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網絡直播設備分為視頻、音頻、上傳三個部分來講。設備主要兩個問題,壹個是匹配,壹個是價位。
壹、視頻采集設備
1、高清攝像機,作為高清視頻來源。挑選攝像機需註意看看輸出口是HDMI還是SDI,跟線材接口匹配,(以下我們以HDMI高清傳輸為例),采集的像素壹般1920*1080P(超高清)。
2、視頻采集卡,將高清視頻采集後通過usb接口輸出到電腦。確保接口是HDMI接口(與攝像機及線材壹致),然後采集分辨率壹般分為60幀和30幀,壹般60幀對應1080P,30幀對應720P。
3、高清視頻傳輸線,與攝像機接口壹致,hdmi 接口。
二、聲音采集設備
1、音頻線連接聲源。酒店會場的聲控臺,給壹個聲音輸出口,單路,監聽路都可以,通過壹條足夠長(根據現場布置而定)的音頻線連接到我們直播臺,作為聲源。常見的聲音接口有卡龍頭(分公母),大二芯(6.5mm),耳機頭(3.5mm),註意接口的匹配,帶合適的各種轉接頭。?
2、聲卡。將接受到的聲音采集,通過USB傳輸給電腦。聲卡選擇帶有降噪效果的聲卡。如果是直接攝像機收音,就不用聲卡做專門聲音采集了。 直接視頻采集盒將攝像機的畫面、聲音壹起傳輸,由於會議現場較為嘈雜,壹般不建議采用這種方式。
三、上傳設備
上傳的話這裏,采用普通電腦加第三方軟件,直接推流上傳。
1、電腦選擇。對於電腦型號沒有要求,普通辦公筆記本電腦也可,但配置要相對可以。 主要有以下幾個要求:A、運行內存8G以上。B、壹個以上USB3.0接口,保證高清視頻的傳輸,電腦USB3.0接口顏色為藍色,傳輸速度更快。
2、網絡選擇,優選網線接入上行8M以上網絡,選用直播軟件將視頻音頻推到網絡上去。
擴展資料:
視頻直播的基本要素:
1、碼率(bitrate)
碼率即比特率,指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數據位,單位bps(bit per second),1Mbps=1024kbps=1048576bps。壹般的,分辨率壹定的情況下,碼率越高,視頻質量越好。
(*註意bps與B/s的區別,1B/s=8bps。)
通常,720P的碼流碼率在2~4Mbps左右,1080P的碼流碼率在4~8Mbps左右,對於用戶來說則是寬帶要求,要看720P的視頻需要至少2M的帶寬。
要看1080P的視頻需要至少4M的帶寬,當前國內的網絡環境下,上下行速率不對等,如果主播要使用高清視頻,還得確保主播上行帶寬足夠。
編碼方式有兩種,壹種叫定碼率 CBR,指按照固定的碼率來進行編碼,壹種叫變碼率 VBR,指依照實際數據量大小變化的碼率來進行編碼。
2、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指的是畫面的尺寸大小,分辨率越高,圖像越大。壹般的,在碼率壹定的情況下,分辨率越高,視頻質量越差。
分辨率有圖像分辨率與顯示分辨率兩種,圖像分辨率指圖像的尺寸大小,顯示分辨率指屏幕分辨率。
對於視頻而言,有壹些固定尺寸的分辨率標準,如D1(720×576)、4CIF(704×576)、VGA(640×480)、SVGA(800×600)、VXGA(1600×1200)等,後來對於固定比例(16:9)的畫面。
分辨率的的表示方法為縱向高度加掃描方式,如720P(1280×720,逐行掃描)、1080P(1920×1080,逐行掃描)、1080I(1920×1080,隔行掃描)。
再到後面,使用橫向像素描述,如2K(2048×1536或2560×1440或2560×1600)、4K(4096×2160或3840×2160)、8K(7680×4320)。
720P以下的分辨率稱為標清(400線左右,如480P),720P稱為高清,1080P/1080I稱為全高清,之上稱為超高清。
3、幀率(framerate)
幀指的是碼流中的單張畫面,幀率指單位時間內碼流的幀數,單位fps(frame per second)。幀率的驟變最容易給人造成畫面卡頓掉幀的感覺,穩定的高幀率能保證視頻的流暢感。
因為人眼存在視覺暫停效應,對於時間相差較短的變化較小的畫面,人會認為畫面是連續的,通常情況下,視頻幀率穩定在30fps以上時,人會覺得基本流暢,60fps會讓人感覺很流暢,但是高於75fps後,人眼就不太能察覺出流暢度的提升。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幀率通常為24幀每秒,但人依然覺得很流暢,原因是電影的幀是動態模糊的,人眼會忽略掉這些模糊差異,而計算機上顯示的每壹幀都是清晰的,所以顯示器上對於幀率的要求會比電影院高。
4、丟包率(packet loss rate)
丟包率指傳輸中所丟失的數據包數量占全部發送數據包數量的比率。丟包率越大,畫面卡頓越厲害,甚至無畫面。壹般來說,丟包率超過2%時,畫面會出現明顯的掉幀。
檢查丟包率的方法壹般通過長ping或者tracert(或traceroute)來檢測,也有壹些工具軟件可以用來檢測或模擬丟包情況,如iperf、netperf等。
5、時延(delay)
通俗來講指的是數據從產生到接收的過程中耗費的時間,壹般指的是網絡傳輸延時。
影響網絡延時的因素有很多,傳輸過程有丟包、網關轉換慢、節點處理慢等等都有可能對網絡延時產生影響,網絡環境中存在不穩定的延時時,極易造成跳幀、卡幀等情況。通常,局域網內延時要求在400ms以下,廣域網或互聯網延時要求在3~5s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