江景區,遊漓江的主要方式有坐船、竹筏及徒步。
2、陽朔西街
歷經1400多年的西街,是陽朔最古老繁華的街道,也是陽朔重要旅遊景點之壹。西街由覓食、逛街、泡吧等多個詞匯集結而成。正因如此豐富多彩,成了陽朔壹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不足1公裏 的街道由石板砌成,呈彎曲的S形。兩旁房屋古樸典雅,桂北明清時期風格,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墻、吊陽臺。街上擺滿了各種旅遊紀念品,兩旁的商鋪都是中西合璧的,除了美食之外,這裏還有很多酒吧,夜幕降臨,比白晝更加熱鬧。
3、桂林千古情景區
桂林千古情景區位於桂林市陽朔縣千古情大道,景區再現了桂林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老少同樂,晴雨皆宜。景區內歌仙造像、歌仙廟、三姐花街尋找心中的劉三姐,臺風、鬼屋、活著的清明上河圖、奇妙街等高科技體驗項目驚喜連連,叢林秘境、兒童遊樂區、榕樹攀爬區、海灣沙灘區等親子互動遊樂區妙趣橫生,陽朔古村內外婆的故事、外公的鐵鋪、爺爺的酒缸、奶奶的糕點、姐姐的女紅等手工作坊尋找作時的記憶。核心項目《桂林千古情》是壹生必看的演出,《彩樓拋繡球》、《穿越快閃》、《劉三姐對歌》等十大演藝秀精彩紛呈。
4、遇龍河
遇龍河位於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壹條支流,河水清澈如鏡,隨手就能拍出山水畫般的照片。遊玩遇龍河有三種方式:步行、騎自行車、漂流,其中最推薦的就是遇龍河漂流,這是最美的漂流線路之壹。如果打算壹日遊,推薦上半段選擇騎行,下半段選擇漂流,騎行路上會路過富裏橋,是觀看兩岸田園風光的最佳地點。
5、陽朔十裏畫廊
陽朔十裏畫廊位於陽朔月亮山,因沿路風景秀麗,如詩如畫,被稱為陽朔十裏畫廊。而“十裏”則是指這條騎行路線大概有十裏之長,這個地方適合騎個自行車或者小電動車邊走邊欣賞美景,景區壹路設置了許多觀景臺和休息亭供遊客休息,碰到喜歡的地方就停下來拍拍照,散散步,非常不錯。初春時,這兒還是看油菜花的最佳勝地。
6、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位於龍勝縣龍脊鎮平安村,是桂林地區壹個規模極為宏大的梯田群,分為金坑梯田、平安壯族梯田、龍脊古壯寨梯田三部分。梯田中散落著瑤族、壯族人的寨子,每年農歷六月六是紅瑤族的“曬衣節”,屆時家家戶戶都會將花衣花裙拿出來晾曬,絢麗奪目。來龍脊梯田,多以徒步看景拍照為主,有許多攝影發燒友是沖著日出而來。還可嘗嘗當地的農家菜,體驗少數民族風情。
7、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位於市內桃花江註入漓江處,濱江路的南端,因其山形酷似壹頭巨象臨江汲水而得名。公園以象鼻山為主體,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勝,被看做桂林山水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市的城徽中心圖案就是象山。象山公園山孤拔陡峭,巖石古蒼,崖間藤蘿攀援,山榕依附。這裏歷來為旅遊勝地,旖旎的風光,神奇的形象,動人的傳說,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
8、興坪古鎮
興坪古鎮位於漓江東岸,漓江在此迂回而轉向流去,相比熱鬧的西街,興坪古樸滄桑,光滑的青石板,更顯陽朔的原汁原味。興坪古鎮有別於江南水鄉,也異於嶺南風格。這裏的古村原始建築保留得比較多,整個古鎮雖然不是很大,但勝在靠近漓江景區。景區內有九馬畫山、螺螄山、蓮花巖、天水寨等八大景區、20多處風景點。古鎮裏面的歷史建築很多,年代久遠,保護到位,給古鎮又增添了另壹番風味。
9、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位於陽朔縣白沙鎮五裏店村,由荷花池、燕子湖、原始部落等組成,是根據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意境,結合當地的田園山水風光所建的民俗風景園區。雖說是壹處人造景區,但這裏的秀美風景以及營造的民俗風情都非常吸引人。乘舟遊於湖面,水轉筒車及風雨橋、銅鼓樓都在視野內,可欣賞民族舞蹈等風情表演。如果初春時節遊覽,還可看到落英繽紛的桃花林。
10、蘆笛巖景區
