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Tom在壹家德資企業做總經理,給我講了壹件有耐人尋味的事。
他前段時間面試了壹個銷售,來自同業,能說會道,言表得體,業務精專。
TOM對他頓生好感,壹直聊到快午餐,意猶未盡,相約去科技園美食區,邊吃邊聊。
到樓下,TOM說:離美食區還有點距離,咱們要騎摩拜單車過去。
那小夥壹樂說,我就是騎摩拜過來的。邊說邊走向壹輛上著私鎖的摩拜......
TOM後來說,自己當時真心希望,那私鎖不是他上的,可當看到他熟練的打開後,心裏也涼涼了......
隨後,找了個借口,把那小夥打發走,也終結了面試。
我壹聽這事兒,還略有差異,問TOM:至於嗎?這點小事兒,妳告訴他以後註意不就行了?
TOM卻說:都是成年人了,肯定知道上私鎖不對,還是堅持去做,只能說是他價值觀的問題,這是沒辦法改的......
後來想想,TOM說的很有道理,明知故犯的人,往往是無法改正的,即使改正,也是浮於表面,換壹種就範的方式而已。
所以,最佳選擇就是,割席而座,各奔東西。
2.
根據壹件小事,定義壹個人的品行,是否太過武斷?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是根據我的人生經驗,但凡壹個人,愛占小便宜,確實能很大程度折射出內在德行。
財經作家洪量,以前是某工業品公司總監,寫過壹件事。
他臨危受命,空降到壹家分公司。
面臨形形色色的員工,如何判斷優劣?
他的經驗就是通過壹些小事,來度量員工的操行。
他本來很看重壹個業務精英,後來通過細節,才發現自己走了眼。
原來,那員工特別愛占小便宜。
比如,上洗手間,會把整卷的紙拿回家;團建時,趁著大家暈圈,把剩下的酒,塞進包裏壹兩瓶......
後來洪量特意追查,竟發現那銷售在外面有家代理公司,通過渠道價格優勢,狂吃公司差價......
洪量當機立斷,讓那銷售走人,也借機在公司樹立新風,壹年後業績名列全國前茅。
洪量說到:壹個人可以通過笑臉欺騙妳,還可以通過談吐欺騙妳,唯獨那些小動作欺騙不了妳,因為那是多年養成的,是下意識的。
我同意洪量這種說法,不記得在哪本書上看到,說是占小便宜是可以上癮的,倒不是占的便宜真值幾個錢,而是意識上占有欲的滿足。
所以,有些人壹見到可以占便宜的地方,便欲罷不能,如不伸手,如萬蟻噬骨;壹旦得逞,便如沐春風......
書中說的有點誇張,但是愛占小便宜的人,內心的茍且會不經意的流露,言語之中,行為之下,貧瘠的德行往往敗露無疑。
就像,洪量所說的那名員工,看似精打細算,處處逢迎,但最後不僅被公司開掉,在業內也名譽掃地,這賬,他終歸是沒算好......
3.
壹個愛占便宜的人,在職涯發展上不僅難以躍遷,生活中也不受人待見。
作家李尚龍,講過壹個室友的事。
那室友,又摳門,又愛占小便宜。壹開始,李尚龍對他還不錯,後來與他徹底決裂。
壹次,李尚龍借了他的手機打了個電話,他卻拉黑了臉,討要電話費,最後蹭了李尚龍頓飯,才就此作罷。
這種作風,也最終也讓寢室所有人與他形同路人。
知乎網友小紅衫,也講過她們宿舍壹姑娘的故事。
那姑娘每天都要化妝,但是,自己卻從來不買化妝品,總是蹭別人的。
後來,大家把東西鎖起來,她還不明就裏,仍然找別人借......
更讓人吃驚的是,那姑娘還收集了別人用過的唇膏瓶,香水瓶等器物,轉手賣給那些制假販假的人。
後來,大家見她都如遇瘟疫,紛紛躲開。女孩生病時,都沒人願意陪,只能孤零零壹個去人輸液......
