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咱中國是吃貨的天堂,大江南北,各種奇葩美食無奇不有。從北京的涮羊肉到天津的煎餅果子,從新疆的羊肉串到廣東的米糕..。但在吃遍了琳瑯滿目的風情美食後,家鄉四川的味道仍在我心中回味無窮。
尋味四川,成都是當之無愧的川西美食聚集地。就先拿最有名的火鍋串串來說吧:當麻辣鮮美的湯汁被沸騰的火焰煮得直冒泡時,將壹盤盤洗凈的菜均勻倒入鍋內,牛肉的鮮嫩搭配毛肚的順滑,黃喉的嚼勁相遇脆香的郡肝,壹股特別的家鄉之味便彌漫了整個房間。這時只需靜待幾分鐘,大夥便壹擁而上,品嘗美味。夾起壹塊嫩肉,在油碟裏攪拌幾下,入口,此刻妳的味蕾便會深深沈醉於這天堂般的感受...…幾壺清香縈繞的蓋碗茶又能讓妳在麻鮮中不上火...…
串串便是火鍋的好兄弟了,只是更實惠,更快捷,更方便。那壹根根竹簽串起了成都人那份最樸實的心和冬日裏的縷縷溫情。嘗過了名譽全國的火鍋串串,四川的民間美食也數不勝數。在成都的東南邊不遠處,有壹座名為簡陽的小城,那兒便是我的老家。羊肉湯,也是壹道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美食。羊肉湯選用上等的大耳羊肉,經溫火熬制,大火翻炒,將其肉裏豐富的營養融進了湯汁裏。湯汁白如玉,溫潤鮮美。冬日裏,喝下壹碗滾燙的羊肉湯,吃上幾口有嚼勁的羊肉。腦海裏,神清氣爽;身體裏,血液沸騰。那壹碗碗湯裏,熬進了老師傅的堅守和傳承,也融進了家鄉人的質樸與純真。
四川的美食自然遠不只這些:宜賓的燃面、涼山的臘肉、洛帶的傷心涼粉……對於我來說,最具有四川記憶的,那就是看著菜名就流哈拉子的菜:酸菜。酸菜,古稱道,《周禮》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齊民要術》,更是詳細介紹了我們的祖先用白菜(古稱松)等原料腌漬酸菜的多種方法。酸菜,載著親情,對生活也是壹種的點綴。酸菜更是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提倡節儉的精神。這些美食,往淺了看,只不過是用來填飽肚子的菜肴,往深了看,卻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文化精華。這就是中國獨特的“食”文化,就像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表達的:美食有了人文才有價值,而人文有了美食才擁有靈魂。膚淺的享用美食只能叫做“品嘗美食”,而有了兒女情義才能叫做“享受美食”。享受美食是壹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