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許多的特色小吃,包括面線糊、醋肉、牛排、鹹飯和蘿蔔飯等。泉州的面線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口感綿軟,配料豐富;橋頭醋肉酥脆香軟,口感非常好;泉州的牛肉小吃食,做法講究,價格適中。
1、面線糊據說面線糊在泉州有800多年的歷史,說它是泉州最有代表性的早點,大概沒幾個泉州人會反對。
面線的制作跟掛面有幾分相似,純手工面線細如發絲,做成面線糊之後很像飄逸的龍須。湯頭是用豬骨熬過再勾薄芡,微甜,質地略粘稠,不然怎麽能叫“糊”呢。口感吃起來也非常綿軟,幾乎感覺不到面線的存在。在腸胃尚未完全打開的清晨,稀溜溜的吃壹碗面線糊真讓人感到落胃的舒坦。
配料也必不可少,最經典的搭配便是泉州特有的“醋肉”(下面會講到),常見的還有油條、蝦仁、魷魚、海蟶、鴨腸、海蠣、肥腸、豬肝、雞胗等等,每次可以選兩三樣自己喜歡的加到面線糊裏。最後還少不了那壹小撮白胡椒粉。
在哪吃
西街老記面線糊
水門國仔面線糊
後城面線糊
2、醋肉橋頭醋肉就是在迎津橋那兒支著的壹個小攤子,經營了20年,儼然成了醋肉的代言店。我去的那天突然飄起了小雨,大家都是冒雨等醋肉炸出鍋。買了10塊錢的醋肉,裝在塑料袋掛在車把上,壹邊騎車那個香味壹邊往外冒。拿壹塊放進嘴巴裏,燙嘴、酥香、吃不出酸味但有很特別的香,有點像炸蒜蓉的香氣(可是醋肉的腌料裏好像沒有蒜呢)。
在哪吃
橋頭醋肉
3、牛排牛肉店裏有非常豐富的牛肉小吃食,做法講究,味道好,價格不貴。壹塊牛排,壹碗牛肉丸子湯,壹碗鹹飯下肚真是莫大的滿足。泉州的牛排可不是西式的概念,而是帶骨的牛肉經過爆炒之後加入咖喱粉、辣椒、香葉、孜然等調料慢燉,出鍋時已經微微脫骨,每壹絲肉都沾著醬汁帶著咖喱的微辣,勁頭十足。最有名的店是位於塗門街的好成財牛排館,就在清真寺的馬路對面。他家的牛排咖喱味比較重,偏辣,但是超級香。
另壹家是蔡瀾推薦的東興牛肉店,個人更喜歡這家的牛排,跟好成財的味道區別蠻大,香料用的好,沒那麽依賴咖喱。牛肉丸很彈。閩南離潮汕不遠,其中壹個最大的是包心牛肉丸,其他是沒有餡的,牛肉丸子的湯也很好喝,雖然漂著油花,但是壹點都不膩。唯壹差壹點的是牛肉面,牛肉倒是不少,但是因為有牛排在先,所以牛肉面裏的牛肉就顯得沒啥競爭力。
4、鹹飯和蘿蔔飯吃牛排通常會配壹碗鹹飯。鹹飯說白了就是放了各種食材的燜飯,比如香菇、胡蘿蔔、海鮮幹貨之類的。其實並不鹹,在吃牛排的店都會有。還有壹種更家常的蘿蔔飯,該是閩南人味覺深處對“古早味”最準確地詮釋。用含水量極高的沙土蘿蔔和海蠣、蝦幹、香菇、五花肉同煮。飯菜合壹,是壹種幾乎家家都會自己做的食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家常,這壹趟的遺憾之壹就是沒有搜集到好吃的蘿蔔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