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區面積和人口四川第二;經濟(GDP)第六;機場開通航班城市45個川內第二,人流量第三;醫療條件第二;城市公圓綠地環琥第壹;港口第壹;高鉄(暫未開通);教育(包話基礎和本土高校)第三;政策幇扶(國家、省財)倒數第壹;埋頭苦幹低調第壹。綜合起來能算第三大不?
本身瀘州在四川就排第三,不論經濟文化政治都是前三,而且機場,高鐵,航運都是頂級的,要說中國唯壹的酒都,非瀘州莫屬。
小本認為,幸福指數瀘州可以是四川盆地第三, 歷史 上宋明兩朝瀘州經濟(地位)也算是四川第三,其他,就遠離第三了!
我們就來掰壹掰(瞎掰)瀘州的各種資源(優劣勢):
其壹,GDP,顯然,無論存量,還是增量,瀘州都落伍了!
其二, 科技 與高等教育,原來比綿陽差壹截,現在宜賓大力引進高校,又被宜賓趕超了。
其三,開發區,瀘州有幾個經濟開發區,省級(不值錢);宜賓的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升級為三江新區,國家級(全省只有3個)。
其四,瀘州離成渝太近,打不破成渝的虹汲效應,無論經濟、 科技 ,還是人才,都被成渝“沒收”;單說人才,瀘州近二十年人口基數增長了嗎?
其五,自然資源,瀘州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油氣,吃了以前盲目開采的大虧;現在川南的天然氣,也主要在宜賓的長寧、珙縣。。
其六,無論鐵路,還是高鐵,都是瀘州人心中永遠的痛,壹個鐵路客運久久不開通,壹個高鐵線路之爭後知後覺敗給宜賓。
其七,副中心之爭,應該是敗給宜賓了。
其八,工資低(三四級城市標準)但房價高(二線城市標準)。
其九,大氣環境,川南谷地,除了pm2.5,還有壹個酸雨,這些都是致命傷。
其十,自身缺乏腹地,輻射面窄,不像宜賓,可以輻射川西高原。
其十壹,省裏政策扶持,相對於宜賓、南充,瀘州好像是棄兒。
上面的劣勢不要恢心,下面談談優勢:
其壹,瀘州城市規劃壹流、大氣,從起初的主幹道、長江大橋、濱江路,到現在的市容市貌,同樣是文明城市,遠摔宜賓幾條街。
其二,文衛方面,瀘州壹直有“醫專”(西南醫科大學),基礎教育也不錯,這方面值得驕傲。
其三,長江港口,這倒是瀘州的硬通貨,無論是沱江,還是赤水,都在瀘州與長江交匯。
其四,人文素質方面,在四川,瀘州創衛較早,城市規劃、市容市貌壹直領先,隨之而來的市民素質(包括居民人文素質、風俗習慣、 社會 治安(犯罪)、社區建設),壹直高出省內其他地級市壹頭,可以自豪。
其五, 歷史 考量,瀘州還算是省內的 歷史 名城,在宋明時期,壹直是四川盆地“老三”。
其六,如果將來搞地級市合並,瀘州肯定走在前頭,沱江方向的自貢,長江方向的宜賓,都值得 探索 。
其七,離重慶近,也有壹些好處,可以當衛星城市,與重慶高度“融合”,分壹杯羹。
其八,高鐵方面,雖然慢了壹拍,還是搭上了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末班車。
至於城區面積、居民總數、大機場,不說也罷,利弊參半!
小本認為,在川南谷地,宜賓的GDP還行(可以工作),攀枝花適合度假,瀘州更宜居(養老)!
總的來講,瀘州人不要去想“老三”或“小三”,還是強調宜居吧!
這問題我覺得沒辦法回答,因為現在是經濟 社會 的原因吧!拿人和人來說有錢才是大哥,所以現在城市大小也是按GDP多少來論的。就像壹個雖然能賺錢,但賺來的錢還養父母的人和壹個自己也能賺錢,可是父母不但不用養反而倒給錢的人比有錢,根本沒法比。妳和他比什麽,雖然妳有很多地方都超過他,但他只壹句“我比妳錢多”,妳還能說什麽?作為普通百姓真心沒必要非要比較哪個城市大哪個城市小。只要當地的當權者能全心全意求發展,全心全意為百姓考慮,真真正正讓我們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壹切都是浮雲!
四川第三大城市應該屬於南充,南充不屬於地震帶城市,是西安重慶成都距離等三角城市,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南充是鐵路樞杻城市,潛力相當大!
支持往這方面努力發展,但實際還是有壹定的差距。
幾大城市不重要,只要老百姓生活環境好,識同政府所作所為,有辛福感和群眾有感恩之心,就是最大的排名。
瀘州本土有幾所高端小學,在近郊有分校。我絕不會讓孫子去讀。就象北大、清華在西藏讀分校壹樣。妳們應該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