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屬於香港市區。雖然不在市中心,但也是位於市區邊緣的重鎮。早期開發(50-60年代)是作為衛星城鎮開發的!
東湧當然是在香港市區以外。離市區挺遠的,離機場很近。無論如何,它不在香港的中心!是香港第九個新市鎮(即在原市區外開發的鎮)!
以下是關於香港城市發展的資料,由小弟整理作為補充(不懂的可以忽略)供大家參考!
香港市區包括香港島北部(由西向東:堅尼地城至小西灣,包括跑馬地、半山及山頂);九龍(包括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及觀塘區);而荃灣(荃灣、葵湧、青衣)是比較繁華、人口密集的地區!在香港人眼中,荃灣和觀塘其實都屬於市區。妳可以看到他們的開發區與九龍主城區相連,也是香港50-80年代最大最重要的工業區!
城市發展
戰前發展
香港的城市發展是從185x開發的中環、上環、西營盤、灣仔、半山區乃至山頂等區域開始,向東、西、北延伸。上面最早開發的區域是香港早期城市發展的中心,這裏稱之為“香港中環”。至於從香港中部延伸的後期開發區,包括:
向東,銅鑼灣、歡樂谷190x開始發展;
西面,石塘咀於190x開發;
在北面和九龍,該區可細分為三個發展區:油尖旺、西九龍和東九龍。這三個區都是190x開發的尖沙咀向外延伸的開發區。油尖旺:從尖沙咀開始,城市發展向北蔓延,經過佐敦、油麻地,最後到達192x發展的旺角、大角咀;西九龍:作為油尖旺開發區的向上延伸,城市發展從旺角、大角咀向西北延伸至深水、長沙灣,在192x至193x之間開始發展;東九龍:起於尖沙咀,向東延伸,途經紅磡、土瓜灣、馬頭圍、九龍城,發展速度較慢。土瓜灣至九龍城(九龍寨城南)壹帶是1930年代才開發的,上述九龍早期發展區在剛開發時並沒有大規模發展,直到戰後50年代才正式大規模發展。此外,九龍塘的高尚住宅區在1930年代開始發展
港島方面,193x由銅鑼灣發展區向東延伸的發展區,涵蓋北角、魚湧及西灣河。
-戰後發展
港島戰後的市區發展包括六十年代後期發展的石塘咀向西伸展至堅尼地城的發展區,以及五十年代發展的北角、魚湧及西灣河向東伸展至筲箕灣及柴灣的發展區。上世紀90年代,小西灣作為柴灣開發區的東部延伸,正式開發。
在九龍,城市發展包括石硤尾,這是壹個連接深水和九龍塘的發展區。由九龍城發展區向北延伸至黃大仙;以及連接油尖旺開發區和東九龍開發區的何文田開發區,都是60年代+0950年代開發的。此外,還有橫頭旗和樂富(原名老虎巖),是連接九龍塘開發區和黃大仙開發區的開發區,開發於上世紀60年代。
-發展衛星城鎮
香港的兩個衛星城——觀塘和荃灣——在20世紀60年代和50年代正式開始了它們的發展計劃。衛星城的開發區擴展模式不同於香港中環,香港中環以衛星城的發展作為城市發展模式的分水嶺。衛星城鎮的發展模式包括城鎮內部發展模式和與舊城區的外部和內部聯系模式。與舊城區的對外聯系模式是指從舊城區向衛星城延伸的發展模式,這種由外向內的延伸止於衛星城的毗鄰區域;另壹方面,與舊城區的內部聯系模式是指衛星城鎮內部傾向於舊城區的壹種發展模式,僅限於城鎮的內緣。外接開發區到達城鎮相鄰區後,為了直接連接城鎮內外的開發區,內接發展模式就會啟動,所以內接模式肯定會比外接模式晚啟動。
就觀塘的衛星城而言,連接舊區的外圍發展區是指黃大仙發展區以東的慈雲山、鉆石山、新蒲崗及牛池灣。整個發展區由舊市區的黃大仙發展區向東延伸。其中慈雲山、新蒲崗及牛池灣都是在五、六十年代發展的,而鉆石山發展區則是在七、八十年代發展的,因為區內多山,難以發展,區內有大量木屋及寮屋區,難以收回土地。另壹方面,觀塘鎮內接發展區是指九龍灣及牛頭角部分北部發展區,於七、八十年代發展,由觀塘鎮早期發展區向西北延伸,與外接發展區的牛池灣發展區直接相連。
就荃灣衛星城而言,外接舊市區的發展區是指荔枝角,荔枝角位於長沙灣(現在俗稱美孚,因為美孚村占了發展區的壹大部分)以西,於六十年代後期發展。荃灣市內連接發展區是葵湧南部發展區(包括荔景村、祖堯村、荔景山及九華徑的發展區),位於該市葵湧原有發展區的南面。該區於七十年代中期發展,與荔枝角的發展區相連。
此外,兩個衛星城的區域發展有著不同的順序:
觀塘衛星城成立於1953。在該鎮,最早開發的地區是觀塘和牛頭角南部,它們是在50年代中期開發的。然後是秀茂平,50年代末問及此事。油塘和藍田在60年代正式開發,牛頭角北部在60年代開始陸續開發。至於九龍灣,它是與舊城區的內部連接區,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式開發。隨著70年代末的順利發展,周圍的居民區成為了小鎮後來的發展區。
荃灣衛星城成立於1959。然而,荃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最早發展的地區是荃灣,在五十年代中期發展。葵湧開發區,屬於早期發展的城鎮,開發於60年代初。與老城區相連的葵湧南部發展區,直到70年代中期才開始發展,70年代中後期發展起來的青衣發展區,成為該鎮後來的發展區。
總之,香港市區有兩種發展趨勢模式——早期的香港中心區模式和後期的衛星城模式;另外還有三個發展中心——觀塘和荃灣,這兩個衛星城分別位於香港早期的中環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