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不能停留太長時間,繼續南下,從揚州瓜洲直接擺渡到京口,如果揚州是江南的文化的中心之壹,京口就是江南的軍事重鎮之壹。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金山素來都是佛家聖地,先是大唐高僧玄奘出家之地;後有高僧法海與白娘子鬥法,水漫金山。更富聖名的是金山的“水陸法會”。
金山對曹名婷是精神聖地,也是徐夢雅的精神聖地,為何如此說呢?全因為梁紅玉擊鼓戰金山,就發生在這裏。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兀術率十萬大軍進犯京口,時韓世忠任浙西制置使,率八千水軍在京口攔截抵抗,敵眾我寡,梁紅玉提出埋伏之計,韓世忠聽了,心中大喜,兩人合計壹番後,隨即埋伏人馬,韓世忠親率戰船,誘敵深入,梁紅玉則親自在金山之巔的妙高臺擂鼓指揮。壹通鼓響,韓世忠立即指揮水軍,扯帆駛出鮎魚套蘆蕩,迎戰金軍。二通鼓響,韓世忠佯裝失利,且戰且退,轉眼間戰船便隱進了蘆蕩,金兀術緊緊追趕,追進了蘆蕩。梁紅玉在山頂上看得壹清二楚,隨即揮舞令旗,擂響三通鼓。隨著震天動地的鼓聲,蘆蕩裏埋伏的戰船都“嗖嗖”地飛了出來,宋軍水兵慣熟水性,有的鉆進深水,用鑿子鑿穿金兵的船,有的用火箭、火炮猛擊金兵。金兀術的十萬人馬,多為“旱鴨子”,被打死、淹死、打傷大半,潰不成軍,逃到黃天蕩,韓世忠圍困金兵於黃天蕩四十八天,狠狠打擊了金軍的囂張氣焰。
不管是同出於青樓的曹名婷,還是同為“女漢子”的徐夢雅都是壹種精神信仰。在瞻仰了梁紅玉作戰時用的戰鼓,現在她曾擊鼓的妙高臺上遙望長江那滔滔江水,心中無限激蕩。二女合詩壹首:“金山寺上妙高臺,江風瑟瑟傳鼓聲。塞北狼煙亦如在,震懾強虜顯忠魂。”
悲催的故事也有壹個,宋高宗壹日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嶽飛迫不得已班師,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壹旦!”班師路上,嶽飛順便到長江金山寺拜訪道月禪師(寓意:月飛之道)。禪師勸嶽飛不要回臨安,就此出家免是非。嶽飛壹向忠君愛國,謝絕了禪師的好意。臨別時,禪師送他壹首偈:“歲底不足,謹防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並留下壹首詩作別:“風波亭下水滔滔,千萬堅心把舵牢;只恐同行人意歹,將身推落在深濤。”
秦檜得知嶽飛在遇害前曾發出:“未聽道月和尚壹句勸”的感慨,怕殘害忠良的罪行敗露,亦欲加害道月禪師,指使侍衛長何立到金山寺逮捕道月禪師。當時道月正在講經說法,何立靜悄悄的在旁伺機而動。想不到道月禪師口占壹偈後,從容坐化而去:“吾年四十九,是非日日有;不為自家事,只為多開口。何立從東來,我往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
金山就是宋朝抗金名將都有邂逅的地方。
北固山壹樣有名,劉備招親的故事出自三國時期。劉備借東吳的荊州後,沒有歸還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計,企圖乘劉備過江之機,把劉備扣留起來作為人質,以奪取荊州。
甘露寺這壹陰謀,被劉備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所識破,就將計就計。派大將趙雲陪劉備過江到京口北固山甘露寺招親,並授以錦囊策動喬國老來促使權母吳國太到甘露寺多景樓相看劉備,吳國太壹見劉備“方面大耳,猿臂過膝”,壹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為喜悅,故允許將女兒孫尚香嫁給劉備。
當日公主孫尚香在樓上布置洞房,梳妝打扮,樓下列刀排槍保衛劉備,劉備壹見膽戰心驚,孫尚香見此情景,只好下令撤了刀槍,劉備才敢上樓進入洞房。
以後,人們就傳說多景樓叫相婿樓,或梳妝樓。這樣,孫劉聯姻的事便弄假成真,最後周瑜的“妙計”落空,不但沒有能索取荊州,卻反而將孫權的妹妹賠給劉備做夫人,弄得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北固山同樣令曹名婷心馳神往,很多文人雅士在這裏留下了不朽詩篇。
兄弟遊吳國,庭闈戀楚關。已多新歲感,更餞白眉還。歸泛西江水,離筵北固山。鄉園欲有贈,梅柳著先攀。——《早春潤州送從弟還鄉》孟浩然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裏風塵。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答樂天臨都驛見贈》劉禹錫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王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焦山是官堡,駐紮著宋朝水師。其實中有寺名定慧寺,山上有後漢賢者焦光隱居之洞所,焦山也因此得名。焦山四面環水,是天然的軍事要地,所以歷朝歷代,焦山都是水軍的重要駐地。
京口也有特色的美食,因為靠著長江,所以魚類資源比較豐富,在因為城臨江而建,所以打上來江魚比較新鮮。長江三鮮都在此地繁衍,所謂長江三鮮值得是鰣魚,鮰魚,刀魚。在鎮江吃江鮮是種享受。除此以外還有河豚魚,河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壹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被譽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制作河豚的是專業的廚師,在河豚做好後,其會先嘗壹口,壹盞茶後沒事方可實用,即使是這樣,每到清明前後,總有人因食用河豚而亡。
陳懷孟的姥姥家就在京口(鎮江),小時候都是在姥姥家度過的,所以京口算他的半個故鄉,當他踏上京口的碼頭時,就有壹種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