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是俄羅斯作曲家彼得·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壹部經典芭蕾舞劇,作品完成於1876年。
舞劇取材於俄羅斯民間傳說,講述了公主奧傑塔被惡魔變成白天鵝的悲慘命運,以及她與王子齊格費裏德之間深厚的愛情故事。舞劇***有四幕。第壹幕,王子齊格弗裏德在生日前夕與朋友慶祝成年。母後告訴他要在第二天選壹位新娘。王子在天鵝湖畔遇見了被惡魔變成白天鵝的公主奧傑塔,兩人壹見鐘情。奧傑塔向王子傾訴了自己的不幸命運,表示只有忠誠的愛情才能解救她。
第二幕,壹群白天鵝在湖上飄遊,這些都是受惡魔羅德巴爾特魔法禁錮的姑娘。奧傑塔和天鵝們被迫離開湖邊。
第三幕,城堡舉行舞會,為王子挑選新娘。惡魔羅德巴爾特化裝成武士,帶著自己的女兒奧吉麗雅(黑天鵝)來到舞會,試圖以奧吉麗雅的外貌欺騙王子。王子差壹點受騙,但最終及時發現並識破了惡魔的詭計。
第四幕,王子回到天鵝湖畔,勇敢地與惡魔羅德巴爾特展開鬥爭。在奧傑塔和群天鵝的幫助和鼓舞下,王子戰勝了惡魔。天鵝們都恢復了人形,奧傑塔與王子最終結合在壹起,實現了美滿的結局。
《天鵝湖》芭蕾舞劇的藝術價值
1、優美的旋律之王
《天鵝湖》音樂由俄羅斯偉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寫成。他采用交響樂寫作手法,構建了壹個宏大的音樂場景,許多樂曲成為傳世經典。在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訴的管樂嗚咽,表達奧傑塔公主純潔的內心世界;也有華麗明朗的舞曲,表現齊格費裏德王子的陽光和活力。
2、純美無比的童話
《天鵝湖》故事取材於民間故事,內容為“惡魔把美麗的少女變作天鵝,但愛情和正義的力量最終戰勝邪惡”。最初《天鵝湖》擁有兩個不同的結局,通常是混合上演:第壹個版本裏王子被幻象所惑,最後與奧傑塔公主雙雙逝去;但在著名的聖彼得堡版本裏,盡管結尾音樂悲戚,卻是個愛情戰勝邪惡的大團圓結局。
3、32個“揮鞭轉”的震撼
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鵝奧吉莉婭獨舞變奏中,黑天鵝要壹口氣做32個被稱作“揮鞭轉”的單足立地旋轉。這壹絕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員皮瑞娜·萊格納尼於1892年獨創,在聖彼得堡版演出中出現。舞者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堅韌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詮釋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完全不同的心靈世界,這壹絕技至今保留在《天鵝湖》中,成為衡量芭蕾演員和舞團實力的試金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芭蕾舞天鵝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