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燜面——僅僅是看著圖片,就能讓人流口水的美食,壹起來品壹品吧

燜面——僅僅是看著圖片,就能讓人流口水的美食,壹起來品壹品吧

美食 天下行之走進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二)—— 燜面

簡介

燜面 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面食小吃,流行於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內蒙古 ,遼寧,安徽,湖北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為蒸面、鹵面、爐面、壚面、烀面、糊面。

燜面主料是面粉,配料主要是卷心菜,豆角和豬肉。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燜面所用的面,有生面和熟面。熟面所蒸的時間比生面要少很多。也可加入適量蓧面。調理必須要有蒜,才夠美味。燜算是此面的加工方法,對於很多地方稱為lumian。著名山藥蛋派作家趙樹理就特別愛吃這種面,還因此做了壹些考證。他認為lumian應為"壚面"。"壚"當然不是普通澆鹵面的那個"鹵"字,而"是當年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相戀"當壚賣酒"的那個"壚"字。

做法壹

主料:切面,根據做法不同,配料可加,豆芽/豆角/茄子/土豆,豬肉排骨/腌豬肉。

輔料:蔥、姜、蒜。

調料:色拉油、鹽、醬油、料酒、花椒、幹辣椒皮 (按個人口味選用)

制作步驟

1、將豆角摘好,洗凈,掰成段(也可以用刀切成長橢圓形的扁片),將雞肉切好,剝好蒜,將的大部分蒜碾成蒜泥,加入鹽(適合口味的人可選)待壹會加入熱油,少壹部分蒜切碎(炒豆角的時候放),將蔥切成蔥花,姜切成姜絲,這些都備盤。

2、將切面從中間切斷,打散,切忌不要讓切面成壹陀,要像頭發幹燥的時候壹樣!

3、開火熱鍋,加入油,手掌心那麽大即可,放入花椒、幹辣椒皮,翻炒。放入雞肉,翻炒,雞肉稍微變色,加入蔥姜蒜繼續翻炒,加醬油、料酒繼續翻炒,待有淡香味出鍋;肉的炒制就完成了,當今倒入豆角,和肉翻炒。

4、將打散的切面,均勻覆蓋在豆角炒肉上,可以在切面上淋少許色拉油,將切面鋪平後,倒入水, 切記水不可以超過面 這時候扣上鍋蓋,先用大火,將水燒開,再用小火煨十五分鐘左右、小心不要幹鍋,時間依照面的多少和鍋的大小定。

5、蒸熟後,將油潑蒜泥倒入切面上,與鍋底豆角均勻攪拌,就可以吃了。

做法二

食材準備: 食用油、花椒、大料、豬肉、蔥、姜、蒜、鹽、醬油、扁豆、土豆、西紅柿、面;

制作步驟

1、先把油熱了,放花椒、大料熟壹下,然後花椒、大料撇掉;

2、把少量肉餡(喜歡肉片的可以用肉片,喜歡素食的可以不放)、蔥、姜、蒜、少量鹽、醬油大火煸炒壹下,然後放洗好的扁豆和切成塊的土豆(塊不要太厚),再放適量的鹽和醬油然後翻炒壹小會;

3、放入壹個或2個西紅柿再翻炒壹下;

4、然後放入水(水放的不要沒過菜,水的量很重要),等水沸騰後把面放在上面,蓋好鍋蓋,大概中火燜15分鐘左右(要定時去看下水,可不要糊鍋哦,如果水不夠,可以適當加點);

5、水基本沒有後關火,然後把面和菜翻勻就可以了

小貼士:

1、面面燜好出鍋的時候,先將面面挑散了,再和菜菜拌勻,這樣更省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要忘記再添個湯和小菜做搭配,更營養更美味。

做法三

材料: 五花肉、手搟面、蕓豆或豆角、精鹽、醬油、生姜、小蔥、大蒜、八角;

步驟:

1、五花肉用刀切薄片。

2、蕓豆洗凈擇掉筋脈掰成小段,長度以兩個豆粒為準,過短蕓豆在炒制過程中易開裂豆粒掉出。

3、小蔥切蔥花,生姜切絲,大蒜切粒。鍋上火,碼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放入蔥姜,八角炒香。喜歡辣味的可放壹點紅椒提味。

4、倒入蕓豆段,翻炒。

5、調入兩湯匙醬油,調入適量精鹽,翻炒均勻至蕓豆變色。

6、倒入豬骨湯或適量的清水翻炒均勻,蓋上鍋蓋小火燉5分鐘。

7、取部分手搟面(或者是鮮面條),抖散後蓋在蕓豆上,倒入豬骨湯或適量清水。

8、蓋上鍋蓋,小火燜上10分鐘。

9、燜的過程中要開鍋查看,並再次倒入壹些豬骨湯或適量清水。看到面條透亮吸飽了菜的湯汁後即可關火。盛到碗裏,灑上蒜粒即可。

小貼士:

1、燜面用濕面最佳,如沒有濕面可把幹面條煮軟後撈出用來燜面。

2、炒制蕓豆或豆角時可適當的多放點油和調料使做出的湯汁味道濃厚,濃厚的湯汁燜出的面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