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秋國立競技場的前身是明治神宮外院競技場(日語:明治神宮外院競技場),建於1924年。最初,日本東京舉辦了1958的亞運會,並決定申辦1960的夏季奧運會,因此計劃建造壹個適合舉辦國際比賽的運動場。這個地方也從明治神宮轉移到了文部科學省,這是壹個國家設施。
成為1958年亞運會和1964年夏季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後,多用於舉辦音樂會或田徑、足球、橄欖球等體育賽事。
2008年,由於場地老化和其他原因,成立了調查和研究助理會議,意圖將場地改造成體育場。在東京申辦2016年夏季奧運會時,曾計劃在青海碼頭建造壹個主體育場,在那裏舉行足球比賽,但最終東京沒有被選為主辦城市,計劃終止。
隨後,在2011中,東京再次提出申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計劃,將利用現有設施作為目標之壹,將國立競技場作為主體育場。然而,在申辦國際比賽時,場館設備老化的問題仍然出現。對此,日本文部科學省與日本體育振興中心討論後決定重建體育場,並動用了超過65,438億日元(2065,438+02)的預算。
日本的新國家舞臺
2012年2月,公布了重建國家體育場的基本構想,計劃建造壹個可容納80,000人的開合穹頂體育場。日本體育振興中心主任河野壹郎也表示:“建設以世界頂尖為目標的場館。”
據報道,新體育場將在原東京國立競技場的基礎上進行翻新。為了節省資金和突出綠色環保的理念,將使用部分基礎設施。新體育場計劃於2015年底開工建設。建成後,它將容納8萬名觀眾,並配備可伸縮的天花板。整個體育場的形狀將是未來主義的,類似於科幻電影中的外星飛船。
此外,在日本奧委會的規劃中,新的國家體育場只是所有奧運場館中的壹個,其他場館和設施都將放在東京或東京周圍,其中各國代表團的奧運村將位於東京灣並建在海邊。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村將被改造成普通住宅。
同年,舉辦了“新國立競技場基本概念國際設計競賽”,因為明治神宮外院區的周邊設施還包括明治神宮棒球場、東京體育館和赤府宮橄欖球場(日語:赤府宮ラグビ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1安藤忠雄擔任本次競賽的主考官,並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建築師的作品。
共提交了46件作品。首先評選出11件作品,並於當年6月進行終審。最後,伊拉克出生的英國建築師紮哈·哈迪德受到了評委的青睞,贏得了最佳獎項並采用了他的方案。
這個網站的建設成本不到1300億日元。2014年夏季開始拆除現有設施,2015年秋季開始拆除,計劃於2019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