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現紐約是壹個深不見底的漩渦,不知不覺就壹頭紮了進去。它看到的東西像萬花筒壹樣絢麗,它踩過的東西像刀片壹樣驚心動魄。然而,生活在紐約的每個人似乎都願意經歷生活的起起落落並冷眼旁觀。
離開是壹個沈重的詞。很難走出這個漩渦。有太多美好的東西放不下,有太多故事講不完。可悲的是,在兩年內闖入我生活並給我帶來無數回憶的人匆匆離開了。
這壹次,我邀請了五位好朋友來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們也是穿梭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紐約人。他們也和我壹樣赤手空拳在這裏打拼,卻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離開。
五次送別餐後,我看著他們像空巢老人壹樣壹個個離開。那他們去了哪裏,現在過得怎麽樣?我非常想念他們,當我看到他們的話時,我的眼睛濕了。
真的,字字戳心。
“紐約的壹切似乎都是壹場夢。”
近年來,當我在紐約學習時,我這個來自內陸山區的女孩第壹次像“陳煥生”壹樣來到這座城市,在這個頂尖人才馬不停蹄聚集的城市尋求機會。然而,進入就業大軍後,我發現我的專業不幸被歸類為“其他專業”。
有壹種說法是,在美國留學只有兩個專業,“CS相關”和“非CS”。
對於普通家庭的外國學生來說,成功從計算機專業的頂級學校畢業就意味著光速脫節嗎?潘考中了,但他打了嗎?乙桓染藍藍是否欠楚?暴力嗎?ata科學碩士,擺脫“其他專業”的命運。
然而,畢業那天,我又不好意思厚著臉皮在家裏閑逛了。在工作的時候,我找到了壹個可以回答的雇主。首先,我搬去和我的朋友合住壹個房間,最後我住在羅島客廳的角落裏,拉著窗簾,只是放了壹張床和壹張桌子。
紐約是壹個蓄勢待發的城市,男多女少,很難建立穩定的婚戀關系。來參加畢業典禮的父母的中心思想是旁敲側擊,盡快結束單身狗的生活,然後和妳壹起漂泊。
站在岔路口,我突然慌了。同甘共苦的閨蜜帶著男友離開了紐約,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壹根稻草。如果妳在同等收入的情況下回到中國時不成為“少數民族”,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什麽不選擇壹條新的道路呢?所以,果斷收起妳的包包,和妳的腰說再見吧。
其實兩年後回過頭來看,我發現這座圍城有些倉促和急躁。那時候太膽小了。如果妳能咬咬牙留下來,妳也可能會獲得良好的發展和愛情。
我回國的第壹站去了北京,壹個擁有豐富歷史和文化的城市,這是我最喜歡的“努力學習,要求不多”的人的地方,因為那裏有家人和朋友。在北京拿著不錯的薪水,我暫時不需要租房。經常和閨蜜聚會,會有熱心的朋友介紹。感覺自己腳踏實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不再是壹個人隔著12小時的時差在國外漂泊。
然而,還沒來得及充分享受帝都帶來的便利,我就勇敢地爬上了1000左右的PM2.5指數,這讓我哭了,高燒了壹周。總的來說,我從來沒有膽怯過,所以我只能放棄北京的大好機會,卷起被子跑回南方。
我回老家休養了半年,在母校國際部任教。每天往返校園,仿佛壹夜回到了高中時代。那些熟悉的道路,那些我沈浸在學習中的日子,那些激情奮鬥的歲月,那些懵懂的感情在過去的十年中重現。
生活似乎回到了原點,紐約的壹切似乎都變成了壹場夢。然而,我心中的小火苗在隱約地移動,我的心中似乎有壹只小貓,用爪子撓著我的心,促使我迎接更艱難而精彩的生活。所以,為了向家人表明我的決心,我來到了深圳這個天藍海藍的高價“漁村”,什麽都沒有準備。
剛到深圳的時候囊中羞澀,在北京還是老家好。這壹年,不缺壹地雞毛,但我仍然感謝父母對我任性的縱容和朋友在我低谷時的幫助。
在回國的圍城裏,許多人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每當他們被國家強加的價值觀“嚇倒”時,他們都想再次出國,沖出城門殺出壹條血路回國。至於城外的海漂壹族,他們紛紛回國,坦言在外當“少數民族”的艱辛和不易。
這座圍城,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回來。它有好有壞,但就像魚喝水壹樣。其實,高岸與深谷,世事多變,世事無常是常事,無論城內城外,我只願把握當下,但我要天真無邪。
紐約是壹個象征,承載著許多成長故事。
我仍然記得我第壹次來美國學習的那壹年。我在唐人街坐了壹輛15元的大巴車,從充滿學術知識的劍橋往返紐約。每次從皇後區高速公路上看到曼哈頓的天際線時,我總是提醒自己這是真的,不是夢。
