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炒麻葉的方法可能和平時不太壹樣。加入壹些特殊的配料,使味道和口感更加討喜。
在此之前,我先介紹壹下這道菜是什麽。畢竟在南方壹些地區很少聽到。我不知道它長什麽樣,吃起來是什麽味道。
——“炒麻葉”是重慶、湖北、安徽、河南等地的傳統小吃,還是壹種小吃!零食主要由面粉、水、芝麻或雞蛋制成。它們又脆又香。
因為炒熟後看起來像麻葉,所以被稱為“炒麻葉”。當然,這只是壹個學名,這種小吃的名稱在各地方言中有所不同,如排茶、焦葉等。
下面分析具體做法、要點和技巧進行講解。
炒大麻葉的創新方法
食材:面粉300克。
材料:2個雞蛋,10克白芝麻和10克黑芝麻。
調料:10克豬油和4克鹽。
-操作流程-
1.將面粉倒入壹個大盆中,先加入食用鹽拌勻。然後加入豬油,打雞蛋,加入用熱水浸泡過的生白芝麻和黑芝麻——(為什麽芝麻要用熱水浸泡,為什麽要加入豬油?稍後解釋)。
2、然後用筷子朝壹個方向攪拌,將面粉攪拌成絮狀,然後將其揉成面團。註意面團是硬的,這個效果很重要,不用加水。
3.面團揉好後,用保鮮膜封好,或者蓋上壹個大盆。揉面半小時後,面團會更柔軟,後續步驟也容易操作。
4.在案板上撒壹層薄薄的面粉,把烤好的面團放在桌子上,用手掌壓平,然後用搟面杖搟薄均勻。在這個過程中很困難,所以妳必須用壹些力或用面條機壓它。簡而言之,越薄越好,油炸產品越脆。
5.搟薄後再撒上壹層薄薄的面粉,切成約5厘米寬的長條,然後將每條都疊在壹起切成約4厘米的菱形塊,或者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這樣效果不大,但註意不要切得太大,否則不容易炸熟。
切割後,搖晃“麻葉”的生胚以防止粘連。
6.將鍋燒開,加入寬油,再嘗試壹點。然後將油溫升至五成熱,轉中小火,然後依次加入麻葉進行生胚。註意炒的時候要經常翻動,這樣可以讓麻葉兩面受熱均勻,不會出現壹面焦糊壹面半熟的現象。
7.當麻葉炒至漂浮並微微變黃時,可以撈出幹油備用。然後再次將油溫升至6成熱,加入大麻葉再次炸制。這個過程大約需要20~30秒,顏色變成淺黃色。馬上關火拿出來。
切記不要等到麻葉變成金黃色,否則它們會變得又老又醜。關鍵是它們吃起來燒焦了,不好吃。因為大麻葉撈出時仍有很高的余溫,它們繼續蒸發水分並變得成熟,這與油炸花生的原理相似。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機會,在瀝幹的油呈淺黃色時將其取出,並將其鋪在壹個盤子上。
壹道色澤金黃、口感酥脆、鹹香的炒麻葉就完成了。
常見問題
1.芝麻為什麽要用熱水浸泡?
①、清洗去芝麻雜質。
2.制作這種小吃時,大多數人為了方便而忽略了壹個步驟,那就是芝麻直接加入面粉中。然後在隨後的油炸過程中,芝麻因嵌入不深而容易脫落,影響口感和外觀。另外油不好處理,芝麻還得撈出來,所以芝麻先用熱水浸泡,再撈出來放入面粉中,大大提高了吸附性,效果更好。
2.加豬油的目的是什麽?
加入豬油可以使面粉更容易結塊,其次可以阻擋面筋,炒出來的麻葉更脆。
其次,豬油有壹種特殊的香味,可以豐富炒麻葉的香味。
3.為什麽又要炸?
原理和炸酥肉壹樣。第壹次油炸是成型和浸泡的,第二次油炸時裏面的油會被擠出來,這樣更脆,不油膩,看起來更好。
4.為什麽炒菜時會有很多泡沫?
這種現象發生在炒油菜籽的時候,或者雞蛋太多的時候。建議使用大豆油或調和油來避免這種情況。
5.大麻葉的生胚在油炸過程中膨脹。原因是什麽?
(1)、首先,麻葉生胚卷制過厚,內部結構空間大,再次油炸時受熱會鼓脹。解決辦法是盡量搟薄,或者在麻葉生胚中間切壹刀,這樣就不會鼓包了。
2.第壹次炸的時候油溫太高瞬間膨脹。
炒大麻葉的小竅門
1,炒制麻葉的面粉,選擇中筋,也就是普通面粉。
2.芝麻應該先用熱水浸泡壹會兒,而不是不經過任何操作就直接加入面粉中。其次,芝麻不需要油炸,否則在隨後的油炸中很容易燒焦。
3.面團中加入雞蛋的目的壹是炸出來的口感不硬,二是帶來淡淡的雞蛋香味,三是成品顏色好看。但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它應該在壹天內吃完,否則它很容易回潮變軟。沒有雞蛋,用水和面炒的麻葉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即使是壹個星期,它也是脆的,但缺點是它是硬的。
兩者各有優勢,選擇哪壹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4.炒麻葉有兩種口味。本文介紹的是鹹版,另壹個是甜脆版。白糖被用來代替鹽。至於加多少,那就看個人口味了。
樂章結尾部
炒麻葉想要好吃,就要看細節的處理了。只要妳按照步驟操作,成品的味道和口感就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