蘆笛巖景區位於桂林市秀峰區,由桂林市最高峰侯山,最美溶洞蘆笛巖以及桃花江、芳蓮池等山體水景組成。蘆笛巖洞內鐘乳石奇麓多姿,壯麗宏偉,特色在於以玲瓏、瑰麗、虛幻著稱。蘆笛巖最寬闊、最美的部分在水晶宮,位於古地下湖最深之處。鐘乳石四懸,如盞盞宮燈,輝煌高貴。巖洞內發現古代壁書170則,不少為文人、僧侶和遊覽者的題名、題詩,古韻猶存。
桂林旅遊有哪些景點
桂林著名的景點有:
1.桂林漓江風景區
漓江位於中國南方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於珠江水系。漓江發源於“華南第壹峰”。桂北的嶽城嶺漓江,見過貓兒山。貓兒山是壹個森林美麗、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的地方。漓江上遊幹流稱為劉冬;流向司門前附近,南至興安,東至黃柏江,西至川江,匯流稱為榕江;自榕江鎮惠玲運河之水,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公裏。桂林到陽朔的水道約83公裏,稱為漓江。
2.桂林象山風景區
象山,原名驪山,位於廣西桂林桃花江和漓江的交匯處。它因壹只巨象站在河邊,伸著鼻子喝漓江的甘泉而得名。它被譽為桂林山水的象征。香山以其神奇而聞名。它的神奇之處,首先是看起來像壹個完美的神靈,其次是在鼻子和腿之間的水附近創造了壹輪明月,構成了“香山水月”的奇觀。
3.桂林王城風景區
靖江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漓江西岸。它是明朝靖江王朱守謙的藩屬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完成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靖江城周圍有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墻。靖江王城位於桂林市中心區域,所以有“看盡王城,便知桂林”之說。
4.桂林兩江四湖風景區
指桂林周邊的水系,由漓江、桃花江和四個湖泊組成,即杉杉湖、榕湖、桂湖和龍牧湖。江湖煙波浩渺,兩岸青柳依依,山水情深。到了晚上,燈光明亮,更加美麗奇妙。在此期間,妳可以欣賞28座美麗的橋梁和100處古典景觀。
5.桂林七星風景區
七星景區位於桂林漓江支流漓江東岸,距市中心1.5公裏。占地約134.7公頃,綠化覆蓋率達84%,是桂林地區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風景最集中的綜合性景區。歷史的博大精深匯聚於七星,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展現於七星。堪稱桂林山水文化的縮影,桂林城市的綠肺,桂林山、水、洞、石、院、建築、文物的集大成者,桂林山水的縮影。
桂林城市旅遊景點介紹
桂林城市旅遊景點介紹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錯的,清秀的山,蕩漾水,確實是天下少有。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桂林城市旅遊景點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漓江
上遊景點
桂林美最美是漓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裏。由桂林至陽朔84公裏的漓江,像壹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猶如壹幅百裏畫卷。這百裏漓江,依據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景區
第壹景區:桂林市區至黃牛峽。兩岸奇峰林立,城鎮、農村、田園錯落分布,景觀多樣,是觀賞遠山近水與人文民風的佳處,構成了畫卷的開頭部分。這壹景區的主要景點有象鼻山、鬥雞山、凈瓶臥江、奇峰林立、父子巖、龍門古榕、大圩古鎮、磨盤山等。
第二景區:黃牛峽至水落村。夾岸石山連綿不斷,奇峰圍巒映帶,是漓江風光的精華所在,構成畫卷的主體部份。主要景點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巖幽府、半邊渡、鯉魚掛壁、浪石風光、童子拜觀音、八仙過江、九馬畫山、青峰倒影、興坪佳境等。諸多景點中,冠巖水府、九馬畫山、興坪佳境最令人興奮,令人陶醉。
