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關於秋天菜肴的詩句

關於秋天菜肴的詩句

1.描寫秋天美食的詩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壹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裏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壹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淒涼。

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壹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臯:水邊平地。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壹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壹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壹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壹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禦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裏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裏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裏,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

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壹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壹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2.描寫菜肴的詩句有哪些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釋義:春風吹起柳絮,酒店滿屋飄香,侍女捧出美酒,勸我細細品嘗。

2、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釋義: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

釋義:推開窗戶看著谷場和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4、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明代丘浚《詠荔枝》

釋義:世界上珍貴的水果他是最好的,白皙的肌膚上套著壹件紅色紗衣。

5、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午甌茶。宋代陸遊《幽居初夏》

釋義:感嘆年紀老了沒什麽朋友,午時做夢夢到坐在茶幾前,誰能和我說說當年呢?

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白居易《問劉十九》

釋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7、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宋代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釋義: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8、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宋代蘇軾《惠州壹絕》

釋義: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9、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宋代蘇軾《豬肉頌》

釋義: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壹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

10、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代陸遊的《遊山西村》

釋義:不要笑農家臘月裏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裏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11、黃雞白酒,君去村社壹番秋。------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釋義:待君返回故鄉後,定能看見黃燜雞和白酒壹起慶祝秋天。

12、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宋代李清照的《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釋義: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3、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宋代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釋義:這壹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

14、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宋代蘇軾《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釋義:隴地(甘肅)有熊肉幹,秦地(陜西)最喜歡羊羹(據說是羊肉泡饃)

15、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宋代蘇軾的《初到黃州》

釋義:長江環抱著城郭,可知江魚的味道鮮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

3.形容秋天味道的詩句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4.形容“秋天美食”的句子

1、烤紅薯焦糊糊的,周身滿是草灰,嗅壹嗅,香噴的氣味馬上會進入妳的五臟六腑,令妳"口水直流三千尺"。

2、舟山最有名的要數海鮮了,每當秋天,人們最愛吃的梭子蟹便上市了,它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是桌子上的佳肴。

3、蝦肉味道鮮美,回味萬千。尤其是品嘗完龍蝦肉之後,可以湯汁拌飯,美味之極!

4、椒鹽皮皮蝦味道濃郁,香飄四溢,外表幹燥酥脆,白裏透紅。

5、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6、大望潮肉質肥美,紅燒後口味醇厚、鮮甜。

7、具有果木的清香與魷魚的鮮美,口口生香,美味難以復制,久經咀嚼,便可感受到魷魚特有的鮮香口感和柔韌性。松軟可口,原汁原味,想想就令人食指大動。

8、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9、鹽水鴨皮白柔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10、大黃魚全身金燦燦的,是我們家鄉的驕傲;帶魚全身銀光閃閃光彩照人;腦袋尖尖的水中火箭——烏賊;海蜇飄飄搖搖地走著,像壹個小仙女,活蹦亂跳的蝦在水中遊,看過去是透明的——這些都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11、遊客將自己在海上釣起的活魚表面抹上壹層醬油、麻辣油,放在炭爐上燒烤。然後,邊轉動鐵絲邊灑上少許五香粉,待魚體透油焦黃,香氣四溢,皮脆肉嫩,風味獨特的海鮮燒烤便可入口。

12、在家鄉的海洋裏,有各種各樣的貝類,和美麗的魚類。如黑不溜湫的貽貝,胖胖的蟶子,小小的瓜螺……他們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營養價值非常高,是海鮮珍品。

13、黑裙魚肉質鮮嫩潔白,脂肪少。食用方法簡單,尤以清蒸更適口,刺少,特別宜於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5.描寫菜肴的詩句有哪些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釋義:春風吹起柳絮,酒店滿屋飄香,侍女捧出美酒,勸我細細品嘗。2、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唐代李白《客中行》釋義: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代孟浩然《過故人莊》釋義:推開窗戶看著谷場和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4、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明代丘浚《詠荔枝》釋義:世界上珍貴的水果他是最好的,白皙的肌膚上套著壹件紅色紗衣。

