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臺灣地理與交通樞紐的臺中市,既是西部走廊南來北往的轉運站,亦是各地美食的大熔爐,地融全臺小吃於壹爐,集各式美味光環於壹身,道地小吃麻葉羹的獨特、泡沫紅茶的風味、豐仁冰的口感創意、蜜豆冰的咀嚼快感……,琳瑯百味,壹如其薈萃的人文。
探訪臺中市的知名小吃,可以火車站作為起點,由舊市區逐漸向外擴展,其中距離火車站僅幾分鐘步程的第壹廣場(原第壹市場)周邊,以及中正路、三民路口的第二市場,就是許多知名小吃的發跡地,至今仍有不少美味可尋;前者如幸發亭蜜豆冰、臺中肉羹、高家意面,後者如李海魯肉飯、麻葉羹等。
夜市是臺中市小吃的大本營,許多著名美食小吃皆隱於此,中華、忠孝二大夜市即為代表。自60年代興起的中華路夜市,因位處城中鬧區,人潮、車潮匯集,外加周邊林立的戲院、遊樂場,以及綿延近1公裏的百貨攤,長年居高不下的超人氣,讓各式小吃攤愈賣愈旺。除了平民夜市,普遍年輕化的學生商圈,也是臺中夜市的另壹支生力軍。素有中部大學城之稱的臺中市,境內學生不少,逢甲的文華夜市、東海的東海夜市,以及成名最早的忠孝夜市皆因此而生;位於南區的忠孝夜市,因臨近中興大學及周邊工廠區,龐大的外食人口,帶動夜市食風,規模雖不算大,但吃飽、吃巧的攤均備,口感、作料亦都在水準之上。
蓄著大胡子,穿長衫的店老板張北和,曾連獲多屆金廚獎。小店中幾乎道道到是名菜:以砂鍋慢火煨燉而成的無膻羊肉,肉質滑嫩膏腴;幾近失傳的老四川菜“水鋪牛肉”,則是經過16年反復實驗才能原味重現;此外,腱子頭肉燒煮出的牛肉面,以牛肩碎肉混合韭黃末、雞腳凍作料的牛肉水餃,都是將軍的招牌。這裏也吃得到牛鞭飯、牛羊睪丸等珍奇食品,但須事先預訂。
麻葉羹是臺中地區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其他地方很難得見。麻葉羹的吃法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其做法是將麻葉葉脈抽出,用水邊沖邊以手用力搓揉,將苦水揉出,最後和魚、番薯壹同熬煮。武德宮旁有多處攤販賣麻葉羹,也有混合薏仁壹同煮的麻薏,其中楊益權賣麻葉羹已近30年,是最老牌的攤位。
位於忠孝路、臺中路交叉口的忠孝豆花,創業已有3、40年歷史,主人精選黃豆、石膏、豆花粉等原料,並堅持傳統制法,做出來的豆花口感軟Q滑溜,仿佛吹彈得破,再配上慢火熬煮的花生、姜湯、香味濃厚。店裏還兼賣碗粿、燒餅、麻署,其中尤以手工揉制的麻署,最受喜愛。
翁記的泡沫紅茶在臺中市也許不算頂尖,但它的茶食可是壹絕。其中烏龍豆幹口脾最佳,采用桃園大溪專程送達的黑豆幹,加以獨家的鹵制秘方,鹵得滑潤入味,最後再淋上特制的辣椒蔥汁,又香又辣;而冰冰涼涼的毛豆,帶有些許麻辣,鹹度、軟硬適中,味道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