第三景區:水落村至陽朔。兩岸土嶺青蔥,翠竹、茂林、田野、山莊、漁村隨處可見,給畫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園色彩。
漓江風光的美,不僅充分展現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點,而且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同時漓江有著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候,自然有它不同的神韻。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別迷人。可煙雨漓江,賜給人們的卻是另外壹種美的享受;細雨如紗,飄飄瀝瀝;雲霧繚繞,似在仙宮,如入夢境。
中遊景點
望夫石 望夫石右岸山上有兩個石人,高山上的是丈夫,小山上的是妻子,像是背著孩子在望丈夫,名望夫石。傳說是壹對船家夫妻,行船到此,水枯擱淺,船上鬥來吃完,上山看有無船來好求救,結果沒有等到,雙雙化為石頭。
草坪 船到草坪,但見兩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壹派蔥翠。在漓江的整個遊程中,這裏算得是觀景高潮的“序幕”。遊船前行,但見兩岸疏林如畫,山村炊煙處處,風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遠山,有如淡墨渾揮,化入天際,沈入水中。船浪過處,又如卷動的山水畫卷。若逢陰雨天氣,“ 煙雲繞萬峰”,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冠巖 左岸壹山,似古時紫金冠,山腳有巖洞,為地下河出口,壹脈清流註入漓江。明蔡文《冠巖》詩道:“洞府深深映水開,幽花怪石白雲堆。中有壹脈清流出,不識源頭何處來?”經巖溶地質研究所運用示蹤學的原理,在冠巖8公裏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地下河的源頭。
鯉魚掛壁 在楊堤看前方懸崖,下方大石壁上,有條紅鯉魚的圖形,巨鯉像在溯江而上,名鯉魚掛壁。
繡山 過了冠巖,山石色彩多樣,紅、黃、赭、綠交錯,色彩斑斕,如織似繡,名繡山。
仙人推磨 在海豹山旁邊,有座小山,頂上的岸石,形似人在推磨,稱為仙人推磨。
半邊渡 右岸峭壁如削,無法築路,人們在岸邊擺渡往來。此地江山成壹絕,削壁垂河渡半邊。
桃源賞月 右岸桃源村,前擁翠竹,後立青松,三月桃李爭艷。村後月亮山頂有個大圓洞,如月掛山頭,富有詩情畫意,此景名桃源賞月。這便是偉說中伏波將軍“壹箭穿三山”射穿的第三個洞。
鼓椎山 左岸邊有兩塊圓形巨石,大者曰鑼,小者曰鼓;右岸兩座挺拔的小山,壹名鑼錘山,壹名鼓棍山。此處叫鑼鼓灘。
楊堤 村後壹山兩峰,形似倒掛的羊蹄,當地諧其音,地名稱為楊堤。楊堤景色很美,為鄉政府所在地,又是枯水期遊人登船的碼頭。
雞籠山 右岸壹座小石山,上尖下圓,像是南方的'竹編雞籠。還開有壹個門,名雞籠山。左岸石壁上,有壹排小石洞,好像是壹群小雞往回趕。
童子拜觀音 左前方有許多山峰,中間壹個尖峰,形似觀音菩薩,名觀音峰;在觀音峰前下方有壹小山,像是童子對觀音低頭朝拜。 卓筆峰 右岸臨水處,有壹小尖峰,均勻直立,極像大毛筆,名卓筆峰。
八仙過江 右岸八個山頭,光頭大肚的象鐵拐李,鐵拐李旁邊是曹國舅,曹國舅下來戴帽的是何仙姑,還有韓湘子、呂洞賓、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名八仙過江。八仙又像威武的將軍,名將軍升帳。漓江風光,自古有名,八仙或將軍們慕名而來,留連忘返。
九馬畫山 左前方九峰相連,山面如削,石壁上有白、黃、灰、黑等色,色彩斑斕,呈現出馬的畫像,名畫山;馬圖最多可見九匹,又名九馬畫山。仔細端詳,畫面出現各種形態的駿馬,有靜靜佇立的,有低頭飲水的,有昂首嘶鳴的,有揚蹄奔跑的。正上方那壹匹大馬,在低頭飲水,尾巴高翹,有人認為尾巴像馬頭,正在向前奔跑。壹般人可見三、四匹,要看出九匹來,可不容易。民謠說:“看馬郎,看馬郎,問妳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見九匹狀元郎。”傳說畫山九馬來自天宮,當年孫悟空不願當弼馬溫,反下天宮後,神馬走脫在此,不願離去。畫山奇麗,清徐《畫山》詩雲:“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青峰倒影 船過畫山,江面開闊,水平如鏡,岸上翠竹成林,青峰倒影,美不勝收,”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在煙霧中,像披上輕紗,層次分明,詩情畫意,到處是天然的水墨圖景。