5、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午甌茶。宋代陸遊《幽居初夏》釋義:感嘆年紀老了沒什麽朋友,午時做夢夢到坐在茶幾前,誰能和我說說當年呢?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唐代白居易《問劉十九》釋義: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7、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代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釋義: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8、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代蘇軾《惠州壹絕》釋義: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9、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宋代蘇軾《豬肉頌》釋義: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壹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

10、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宋代陸遊的《遊山西村》釋義:不要笑農家臘月裏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裏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11、黃雞白酒,君去村社壹番秋。------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送楊民瞻》釋義:待君返回故鄉後,定能看見黃燜雞和白酒壹起慶祝秋天。

12、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宋代李清照的《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釋義: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3、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

------宋代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釋義:這壹天正是端午,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14、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宋代蘇軾《次韻子由除日見寄》釋義:隴地(甘肅)有熊肉幹,秦地(陜西)最喜歡羊羹(據說是羊肉泡饃)15、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宋代蘇軾的《初到黃州》釋義:長江環抱著城郭,可知江魚的味道鮮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

6.形容菜品的詩句

美食的詩詞: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初遊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鱸肥菇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哪裏有關於食物,菜肴等的詩詞

主食類: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註釋] 雕胡:俗稱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實,叫菇米,可以做飯,古人當作美餐。

姓荀的老媽媽特地做了雕胡飯,是對詩人的熱情款待。 ------------------------ 蔬菜類: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註釋] 藜:壹種草本植物,嫩葉新苗皆可食。 露葵:壹種綠色蔬菜,可以煮來佐餐。

------------------------ 節日中的美食: 節日中的美食 屠蘇是壹種用屠蘇草浸泡而成的藥酒。我國古代的風俗,在正月初壹這壹天要喝屠蘇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壹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上元竹枝詞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壹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

戚裏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制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關於月餅,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關於“酒” 詩詞與美食 中國文化種類繁多,源遠流長,各種文化之間的聯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詩文化,飲食文化之間的聯系尤為突出。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詩不離酒,酒不離美食。他們在品嘗美酒之時,吟詩作對,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請看 -- 酒 酒,可飲,可品,可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韻意。少飲則強身健體,提神補氣,與友人聚之小酌則添之氣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釀酒至今幾千余年,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把酒敘情,醉酒當歌,寫出無數絕句佳作。 玉壺吟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 忽然高詠涕泗漣(壹作秋月忽高懸)。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禦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 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 無奈宮中妒殺人。 贈劉都使 東平劉公翰,南國秀餘芳。

壹鳴即朱紱,五十佩銀章。 飲冰事戎幕,衣錦華水鄉。

銅官幾萬人,諍訟清玉堂。 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霜。

而我謝明主,銜哀投夜郎。 歸家酒債多,門客粲成行。

高談滿四座,壹日傾千觴。 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顧,明發釣滄浪。 贈王漢陽 天落白玉棺,王喬辭葉縣。

壹去未千年,漢陽復相見。 猶乘飛鳧舄,尚識仙人面。

鬢發何青青,童顏皎如練。 吾曾弄海水,清淺嗟三變。

果愜麻姑言,時光速流電。 與君數杯酒,可以窮歡宴。

白雲歸去來,何事坐交戰? 對雪醉後贈王歷陽 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須。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頭仙人隱玉壺。

子猷聞風動窗竹,相邀***醉杯中綠。 歷陽何異山陰時,白雪飛花亂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樂酣秉燭遊。 謝尚自能鴝鵒舞,相如免脫鹔鹴裘。

清晨興罷(壹作鼓棹)過江去,千裏相思明月樓(壹作千裏相思明月樓)。 贈閭丘處士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

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

且耽田家樂,遂曠(壹作廣)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

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贈錢征君少陽(壹作送趙雲卿) 白玉壹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餘幾日? 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 我攜壹樽酒,獨上江祖石。

自從天地開,更長幾千尺? 舉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願坐此石,長垂嚴陵釣。

寄謝山中人,可與爾同調。 廣陵贈別 玉瓶沽美酒,數裏送君還。

系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間。 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

興罷各分袂,何須醉別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壹作酒)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月下獨酌四首 花間(壹作下)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壹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三月鹹陽時(壹作城),千花晝如錦(壹作好鳥吟清風,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