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新疆饢產業發展狀況調查:饢餅也能做成支柱產業

新疆饢產業發展狀況調查:饢餅也能做成支柱產業

從小作坊到集團軍

走進新疆伊寧市塞外疆饢文化小鎮,空氣中彌漫著烤饢香。這裏規劃了生產加工區、體驗區和生活區,日產饢4萬多個。2020年,該市整合現有生產資源,打造了“1個產業園+10個生產基地+1個街區+若幹作坊”的饢產業發展體系。

“過去,每天的收入特別不穩定,有時候高到脖子,有時候低到腳脖子。”在伊寧市塔什科瑞克鄉饢產業園,庫爾班江·吐拉洪打饢時,手機總是播放著歡快的音樂。他是當地有名的打饢師傅,以前和家人經營打饢店,2020年10月到產業園工作後,專心負責打饢,每個月收入達7000元。“現在好得很,不用操心面和油了,也不愁饢咋賣了。”

從小作坊到“集團軍”,從粗制作到新手法,既實現集聚生產又兼顧多樣化的靈活方式,新疆饢產業這兩年由過去零散化、小規模經營逐步走上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為什麽要改?“過去生產分散,到處冒煙,既不經濟也不環保。”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小龍認為,壯大饢產業應從調整生產組織形式入手,開展規模化集中生產,這樣有利於確保質量、培育品牌、加強營銷和研發新產品。

從分散到集聚,饢產業不僅促進了產業擴容,還有力拉動了就業。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於2018年建成運營,已安置就業1000余人;喀什地區通過發展饢產業,帶動近萬人就業;阿克蘇地區建設饢產業園,創造就業崗位5000多個。伊寧塔什科瑞克鄉塔香食品有限公司日產饢1萬多個,解決了60多名村民就業……

專家表示,饢產業是新疆特色產業,也是潛在優勢產業,通過壹系列舉措,可以打造成為“顯優勢”產業,成長為新疆經濟支柱。集聚發展是必由之路,要通過積極引導饢企進園,提升產業集中度。

從小食品到全鏈條

在發展饢產業過程中,新疆註重產業融合,“牽手”關聯產業,拓展發展空間,“鏈接壹產、立足二產、牽手三產”,不僅能帶動種植、 旅遊 、餐飲、電商、物流等各類產業發展,還激發了饢產業的發展動能。

為擴大新疆饢產品知名度,打好產業融合牌,新疆積極開展推介活動。2020年12月,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鄭州舉行。期間,新疆饢企與河南食品企業深入交流、合作,不僅收獲了訂單,還在品牌營銷、特色包裝、渠道建設等方面收獲了許多“金點子”。

位於阿克蘇地區的庫車大饢城不僅產饢,還是國家3A級 旅遊 景區。庫車大饢城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劉清華介紹,大饢城日產饢5000個以上,遊客不僅可以品嘗饢,還可以品嘗其他地方 美食 ,購買特色手工藝品,觀看本土民間藝人表演。

不只是在產業鏈下遊想辦法,新疆饢產業發展還不斷拉動上遊鏈條的提質發展。小麥是制作饢的主要原料,饢產業的發展倒逼種植結構調整,帶動了小麥種植提質增效。新疆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打饢專用粉研發、品牌推廣,《饢(餅)專用小麥粉》團體標準自2019年開始推廣,目前已有十余家規模以上面粉加工企業按照標準生產打饢專用粉。

昌吉州奇臺縣是新疆重要的小麥產區,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打饢專用粉需求逐年提高,全縣加工企業平均每月向市場供應140噸左右,有力拉動了種植業,全縣小麥種植面積已逾百萬畝。阿克蘇地區則創建了113萬畝的綠色標準化原料基地,從源頭入手確保饢產品的高品質。

除了小麥,植物油、核桃、葡萄、圓蔥、辣椒、紅花等原料生產也得到促進。

從同質化到各展所長

推動產業發展,重在突出特色。饢作為新疆特色食品,帶有鮮明的地域烙印,但也存在同質化競爭情況。為破解這壹難題,新疆各地紛紛出招,尋找和做強自身特色。

把傳統饢作出新花樣是不少地方的選擇。喀什地區選派專業團隊,分析調查市場需求,除了重點發展傳統的油饢、芝麻饢等,還積極發展玫瑰花醬饢、辣皮子饢、核桃饢等特色饢產品。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火龍果饢、菠菜饢等壹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喜愛。

開發新產品的同時,壹些企業研發團隊還在產品外觀上下功夫,生產多種規格的饢產品,並壹改傳統粗放式包裝,生產小規格、便於攜帶的方便饢、油炸饢等休閑食品和伴手禮等,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有星星、駱駝樣式的,還有大盒、小盒包裝的,以前從沒想過饢還能做出這麽多花樣。”在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工作的卡德爾·力提普,有15年打饢經驗,他感慨,“這幾年饢的種類越來越多,不僅好吃,而且更好看了”。

不只“外觀”改變,“內涵”也要提升。“十四五”時期,新疆將推動饢產品“走出去”,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要實現這壹目標,讓“潛優勢”轉化為“顯優勢”,必須實施品牌戰略。近年來,壹些地區和企業在培育和擦亮品牌上持續用力。伊犁州按照“公用品牌 縣市特色品牌”方式,深挖地域文化,突出發展有機饢、特色饢,集中力量打好“伊犁饢”這壹區域公用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疆絲路源疆饢文化原生態產業園坐落於昌吉市濱湖鎮,其負責人張繼中發現了壹個變化:以前問朋友或家人要買啥饢,答案往往是,要芝麻饢、窩窩饢、苞谷饢等品種,現在很多人則說要“阿不拉的饢”“疆小饢”等品牌饢。“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們將深入挖掘饢文化背景,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產品吸引力和溢價能力。”張繼中說。

2020年,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與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合作,攻關皮牙子饢、芝麻饢和奶子饢等產品的包裝防腐、防品質劣變技術,讓饢離開新疆依然能保持風味,穩步走向全國市場。

“賣得了”還得“賣得好”,營銷模式創新同樣關鍵。

在這方面新疆各地和饢產品企業進行了積極 探索 。有的地區利用對口援疆機制,在援疆省份建立銷售渠道,先占領“灘頭”,進而再深耕市場;有的企業重點發展電商,在線上發力,開拓銷售渠道。霍爾果斯等地還發揮口岸優勢,立足周邊國家需求,奮力開拓國際市場。2020年7月成立的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在開拓成都等地市場時就想了新招。在當年11月舉行的“四川首屆國際火鍋節”期間,瞄準火鍋餐飲涮餅類空白,叫響“吃火鍋帶壹個饢”“火鍋愛上饢”等營銷口號,受到消費者歡迎。

如今,新疆饢已不僅是壹種特色食品,還承載著新疆各族人民真摯、樸素的 情感 ,續寫著壹段段傳奇。就在不久前,滿載1萬個饢的貨車從新疆庫爾勒出發奔赴河北石家莊支援抗疫的事跡溫暖人心。相信這張名片,壹定會衍生壹項大產業,書寫富民興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