每次走在紐約街頭,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充滿活力的年輕壹代,我都感到壹股強大的活力。紐約很粗糙,我在東京短暫停留後到達紐約的第二天就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粗糙。但恰恰相反,正是這種粗糙使其兼收並蓄,並賦予了這座城市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包容和氛圍。
下東區有各種各樣穿著奇怪衣服的人,但這是我周末最喜歡去的地方。我品嘗了壹杯街角的咖啡,吃了壹頓中國使命的獨特中餐,走進壹家私人收藏店,在第七大街的壹家二手商店出售了我的西裝,感覺那壹刻的生活是最生動的。
留在紐約成了我學生時代最大的夢想。我不知道是什麽激勵我忍受了許多挫折,克服了各種困難,我真的留了下來。這壹呆就是四年。出國前,壹位從紐約回來的同事說:
“四年讓妳成為壹名新員工”,我認為我是壹名合格的紐約人。
我開始向曼哈頓的商業大亨學習投資。我每天都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出去看項目,走在公園大道上和壹群穿著名牌皮鞋的美國人談合同。那種感覺,就像我曾經在電影裏看到的壹樣,真實又不真實。
我和美國同事壹起閱讀文件直到午夜,吃著奇怪的加班餐,壹起討論融資計劃。後來大家都去了新公司發展。當每個人再次聚集在威廉斯堡的酒吧談論過去時,感覺就像是昨天發生的壹樣。戴夫在做報告,克裏斯在看酒店管理合同,我在做壹個財務模型。
這只是無數紐約瞬間的壹個小小縮影。
我決定離開,是因為我珍惜它。它給我帶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從那以後,紐約不再是壹個目的地,不再是我的目的地,它已經成為我生命中必經的壹站,我在這裏度過了壹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現在,我已經回到中國,開始了同樣的投資,但在不同的市場上有很多共性。或許它經歷過紐約的復雜,但面對新的環境,它變得從容而淡定。
回來吧,因為紐約將永遠是那樣的風景,如此近又如此遠。
“這就像在紐約的刀口上行走。”
留學五年,本科在歐洲,13移居紐約,壹心留校。也許紐約對每個路過這裏的人都有影響。在這裏,妳可以接觸到世界上最前沿的東西,每天不斷的新鮮感可以給每個初來乍到的人無限的熱情。
從飛機降落在肯尼迪機場的那天起,我開始尋找實習機會,進入了美國人的真實工作和生活,了解了許多中國人在美國的生活狀況。這些年的折騰大概讓我看到了在美國個人發展的壹些可預見的未來。
看到國內伴侶逐漸進入名企或大平臺擔任要職,前途不可限量,再看看他們在紐約漂泊的狀態,安定下來解決感情問題已經變得極其奢侈。在巨大的壓力下,我決定回到中國。
我回到中國已經壹年多了。我壹直在陸家嘴的壹家外資公司工作,我仍然喜歡我的工作。去年,我找到了壹個被認可的人。壹切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我可以開始計劃下壹步的生活了。
回顧所有做出的決定,我沒有太多的情緒。如果妳在紐約州,妳會在興奮之下寫很多東西,所以妳可以看到人們在回到中國後平靜了很多,可能是因為人們可以在家裏進出,而在紐約,這就像壹直走在前沿,所以妳應該時刻保持警惕。
總之,惡有惡報。只要妳知道自己的需求,並不斷努力和行動,妳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願我們壹起迷茫,壹起成長。”
因為種種原因,工作簽證暫停了2個月,老板不願意冒險非法雇傭員工,這迫使我找到了新工作,願意配合我的身份。經過近三個月的努力,我沒有找到壹家願意接受我的公司。碰巧中國的壹家好公司給了我壹份工作,所以我回家離開了紐約。
離開的時候,我的心情很復雜。壹方面,我在紐約摸爬滾打了兩年,沒有穩定的身份,感覺很累。當我想到在中國有壹份穩定的工作等著我時,我充滿了期望。另壹方面,離開這個我和朋友們為之奮鬥的城市,壹個充滿故事的城市,心中也有遺憾和不舍。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8個月了。想想看,差不多是在紐約度過的時間的1/3。從我自己的生活來看,我認為有以下變化:
生活很穩定。
每個人都說在紐約,妳總是在找工作、房子和男朋友。的確,由於我的地位、競爭或其他太多優秀的工作,我換了三份工作,在紐約找了兩年四份工作,而我待過最長的工作是在壹個小辦公室裏,1年零2個月。總是和別人合租的房子,總是又小又破。至於男朋友,跟我有什麽關系?