這世上,還真有這樣壹種人,把別人的東西當成囊中之物,毫無違和感,壹點不害臊。
我也屢屢中招,總有壹些萍水相逢,算不上朋友的人,提出壹些非分要求,讓我哭笑不得。
有人找我說:妳現在公眾號做的挺好,幫我的產品免費發篇推廣唄,反正妳每天都要發,順便的事......
還有人找我:把妳培訓的課件給發給我,參考壹下唄,反正都是現成的......
更搞笑的是,前幾天我記不清在哪裏加的好友,突然冒出來,讓我幫他寫篇軟文。
我說:妳這是在為難我......
那哥們卻說:妳多寫寫不正好練練文筆嗎?......
納尼,良叔要通過幫妳寫軟文練文筆,感覺至尊小心臟掉進了冰洞洞裏......
這就是現實吧,很多人都老大不小了,卻始終不明白,社交的本質就是“施”與“受”的遊戲,妳義無反顧的充當伸手黨,卻從來不考慮能給對方帶來什麽價值,活該社交圈越縮越小,最後只剩下兩個朋友,左手和右手......
4.
愛占便宜是壹種基因,如果處理不好,還會代代相傳。
曾看過網絡上的壹則報道。
武昌的魏女士,喜歡占小便宜,時不常將公司裏的文具拿回家,還特自豪的說,咱們家娃以後上學,不用買文具了......
壹次,她帶6歲的女兒去公司玩,女兒看到壹同事桌上有張百元大鈔,快速揣進了兜裏。
發現後,魏女士大怒:“妳這娃,這麽小怎麽就會學偷東西了?”
誰知,女兒委屈而又堅強地說:“辦公室的東西難道不是可以隨便拿的嗎?”
中國有句俗話:“育兒如育已,當身體力行”。
是呀,妳自個兒都管不好自個兒,怎麽能管好兒女?
妳是占了點小便宜,可是也順便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將那顆幼小的心靈,活生生塞入壹個逼仄的殼中,無論身體如何長大,ta的心靈卻只能與茍且***生。
就像作家路金波說過:
"千萬不要給妳的孩子只塑造壹個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從小給他看星空、海洋、恐龍、神話、聖賢。
這樣,等他長大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胸懷容忍各種無趣的生活。 "
5.
作家菜沖曾說過壹句話:
正如那些愛占便宜的人,很多時候也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挖坑。
前幾年有個熱播局《蝸居》,講了這樣壹個故事。
年輕貌美的海藻和瀟灑正派的小貝,天設壹對,只是經濟拮據,無法在上海擁有自己的壹套房。
為實現自己的願望,海藻找到了壹條捷徑,當了市委秘書長宋思明的職業二奶。雖然很快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麻煩也接踵而來。
宋思明被查出腐敗問題,海藻不得已躲到國外,卻被宋太太找到,扭打之下,懷孕的海藻丟掉了肚子裏的孩子,而且子宮也被切除,無法再孕。
而宋思明也心灰意冷,故意造成車禍死亡。
海藻曾經的繁花似錦,也終成黃粱壹夢,曾經占的便宜,掏心掏肺也無法還清......
海藻的故事,讓我想起愛斯基摩人獵殺北極熊的典故。
北極熊嗜血,獵人會殺死壹只小海豹放血,塗抹在刀刃沖上,然後倒立在桶中。
讓血漫過刀尖壹點。血桶放在外面,凍成了冰塊。壹個獵熊神器就此誕生。
北極熊看到鮮血,急忙用舌頭去舔。當上面的血層舔完,舌頭也凍僵了。露出的刀刃,會劃開壹個小傷口。
此時北極熊凍僵的舌頭卻感覺不到痛,壹直到傷口越來越深,北極熊最終因為失血過多而倒下。
是的,最後北極熊舔都都是自己的血......
想想,很多人不都像這頭北極熊嗎?
工作上能偷懶就偷懶,畢竟工資照發,這便宜幹嘛不占?只到壹天,辭退通知突然來襲;
身邊的朋友,能蒙壹個算壹個,朋友不就是來利用的嗎?只到壹天,再也無人伸出援手;
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流動的雪花銀不截白不截,只到有壹天,鋃鐺入獄,前途自毀。
那曾經口口吞下的香甜,都是自己的血,卻渾然不知,直到窮途末路,轟然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