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安陽必吃美食攻略

安陽必吃美食攻略

安陽必吃美食攻略

 安陽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不知道的朋友別著急,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安陽必吃美食攻略,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安陽三寶--血糕、粉漿飯、皮渣。

 粉漿飯?三大寶?之壹,為安陽獨有。其特點:香醇濃郁,酸甜適口,有清熱敗火之效。熬制粉漿飯以綠豆粉漿為主,配以優質小米、大豆、花生仁、精鹽、適量葷油,出鍋後澆上糊蔥花汁,撒上香菜沫。

 老廟牛肉

 老廟牛肉是國家級地方名饈,自明朝末創始以來,其獨特工藝流傳至今。300年來,素有?豫北之花,中華壹絕?之稱。

 老廟牛肉軟包裝在傳統技術秘方基礎上以非疫區上等牛肉為主料,佐以十八種名貴香料,在陳年老湯中,經多道工藝精制而成。產品衛生,質量達到標準,且將取得國家ISO9000質量認證。曾先後獲得九壹、九二年河南省星火科技優秀項目獎。九二年第四屆國際踩傘,跳傘錦標賽產品評比壹等獎。九四年榮獲河南省地名金獎及河南省農村科技博覽會金獎,同年榮獲晉、冀、魯、豫四省優質名牌金獎。95年北京國際精品展覽會即經貿洽談會金獎。國家政協副主席楊靜仁為老廟牛肉題詞?面向市場,發展經濟?。中央領導楊成武、王首道、馬文瑞分別為老廟牛肉題過詞。

 安陽三熏

 ?安陽三熏?在豫北、冀南、魯西、晉東和京廣鐵路沿線各大中城市久負盛名,是壹種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安陽"三熏",創始於1922年。其特色是:制作工藝講究,選料嚴格,工藝精細,成品呈柿紅色、油潤閃亮、松香濃郁、入口脆爛、回味綿長、肥而不膩、幹凈衛生,能防蠅、避蟲、夏季不易變味,宜於旅遊攜帶。曾多次榮獲"優秀食品"稱號。?

 曹馬芝麻糖

 安陽縣崔家橋鄉曹馬村芝麻糖聞名全國,其獨特技藝已歷五百余年。這種芝麻糖質地細膩,酥、薄、輕、空、無渣適口,不粘牙,不粘手。 已載入《河南省企業錄》。

 安陽燎花

 燎花乃安陽市(舊稱彰德府)傳統點心,久負盛名,而以錦泰店制作的最為優良。據清嘉慶《安陽縣誌》載:"錦泰、鋼泰之燎花均甚馳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燎花,屬南方糕點。據傳清代時,浙江壹位吳姓糕點師傅上京謀生途中,因病滯留安陽,經當地人悉心調理得以康復。他有感於安陽民風淳厚,便定居於此。並把制作燎花的技藝傳出來。燎花壹出,深受歡迎,使南點在北方紮了根,歷經二百余年不衰。

 成品燎花,造型美觀、面色金黃、剖面潔白、狀如蜂巢、外撒對絲、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軟綿易消化,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被視為節日聚餐珍饈,饋贈親友佳品。

 內黃大棗

 內黃縣素有棗鄉之美稱,與山西和新鄭並為中國大棗三大產地。品種現有51個,以扁核酸產量最大,此品種鮮果含糖量34.9%,幹果含糖量59.8%,並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以及十幾種礦物質,為保健美食佳品,明清時期被定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展出時受到熱烈好評,被譽為?東方瑪瑙?。內黃紅棗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紅棗加工制品20多種,暢銷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內黃大棗品質優良,個大肉厚,酸甜可口,營養豐富,並富含果酸,十八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維生素丸?之譽。我們國家自古就有?每天三顆棗,永遠不會老?的諺語。棗做為壹種高級滋補果品早就被古代醫學所推崇,也被現代醫學所證明。棗的維生素、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份含量遠遠高於其它水果,是名副其實的?百果之王?。

 林縣山楂

 又名北楂。產於河南林州。有豫北紅和林紅兩個品種。特點:豫北紅單果平均重7.8克左右;林紅單果平均重11克左右。色澤深紅,果圓,果點突出。林州地處豫北,太行山東麓,地勢較高,氣溫偏紙,土壤以棕壤、褐土為主,呈微酸性。其山楂樹高5米左右,結果多,產量穩定。

 太行山核桃

 (1)補虛強體,提供營養。核桃是很難得的壹種高脂肪性物質的補養品。(2)消炎殺菌,養護皮膚。據臨床報導,將核桃仁搗爛制成的核桃焦油氧化鋅糊膏,治療皮膚炎、濕疹,可達100%。(3)防癌抗癌。核桃對多種腫瘤,如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肺癌、甲狀腺癌、淋巴肉瘤等都有不錯的抑制作用。此外,核桃對癌癥患者還有鎮痛、提升白血球及保護肝臟等作用。(4)健腦防老。核桃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及人體營養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成分皆為大腦組織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能滋養腦細胞,增強腦功能。(5)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核桃仁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並可溶解膽固醇,排除血管壁內的汙垢雜質,使血液凈化,從而為人體提供更好的新鮮血液。

 道口燒雞

 豫北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義興張'的道口燒雞,象金華火腿、高郵鴨蛋、北京烤鴨壹樣,在全國食品中獨占鰲頭,並且譽滿神州,名揚海外。

 道口燒雞具有五味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壹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口。

 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滑縣誌>記載,在開始的壹百多年時間裏,由於技術條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並不興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現在的燒雞大師張存友的先祖張炳,壹次在大街閑逛,偶遇壹位曾在清宮禦膳房作過廚師的老友,從此得'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的秘訣。張炳按其用法、用量,依法烹制,制出的燒雞果然大有成色,後來,又在長期的制作實踐中總結出壹整套成功的經驗。當時,張炳的燒雞其'色、香、味、爛'被世人稱為四絕。從此,他的燒雞聲譽大振,遠近聞名,並定鋪號名為'義興張'。道口燒雞不僅遠銷京、津、滬、寧,而且大批銷往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