烏龜爬山 左岸山頭上,有塊巖石似只烏龜,當遊船前行時,這龜徐徐上移,仿佛向頂上爬,名烏龜爬山。
駱駝過江 右岸三座山峰相連,像壹只縮著頸子的雙峰駱駝,似向江邊走來,名駱駝過江。
尼姑和尚鬥嘴 回首看,對岸羅漢山上兩峰,壹峰肥大,壹峰瘦小,傳說肥大的是和尚,瘦小的是尼姑,兩人在對面吵架,稱為尼姑和尚鬥嘴。
孫悟空吃仙桃 畫山後面,山有有塊巖石,很像猴子在吃東西。傳說孫悟空做了齊天大聖,管蟠桃園,正自在受用,名孫悟空吃仙桃。
興坪佳境 左岸的興坪鎮,是隋唐以前古熙平縣縣治所在地,是座歷史悠久的古鎮。興坪依山面水,奇峰環繞,興坪河在此匯流漓江,景色薈萃,古有”陽朔山水在興坪“之說,是漓江風景的佳絕處。
七仙女下凡 黃布灘與豬皮灘之間,有壹段江面波平如鏡,船家稱為”黃布紋水“。右岸七個山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皇大帝的七個女下凡到此,留戀美景,不願返回天宮,化成了七座秀麗的山峰,名七仙女下凡。
下遊景點
美女照鏡 向螺螄山右邊望去,有壹前壹後兩座小山,後山峰上有塊圓圓的地方沒有長草,象姑娘的臉,眼睛、鼻子、嘴巴可風,前山象壹面支起的鏡子,姑娘披著長發,正在對鏡梳妝呢,名美女照鏡,也叫對鏡梳妝。
書童山 過碧蓮峰,穿行陽朔大橋(觀蓮橋),便見書童山,挺拔於田家河與漓江匯合處,似壹個嫻靜端莊的少女,婷婷玉立,倒影江中,清奇無比。半山處,有壹塊夾縫矗石,高丈余,似捧書誦讀的書童,因名書童山。
天水寨 與鯉魚山隔河相望的是天水寨,山上有古寨,設有五門,寨子裏有小盆地,可容千人,還有壹泉,各夏不柘,可供千人飲用,因名天水寨。
秀才看榜 從書童山下行不遠,可見靈人山中峰,有壹石聳立,似身著寬衣、頭戴紗帽的古人,面朝對岸的白肚山,好象舉子對榜沈思,因名秀才看榜。
螺螄山 正前方岸上,壹山上尖下圓,山上有圈圈螺紋,活象大海螺,名螺螄山。
魚村幽景 左岸是漁村,竹木蔥郁,村後峰巒起伏重疊,天水寨的殘垣門墻,清晰可見。漁村壹帶,奇峰壁立,蘚苔掛滿石壁及鐘乳石。遊船到此,頓感清涼爽快。壁紋奇形怪狀,有如古樹老幹,有似花邊圖案。右岸的筆架山,三峰並列如筆架。沙灣洲白沙環江,沙明水清,漁人靜釣。
雪獅嶺 過秀才看榜,有個木山村,村左右各有壹嶺。左嶺長滿米錐、蜜柚等樹,青蔥茂綠,遠看如獅子伏臥江濱;村右壹嶺,依江而起,草木叢山,名雪獅嶺。二嶺合稱”雪嶺雙獅“,或”雙獅搶球“。是陽朔縣城附近的覽勝佳地,有”要看好風景,登上雪獅嶺“之說。
漓江鸕鶿 在漁村兩岸,時見漓江鸕鶿,俗稱魚鷹、水老鴉,體羽黑色帶有金屬光澤。遊船到此,可見左岸崖壁下竹排上,停息著鸕鶿;右岸邊停著竹排,沙灘上漁人和鸕鶿悠然自得。有時可以壹睹鸕鶿淩波的風彩,漁民撐著竹排,上面停著幾只鸕鶿,拍打翅膀,盯著水面,猛地跳下江中,潛入水底,不壹會兒,嘴裏叼著銀光閃亮的魚兒跳上竹排,饒有情趣。
水落村瀑布 前面水聲嘩嘩,是水落村。村岸有壹急流懸瀉漓江,落差近10米。是陽朔沿江最大的瀑布,若到雨季,瀑聲轟轟,水花騰空飛舞。
獅子騎鯉魚 過螺螄山,前面有座大山,象條鯉魚,有頭有尾,白白的魚肚子,背上長著魚鰭,名鯉魚山。魚鰭又象騎在魚背上的獅子,稱為獅子騎鯉魚。
碧蓮峰 是陽朔的主峰,山勢嵯峨,樹木滿山,茂密青翠,象壹朵浴水而出、含苞待放的碧蓮花。因山壁上有處光滑如鏡,又名鑒山。
鯉魚翅 離開獅子騎鯉魚,前行裏許,就到魚村渡口。江濱聳立壹山,形似鯉魚背翅,名鯉魚翅。遠看山形,象壹尾大鯉魚,頭、尾、翅均觀。
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位於廣西陽朔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築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遊紀念品、小吃於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
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建築規模,但卻顯現著國際情調的人文景觀。
這裏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語招牌,工藝品書畫店、飯店、酒吧的服務員、普通居民以至於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壹口流利的英語,這就給西街染上了壹筆異域色彩。在西街的每壹個角落,您會經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膚色的旅遊者臨街圍坐在壹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戲聊天,還有那不受當地計劃生育限制的中國母親和西歐國家的父親,領著混血兒在街上玩耍。