現在工作很穩定,不會擔心被大火燒死。這種穩定性很可能來自於中國的原創文化沒有那麽強的競爭力。當妳加入壹家企業時,妳的同事和老板實際上很期待看到妳的成長,並期待妳與團隊壹起成長。
在這種環境下,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新業務並提高我的知識和技能。思考如何做好工作,如何處理好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讓我有機會在壹個行業中深入,這讓我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至於房子,這可能是中國的壹個奇怪現象。每個人都想為房子而戰。似乎有了房子,就有了安全感,盡管它耗盡了妳的儲蓄、妳父母的儲蓄和妳的現金流。
我最好租它,但是租賃條件確實比在紐約好得多。目前的心態當然可以變得更好,但沒有什麽可期待的。
2
社會減少
中國的社會交往程度仍然遠遠低於紐約,大部分社交圈仍然來自妳的同學。壹方面,許多朋友已經回家照顧妻子和丈夫,照顧孩子。另壹方面,年輕人的集體活動仍然很少,6070年代的人有豐富的社會交往,大多是為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大多數時候我下班後直接回家。想想吧。在紐約,晚上總是有很多活動,比如葡萄酒半價的歡樂時光,或者我們過去經常參加的房地產交易活動,或者在中央公園野餐,聚集人們學習等等。在家裏,雖然同事關系很好,有說有笑,但私下交流真的很少。
總的來說,我感覺雖然大環境還是有變化的,但國內國外各有特色,都很有營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和快樂的源泉,這樣妳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中仍然找到成長的養料。
願我們在迷茫中共同成長。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報。”
在過去的三年裏,我每年大約飛行654.38+0.5萬公裏,這大致相當於壹年往返紐約和北京七次。前年是忙碌的工作,去年是悠閑的學習。
生命看起來像地球的壹顆小行星,日夜圍繞它旋轉。
壹年中每次離開紐約,我都是在出差。時間或長或短。每次到達北京,我都在計算返回紐約的時間。壹年裏,人們對紐約的定義忽遠忽近,忽明忽暗,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但不變的是對紐約生活的滿滿期待。
這裏的紐約指的是曼哈頓,代表著工作中的專業和有趣的靈魂;北京是指國茂華茂金融街;出差是指搬磚,包括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的正常工作時間,中間包括吃喝和短期健身。
中國講究出路,妳總能聽到妳會壹夜暴富。紐約註重長流的生活方式。在中國沒有人有時間聽妳的風格,妳還沒有賺夠幾十億。風格不是妳應該談論的話題。
紐約和北京有著相同的辦公室、忙碌的人們和幾乎相同的硬件。然而,廣闊的馬恩島的街道可能會繼續在晚上穿著拖鞋加班,而北京燈火通明的建築物已經習慣了加班。
在北京,它是壹種戰鬥機的姿態,北京是壹頭獵豹,而紐約是壹頭金獅。這句話並不是說曼哈頓追求無限的高度,北京追求無限的偉大。這句話的意思是,紐約的人相信生命將永遠存在,而北京失去生命並永遠存在。沒人迷茫,沒人有時間迷茫,拍手叫好就好。
哦,是的。紐約出差回北京是什麽感覺?
停止奮鬥,妳就停止了生活。
那妳為什麽離開紐約?
想要更好的回報,更要珍惜當下。
附言
寫這篇文章有兩個原因。壹個是這兩個月有七八個朋友陸續回國,心裏五味雜陳。另壹個是最近有人寫文章說回到中國有多好。我真的希望我最信任的朋友能親自談論他們在家鄉的生活,讓妳自己去判斷。
很喜歡壹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壹步都算數。”所以,即使心裏有不甘和委屈,生活中也有痛苦和絕望;但妳走的每壹步,做的每壹個選擇,經歷的每壹件事,遇到的每壹個人,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無論我們是否回到中國,我們的經歷都是獨壹無二的,這些年是我們生命中最輝煌和生動的篇章。
最後,超級超級感謝我可愛的朋友們。等我回到中國,我會給妳壹個超級超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