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夏至飲食習俗杭州人喜吃烏飯,據傳說是紀念戰國龐涓。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說明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壹般都吃紅棗燒雞蛋和黃芪燉雞,以滋補身體,為投入緊張的秋季農業勞動做準備。
紹興素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因為夏至日全年日照最長。舊時,人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壹盤蒲絲餅。還有吃醮坨的,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圓糊醮。諺雲:?夏至吃了圓糊醮,踩得石頭咕咕叫?。
而盛產楊梅的寧波則有諺語: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杭州夏至飲食習慣杭州菜歷史悠久,它與寧波、紹興兩地的菜肴***同構成浙江菜系,成為中國的八大菜系之壹。而且是浙菜的代表菜色。:杭幫菜有?迷宗菜?之稱,它吸收了粵、川等全國八大菜系中其他七大菜系和浙菜中溫州、紹興等地的長處,溶入西湖特有的清醇靈秀之風,可以說是兼容並蓄,博采眾長,融會貫通,杭幫菜因此而成為新八大菜系之壹,並以它獨特的?味道?風靡全國。
杭菜分為?湖上幫?和?城裏幫?兩派。?湖上派?用料以魚蝦和禽類為主,擅長生炒、清燉、嫩溜等技法,講究清、鮮、脆、嫩的口味,註重保留原味。?城派?用料以肉類居多,烹調方法以蒸、燴、氽、燒為主,講究輕油、輕漿、清淡鮮嫩的口味,註重鮮鹹合壹。南宋建都杭州,北方大批名廚雲集杭城,使杭菜和浙江菜系從萌芽狀態進入發展狀態,浙菜從此立於全國菜系之列。至今八百多年的南宋名菜蟹釀橙、鱉蒸羊、東坡脯、南炒鱔、群仙羹、兩色腰子等,至今仍是高檔筵席上的名菜。
杭州還有許多外來的飲食。在杭州,東北來的漢子開出了餃子館,更有粵菜館、川菜館、湘菜館、魯菜館?臺灣人帶來了?上島咖啡?和燕翅鮑魚館,香港人帶來了?紅玫瑰?茶餐廳,美國人不但壹家家開出麥當勞、肯德基,還開了著名的咖啡連鎖?星巴克土、洋、中、外,吃、喝、品、飲,杭州全有;杭州人更有壹種傳承美食傳統,傳播美食文化的開放大氣精神,京、津、滬、寧、蘇等地,杭州的名菜、名店、名吃、名廚,都以規模龐大,金碧輝煌的氣派征服了當地人。
杭州夏至飲食特點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_,急食鹹以_之,用鹹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鹹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按中醫學的臟與臟之間的關系講?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從中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系。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猜妳感興趣:
1.夏至有什麽習俗
2.夏至習俗有哪些
3.各地夏至有什麽習俗
4.夏至由來和習俗
5.夏至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