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成分含蛋白質5.7%、脂肪2%、碳水化合物62%、灰分1.3%、澱粉25%、維生素B、脂肪酶等。
性味甘溫;入腎、脾、胃經。
功能: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用於惡心、腹瀉、腰腳無力、嘔吐、痢疾、血便、金瘡、腫痛、瘰癧、家族病、黃疸、痢疾。
用法用量:生吃、熟吃或炒吃;外用搗固劑。
配伍應用嶽家病:板栗花10g,水煎服。貴州黃平
九子陽:板栗花適量,水煎服。(貴州畢節松桃)
紅白痢:栗子10克,馬齒莧10克,棗紅10克,水煎服。(貴州畢節)
南北板栗均可食用
1)炒栗子,果形較小,含糖量高於蛋白質,澱粉較少,呈糯性。優良品種以產自河北燕山山脈的板栗為代表。
2)菜栗種,果形大,含糖量低,水分含量高,澱粉含量高,適用於菜肴、糕點、罐頭等。,代表品種為江蘇、湖北等地方板栗。[7]
藥用價值
栗子具有健脾胃、益氣補腎、強腰強筋、止血消腫、強心的功效,適用於腰膝酸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骨折、外傷引起的筋骨腫痛等癥狀。
栗子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主要用於惡心、吐血、便血等疾病,老少皆宜。板栗含有柔軟的膳食纖維,其血糖生成指數低於大米。只要在加工和烹飪中不添加糖,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當補充。
板栗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可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還有極高的糖、脂肪、蛋白質、鈣、磷、鐵、鉀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C、B1、B2等。,對強身健體很有幫助。
孕婦吃栗子可以強身健體。
板栗也叫栗子。與紅棗、柿子壹起被稱為“三大木本作物”。板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脾和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孕婦經常吃栗子,不僅可以增強健康和骨骼,還有助於骨盆的發育和成熟,消除疲勞。而且炒好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是壹種非常好的食物。
養生價值
①其主要功能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等。它可以治療惡心、吐血、腰腳無力、便血等疾病,可與人參、黃芪和當歸相提並論。
②對腎虛有較好的療效。在唐代,孫思邈認為栗子是“腎之果,腎病宜食。”
③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抗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和動脈硬化的作用,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4)它含有維生素B2,經常食用栗子對長期難以愈合的兒童口腔潰瘍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適用組件
壹次大約10件是合適的。中醫認為栗子能補脾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它對腎虛有很好的療效,因此也被稱為“腎之果”。然而,栗子生吃很難消化,熟食容易停滯。壹次吃太多會傷脾胃,所以壹天最多可以吃10片。
飯後吃東西容易發胖。
最好將板栗作為兩餐之間的零食,或作為正餐食用,而不是在飯後大量食用。因為栗子含有大量澱粉,飯後容易攝入過多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