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是海寶。和陸生蛇壹樣,海蛇也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它的皮可用來做樂器和手工藝品;蛇肉和蛇蛋可食,味道很鮮美,某些內臟可入藥。 以蛇入藥,《神農本草經》即有記載:海蛇入藥,首載於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主赤白毒痢,五野雞病,惡瘡,灸食,亦燒末服壹,二錢匕沿海民間有食用海蛇的習慣,藥用也很普遍作為祛風燥濕,通絡活血,攻毒和滋補強壯等功效良藥,常用於風濕痹癥,四肢麻木,關節疼痛,疥癬惡瘡等癥。
海蛇幹
福建省中藥研究所比較分析了青環海蛇,長吻海蛇、海蝰等海蛇與蘄蛇、金錢白花蛇等陸地蛇的化學成分,發現海蛇含氮量高達9.94%,比陸地蛇多出1.03%,脂肪含量比陸地蛇高0.53%,氨基酸總量比陸地蛇高5.2%,其中人體必須的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均比陸地蛇高出16%以上。並證明海蛇原生藥使用安全,無毒。
周少雄等研究了青環海蛇等4種常見海蛇乙醇浸出物的營養成分,發現其中含有l9種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纈氨酸和賴氨酸含量較高,還含有8壹氧化賴氨酸、Zn、Cu、Fe等微量元素和Ca、K、Na等宏量元素含量豐富。以海蛇體為主要原料開發的制劑有上海世康特制藥有限公司的復方海蛇膠囊,上海華東醫院研制的復方海蛇膠囊,泉州制藥廠的海蛇祛風勝濕膠囊,湛江中藥廠的復方海蛇酊和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研制的復方海蛇註射液等。
華東醫院研制的復方海蛇膠囊主要原料為南海半環海蛇和玉足參,具有改善微循環,促進免疫功能,增強記憶等效果,泉州制藥廠的海蛇祛風勝濕膠囊由海蛇、川烏、延胡索、羌活、當歸、甘草等精制而成,具有益氣養血、祛風勝濕、通經絡、壯筋骨等功。
廣西北海市人民醫院研制的復方海蛇註射液主要原料為青環海蛇、平頦海蛇、當歸、豆豉姜等,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等痹癥。湛江中藥廠的復方海蛇酊具有明顯抗炎,鎮痛效果,另外福建省藥材公司中藥研究所研制了海蛇天麻酒。
海蛇膽
傳統醫學認為蛇膽具有行氣化痰、搜風祛濕、清肝明目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等疾病。
蔡雲見等測得青環海蛇膽正丁純提取物含牛磺膽酸36.5%,以鮮膽汁計算,含牛磺膽酸0.34%,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陸地蛇相當。動物實驗表明青環海蛇膽具有顯著止咳,祛痰作用,對乙酰膽堿造成的氣管痙攣有明顯緩解作用。因此,海蛇膽與陸地蛇膽壹樣可用於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海蛇油
沿海漁民常熬制海蛇油外用於水火燙傷,凍瘡,蟲蚊叮咬等。研究表明海蛇脂質,類脂質含多種飽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軟脂酸,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二十碳烯酸等含量較高,廿二碳六烯酸(DHA),廿碳五烯酸(EPA),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等含量也很豐富.日本有壹種油針療法,將海蛇脂質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註射劑在身體壓痛點和硬結部位註射,可以治療腰痛和頜,肩等部位的疼痛.還將海蛇脂質制成軟膠囊劑,作為保健品,增強學習,記憶功能,預防骨質疏松。
海蛇毒
海蛇毒液毒性非常強烈,遠比陸地毒蛇的毒 性大,通常純海蛇毒素的LD50均小於0.10mg/kg,如常見的青環海蛇為0.05mg/kg,平頦海蛇為0.06mg/kg。海蛇毒與陸地蛇毒類似,也是多種蛋白質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神經毒素和各種酶蛋白。
從海蛇毒液中分離出來的神經毒素主要是作用於突觸後的a神經毒素,結合在骨骼肌運動終板部位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阻斷骨骼肌的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因此中毒的人和動物出現肌肉麻痹,多以呼吸肌麻痹導致窒息死亡.海蛇毒不含心臟毒素,對心臟沒有直接作用。
但有明顯的橫紋肌毒性,引起的肌肉損傷以出現血紅蛋白尿為臨床表現,通常認為引起肌肉損傷的不是神經毒素,而是磷脂酶A.以陸地蛇毒素為主要原料開發研制了溶栓、止血,鎮痛等多種制劑.海蛇毒素的開發利用相對滯後,原因之壹是海蛇排毒量相對較低,難以采集足夠應用的毒液量.國內外對海蛇毒素的研究報告比陸地蛇毒素少得多。
最近幾年國內研究有新的突破,中山大學等建立了多個海蛇毒腺表達文庫,克隆了幾十個海蛇新基因序列。重組海蛇毒素有明顯抑瘤活性,對HI、sK—N—sH 和MGC三種細胞的IC50分別為0.045mg/Trd、 0.057mg/ml和0.069mg/ml。可望開發成新的抗腫瘤藥物。重組平頦海蛇神經毒素對小鼠化學致痛有鎮痛作用,鎮痛效果高於鹽酸哌替啶,可能開發成新型鎮痛藥。 海蛇肉質柔嫩,味道鮮美 、營養豐富,是壹種滋補壯身食物,常用於病後、產後體虛等癥,也是老年人的滋養佳品,它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
在港、澳、臺、廣東、海南等地,海蛇被列為美食之壹。在日本,海蛇更被推為宴席上的佳肴,廣州壹些酒家亦推出鮮活或幹的海蛇食品。海蛇藥材做為祛風燥溫,通絡活血、攻毒和滋補強壯等功效良藥。常用於風濕痹癥、四肢麻木、關節疼痛、疥癬惡瘡等癥。
海蛇的食法很多,海蛇肉可清蒸、紅燒、煲湯。其中海蛇燉火雞是有名的“龍鳳湯”。海蛇肉煲粥是清涼解毒之美食佳肴,海蛇湯鮮甜可口,海蛇酒可作為驅風活血、止痛良藥。
總之海蛇營養豐富。福建、廣東、海南等省,島嶼星羅棋布,港灣眾多適宜海洋蛇類的生長繁殖,資源豐富,應開發利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