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煮幹絲:南京幹絲是壹套不同於其他城市獨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幹而不碎的幹絲,均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3、 牛肉鍋貼:外脆裏嫩、餡足汁多。鹹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 鍋貼上。第壹口咬大了汁會漏;咬猛了汁會噴;咬太小又不過隱!
4、 鴨血粉絲:在南京,賣鴨血湯的攤子星羅棋布。精明的攤主預先將鴨血煮熟,切成小塊放在鍋中,見有遊客來,便撈出鴨血裝在白瓷碗裏,然後澆上壹勺滾燙的鮮湯,滴上數滴香油,撒上壹撮蝦米或鴨腸衣等,再加上壹撮香菜。愛吃辣的客人,還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5、 如意回鹵幹:南京歷史悠久,南京人也願意把各種小吃和歷史沾上邊。就拿這普普通通的回鹵幹來說,還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聯系。傳說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吃膩了宮中的山珍海味,壹日微服出宮,在街頭看到壹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澤金黃,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壹錠銀子要店主將豆腐果加工壹碗給他享用。店主見他是個有錢的紳士,立即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後連連稱贊。從此油豆腐風靡壹時,流傳至今。因南京人在燒制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回鹵幹。
6、什錦豆腐澇:豆腐澇也叫豆腐腦、豆腐花,南京話又稱“都不老”。這道小吃全國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澇和其他地方的不大壹樣,除了壹樣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澇講究壹個佐料,輔以蝦米、榨菜、木耳、蔥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種佐料,不光是顏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濃、香、鮮、鹹淡適宜,辛辣適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還好個“說法”,這壹點在豆腐澇這個樸實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驗證:據說,豆腐澇這玩藝,年輕人吃了健腦補腦,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壽,為了討口彩,店家還在裏面加入什錦菜,什麽意思吶?前程似錦,呵呵。
7、狀元豆/五香蛋:狀元豆是南京夫子廟的特色小吃之壹。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內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貧寒,每天讀書到深夜,其母就用黃豆加上紅曲米、紅棗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裝好,上面加壹顆紅棗給他吃,並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好中狀元。後來,秦大士中了狀元,此事傳開,狀元豆便出了名。。壹些小販就利用學子的這種心理,在父子廟貢院附近賣起了狀元豆,襯口彩說“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郎”。狀元豆實際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壹樣,五香豆入口噴香,鹹甜軟嫩,細細品嘗,趣味橫生,由於烹制入味,壹般色澤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彈性,香氣濃郁,讓人吃起來就停不住嘴嘍。
8、鹽水鴨/鴨頭:到南京是不能不吃鹽水鴨的。南京嗜鴨之深,乃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實打實的名頭。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南京鹽水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斬壹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也正是吃鴨吃得太多,南京人還變廢為寶的將鴨頭做成壹道美味小吃。鴨頭無論是紅燒還是醬泡,或是鹽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間美味。買上三五鴨頭,再來壹瓶啤酒,細細品嘗慢慢啃,那個舒服啊……
9、蒸餃: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壹格,不但形狀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稱,油壹點膩壹點就達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餃的餡心是有新鮮豬肉和香菇調制而成,加上鮮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籠蒸熟後肉嫩汁飽,輕輕壹吸,壹股濃濃的清新氣息在口腔中彌漫。
10、糕團小點:江南人嗜甜,所以,傳統的糕團小店在南京還是很有市場的。南京人吃甜食講究甜而不惡,糯而不粘,方稱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還不行,造型色澤還要出眾,所以,南京的糕團大多玲瓏小巧,色彩繽紛,入口香甜松軟,清香滿腔,再來上壹壺上好的綠茶,就是頂好的口福了!
