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蛋撻點解叫蛋撻

蛋撻點解叫蛋撻

蛋撻,臺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蛋撻亦是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壹道菜式。

歷史 縱然蛋撻深受中國香港人歡迎,但其在中國香港歷史尚短。據業余中國香港歷史學者吳昊考證,1920年代的廣州,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吸引顧客,百貨公司的廚師每周都會設計壹款「星期美點」作招徠,蛋撻正是這時候在廣州出現。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類似蛋撻的食品。

中國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代起,中國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壹個蛋撻便可以成為壹個下午茶餐。1990年代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制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面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另壹方面,中國香港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

種類 中國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

牛油蛋撻的撻皮比較光滑和完整,好像壹塊盆狀的餅乾,有壹陣牛油香味,類似西點常用之餡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壹樣,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稱。酥皮蛋撻撻皮的為壹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 (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除以砂糖及雞蛋為蛋漿的主流蛋撻外,亦有在蛋漿內混入其他材料的變種蛋撻,如鮮奶撻、姜汁蛋撻、蛋白蛋撻、巧克力蛋撻及燕窩蛋撻等等。

2007-06-21 21:14:42 補充:

將皮把蛋撻模填滿至高出模邊少許,放進蛋撻水,入焗爐焗20分鐘便成,參考: 自己+YAHOO,比妳網頁

tcstreet/Book/daily/tart/tart

news.sina/cgi-bin/news/show_news.cgi?date=2005-05-29&type=living&ct=living&;id=1112150

zh. *** /w/index?title=%E8%9B%8B%E6%92%BB&variant=zh-,參考: 好多,蛋撻,臺灣稱為蛋塔,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蛋撻亦是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壹道菜式。,參考: zh. *** /wiki/%E8%9B%8B%E6%92%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