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愛生命,愛生活,他首先是壹個生活家、美食家,然後才是作家。壹條魚,壹塊餅,包括剛剛收獲的大麥和小豆,都能讓他食欲大開。東坡壹邊吃,壹邊寫出讓人食欲大開的文字:?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得微肉於牙綮間,如食蟹螯。?加鹽撒料烤羊骨,壹根能啃壹整天。就算只留少許肉,也像吃螃蟹壹樣過癮。
雖然愛吃、懂吃,但蘇東坡並不擅長做飯。他用大麥煮粥,舂得不凈,煮得太硬,兒女難以下咽,戲稱?嚼虱子?。他還參照古方,用蜂蜜釀酒,可惜發酵過度,酒漿酸敗,導致?飲者則暴下?,喝過的人都拉肚子。從蘇東坡自己留下的記錄來看,他的廚藝只得到過壹次認可。那是他當杭州知府的時候,門生秦少遊的弟弟前去拜訪,蘇東坡親自下廚燉了壹鍋魚湯。弟弟對這鍋魚湯大加贊賞:?此羹超然有高韻,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當然,這種誇獎是否有拍馬屁的成分,今天我們也不得而知。
蘇東坡是最會給自己尋開心的那種人。?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被皇帝老子罷了官,在他看來是奉旨休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下雨天忘帶傘,淋成落湯雞,也要做最有詩情畫意的那壹只;?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詩人都愛花草,他連花草的影子都愛,花影在他眼裏不僅是活的,而且有童趣,故意跟他搗蛋。
傳統士大夫喜歡在文字裏裝酷、裝苦,甚至?為賦新詞強說愁?,蘇東坡從來不裝,總是寫下自己真實的壹面,不管是瀟灑還是丟人。政敵制造文字獄,把他關進大牢,他讓大兒子蘇邁打探消息,每天送飯時用飯菜做暗號:如果沈冤得雪,送肉;如果要殺頭,送魚。某天蘇邁忙中出錯,送進壹條魚去,蘇東坡嚇得大哭,趕緊寫下絕命詩:?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求生避死是人類本能,但也只有蘇東坡會坦白自己的絕望和恐懼,就像不藏心機的孩子。
蘇東坡寫過這麽兩句詩:?吾君勤儉倡優拙,自是豐年有笑聲。?很多人詬病蘇東坡這是失了氣節,竟也開始?溜須拍馬?。但是換個角度想想,人人都怕死,蘇東坡這樣的人應該更怕死。他的生命是那樣多姿多彩,他對幸福的體驗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強烈,所以他享受活著,更渴望活著。為了不再蹲大獄,在同僚面前拍皇帝馬屁,又有何不可呢?
飯局上說起宋朝文豪蘇東坡,我們壹定會立刻想到經典的菜?東坡肉?。但很少有人知道,東坡肉的發明者並不是蘇東坡。順帶說壹句,其實關於蘇東坡的許多傳奇,也都是後人虛構的,比如他從來不跟佛印逗悶子,也沒有壹個名叫?蘇小妹?的妹妹。蘇東坡有做過東坡肉嗎?翻遍《蘇軾文集》,只有壹首介紹豬肉做法的短歌:?凈洗鍋,淺著水,深壓柴頭莫教起而這首短歌的題目是《蒸豬頭頌》(某些版本寫為《煮豬頭頌》),跟東坡肉沒關系。事實上,宋朝食譜裏既沒有東坡肉,也沒有類似東坡肉的菜品。東坡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覽》,該書最早提到?東坡肉?這個菜名及其簡單做法,說明東坡肉應該是清朝末年才發明出來的。
最有意思的就在於此:既然蘇東坡沒做過東坡肉,人們為什麽要把東坡肉的發明權放在他頭上呢?在我看來最好的解釋是:因為人們喜愛他。書法好、畫畫好、文章好,還是?豪放派詞風?的首創者?這些都不是他被喜愛的原因。蘇東坡最值得喜愛的地方,是他活得既瀟灑又實在,既活成了我們想要成為的樣子,又能跟我們做朋友,甚至做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