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愛吃海底撈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價格太貴,其次疫情也有壹定的影響,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的。
海底撈在1994年初創到現在,也快將近30個年頭了,生意火爆的時候甚至要等位好幾個小時,我最記得的就是在2019年的時候,當時接我的父母上來廣州玩,他們都沒有吃過海底撈,我就尋思著帶他們去吃壹次,沒想到去到壹家門店門口都坐滿了人,店員上來給我們發了幾包小零食,說大概要等兩個小時左右,然後我們輾轉去了另外壹家店,又是要等位,最後沒吃成,但是現在隨便哪個時間去都是有位置的,甚至有些冷清。
之後和同事、朋友還有家人也去吃過很多次,但至今壹年多我都沒有去吃過了,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起了,我也問過身邊愛吃海底撈的朋友,他們都說太貴了,奢侈壹把要肉疼很久,而大家不去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壹、價格貴
這壹點是勸退很多消費者的重要原因,雖然說海底撈的東西確實很好吃,服務也很不錯,可是!耐不住它的價格太貴啊,壹份毛肚七八十塊,壹份牛肉也差不多的價錢,點肉最少都是五六十塊起步的,雖然可以點半份,但是壹份的份量就挺少的,半份都不夠塞牙縫好嗎,另外還得支付湯底的錢,兩個人隨便吃點就要兩三百塊錢了,還覺得吃著不過癮,如果是七八個人聚餐,上千塊是少不了的。
二、份量少
壹份肉看著挺多的,但真正夾起來其實沒有幾塊肉在裏面,就是盤子+冰做底層,把切好的肉片都均勻地攤開在上面,所以看著多,吃起來少,花將近壹百塊點壹份肉,壹個人還吃不到什麽,感覺挺虧。
三、疫情影響
這幾年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海底撈也不例外,疫情管控的時候很多地方都不允許堂食,而吃海底撈就是吃堂食才過癮,雖說也可以外賣,但要自己弄鍋底就很麻煩(外賣還沒有免費的精致小吃),即使恢復堂食了,很多人也不願意到這些公眾場合去,生怕“中招”,所以這也是大家顧忌的壹方面原因。
四、網紅美食的沖擊
現在的網紅美食真的是五花八門,只是妳想不到的,沒有市場上做不到的,當大家都嘗試過海底撈了,也就不覺得有多新鮮了,而是去挖掘更好吃的美食,而且這些網紅美食的口味做得並不比海底撈的味道差,關鍵是價格也沒有那麽貴,當有了更多的選擇,自然會傾向於那些自己沒有嘗試過的。
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是導致海底撈出現虧損比較主要的原因,如果價格能夠稍微降低壹點,相信還是會有很多消費者願意買單的,畢竟海底撈的口味和服務是真的挺不錯的,比較受年輕群體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