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道小吃有:鹵煮火燒,愛窩窩,酸豆汁,炒麻豆腐,老北京面茶,酥盒子,旋粉,炒肝,奶油炸糕,北京年糕。
1、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在北京是壹種盡人皆知的食品,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壹起煮(有時也用豬腰子),買壹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
2、愛窩窩
北京流傳至今的壹種清真風味小吃——愛窩窩,其最突出的特征,歸納概括說來,叫做:“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引自《北京傳統文化便覽》)
3、酸豆汁
豆汁這東西,不要說是外地人,就是自稱是“北京人”的新北京人(49年以後遷居北京),都受不了那股又酸又臭的味道。但是在老北京人看來,豆汁卻是提神醒腦敗火的上等飲料。
4、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他處皆無。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原來是出產粉皮澱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壹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頂細的成了豆漿,是正品,用來做澱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壹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壹煮,濾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5、老北京面茶
老北京面茶是北京市的特色小吃。面茶在北京小吃中,壹般在下午售賣。有詩雲:“午夢初醒熱面茶,幹姜麻醬總須加。”喝面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壹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
6、酥盒子
該產品原系北京清真餑餑輔的傳統品種。
形態:扁圓形,雲心端正,雲圈均勻,花紋清晰。
口味:酥松、香甜利口,有棗泥香味,無異味。
7、旋粉
北京夏令傳統的風味小吃。旋粉粉皮青白色,半透明狀,質地柔軟潤滑,清涼爽口。
8、炒肝
北京特色風味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歷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清朝同治年間,會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後語。
9、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它用上好面粉為原料,先燒適量開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將面粉倒人鍋內,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適量雞蛋液在碗內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壹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10、北京年糕
花色品種很多,僅涼糕的品種就有盆糕、餡糕、米糕、豆面糕、塔糕、艾窩窩、豆渣糕、卷糕、藕絲糕、粽子等十多種。涼糕用料有整米、碎米、米粉之分,成熟方法也有蒸煮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