西街東頭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碼頭,旅客遊完漓江後均從此處上岸。
上世紀80年代初,便有被當地人稱為“背包老外”的外國自助旅遊者陸續來到陽朔。他們逗留的時間短則三五天,長則壹年半載,壹般住三五個星期。 住的時間最長的是荷蘭的麥克先生,他1991年來到陽朔,除了辦簽證以外,壹直住在這裏寫作。美國的傑米先生5年間來過8次,同是美國人的特裏先生則壹家4口住了10個星期。他們到居民家租房住,自己買菜做飯,學做中國菜、學習中文,回國時還帶走了全套的中國炊具、餐具,說是要經常做中餐。美國人雷達先生說,陽朔風景優美、空氣新鮮,又具城鄉結合的特點,人們樸實友好,物價低廉,且當地會說英語的人很多,使我們這些“老外”在這裏生活沒有異域感。雷達先生也壹下住了半年。
近些年,來陽朔旅遊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都在6萬人之多。他們大都是學生、學者或打工族,多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遊人的增加刺激了陽朔旅遊服務、旅遊工藝業的繁榮,特別是西街、濱江路,仿西方旅遊餐館的旅店、咖啡館、西餐館就有幾十家,專賣旅遊工藝 陽朔西街
品的店鋪、攤點近千家。西街成了在陽朔逗留的西方自助旅遊者們的主要活動區域,街上的洋人甚至比當地的人還多,“洋人街”由此成名。 要和洋人做生意,就得與洋人有語言交流,學外語就成為陽朔人的熱點。據統計,陽朔全縣懂外語的生意人就有幾千人。縣裏辦的兩所旅遊職業學校和壹些社會辦的外語學校大受人們的歡迎,壹些居民、老人甚至農民也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外語。 “背包老外”多了,住的時間長了,也就衍生出壹些愛情故事。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就有七八十個“背包老外”與陽朔青年男女成婚。壹個小小的縣城有如此多的異國情緣,在廣西是少有。 每當夜幕降臨,“洋人街”上的西餐館、咖啡館及街道兩旁壹張張小桌邊,都圍坐著老外們,或三五成群,或兩人對坐,或放單獨處,悠悠飲著啤酒,細聲閑談,享受壹份寧靜。
;
桂林市區有哪些景點
桂林市區景點如下:
1、漓江風景區。
桂林漓江風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遊覽區。漓江又名桂水、桂江、癸水、東江,流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以流域孕育的獨特絕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觀桂林山水,“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其風景秀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區。漓江的特點概括為清、奇、巧、變四個字,主要景點概括為壹江、兩洞、三山。
2、兩江四湖·象山景區。
兩江四湖是桂林市中心區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等環城水系的總稱。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裏,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該工程最早形成於北宋年間960至1127年間,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遊人如織,興盛壹時。由於年代久遠,壹些湖塘已經填沒。為了再現當年桂林“水城”的繁榮景象,並恢復桂林宋代水上遊的城市遊覽模式,桂林“兩江四湖”工程的構想,經過建設者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桂林“兩江四湖”於2002年6月2日上午實現了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