其實,南京的小吃還有很多,象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鵪鶉蛋、梅花糕、蒸兒糕、牛肉粉絲湯、炒螺絲……
南京特色小吃全攻略
面條類 :
1.三元巷裏面的“易記”
2.三元巷要德火鍋對面“協記”面館
3.七家灣2號或打釘巷1號“李記”:牛肉面、牛筋面、牛肉鍋貼、牛肉餛飩、醬牛肉、牛筋等
4.小火瓦巷江蘇飯店2號門邊的“君友記老鹵面館”:各種蓋澆面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官復興面館”:三鮮面
6.禦道街或福建路的“山西人家”:貓耳朵、炒面餅等
7.夫子廟1路車站下客站“華旺樓”各種鎮江鍋蓋面、湯包
8.40路底站的洋珠巷的“四鶴春”
9.湖南路燈光隧道進去向右轉童家巷裏有壹家
10.南師大正門斜對面的“民間老雞湯面館”
11.“劉長興”
12.明瓦廊的“寡婦面”
13.水西門的“張癟嘴蓋澆面
14.洪武北路蘇苑大廈對面小巷內50米的“太平洋面館”的六鮮面
15.集慶門35路車站旁巷口“集慶皮肚面館”
龍蝦類:
1.夫子廟和大中橋那段路中間,有壹個橋,橋頭的聯華超市斜對面
2.“盱眙又壹村”
3.丹鳳街“龍姐龍蝦”
4.丹鳳街的“丹鳳龍蝦”
5.寧海路“朱記龍蝦城”:雞燒田螺,小魚鍋貼,大骨頭湯
6.三元巷京僑旁邊“楊四龍蝦城”
7.中央6樓亞細亞的手抓龍蝦
8.楊公井紅花地小區對面東白菜園旁的“好再來醬骨龍蝦”
9.邁臯橋華電路上坡處聯華超市旁“曹氏”龍蝦
10.遊府西街上南京電臺隔壁的“大順龍蝦王”
11.瑞金路五龍橋邊上的陳大龍蝦
12.丹鳳街石婆婆巷內50米左右“阿細小館”的"木桶龍蝦"
13.邁臯橋華電路的“鴻濱佳”的麻辣龍蝦、田螺燒老鵝
14.錢都的幹煸龍蝦
15.盱眙城最好的龍蝦店:紅葉飯店(汽車站左手壹百米華誠超市對面)
16.下關惠明橋的“秋林”
17.夫子廟“珍寶舫”:天味龍蝦
粉絲、湯包:
1.珠江路數碼港對面紅色的門頭的“復興”:湯包、粉絲好吃
2.碑亭巷“全福樓酒家”:湯包、肉麻團、涼面
3.莫愁路、獅子橋、三牌樓和會街都有的“尹氏”湯包
4.夫子廟1路車下客站“華旺樓”(原雞鳴湯包店的師傅做的)湯包
5.南湖文體村(七號路)的“老華友”的小籠包
6.南湖“三星糕團店”:小籠包、四喜湯團、三鮮蓋澆飯、孜然鐵板牛柳
7.丹鳳街石婆婆巷蘇果對面的“湯包王”
8.新街口“大三元”
9.石鼓路陽光大廈對門的湯包店
10.科巷(變電站的對面,中山東路小區門口,上午才賣)的雞汁湯包
11.北門橋那裏的“全福樓大酒店”的菜包
12.南京文體村(七號路)路口的“周記”鴨血粉絲湯
13.萊迪那,麥當勞旁邊的“金湯鴨血粉絲”
14.“回味”
15.瑞金路上瑞陽街的王敏湯包店
其他小吃:
1.王府大街50號的“芳婆”:粽子、赤豆元宵、八寶粥、肉麻團
2.金鷹貴賓樓七樓午茶:生滾牛肉粥、香煎韭菜餃、奧竈面、蝦餃、春卷
3.金銀街上南大西苑門口推自行車用紅色牌中文和韓文寫著紫菜包飯
4.漢口西路蘇州面館對面巷裏賣炸雞和漢堡的快餐店“美州雞”和南藝後門的美州雞
5.南師大後門那裏的“莫氏粥城”
6.大方巷鼓樓區拍身份證照片的旁邊40#樓下馬路邊賣雞蛋餅的小店
7.夫子廟“蓮糊糕團店”:赤豆元宵、馬蹄糕、牛肉砂鍋、牛肉鍋貼、麻團
8.湖南路商場旁巷子裏的“西北面王”的紅燒牛肉砂鍋、鍋貼、
9.靠近梅園中學那的太平橋口,有壹家小店面,既賣麻辣燙又賣沙鍋
10.夫子廟“永和園”側門旁邊的“黃記”涼粉店
11.山西路“桂花鴨”的燒餅、炸雞
12.彩霞街華誠超市門口下午和晚上才有的賣炸雞排豬排的攤子
13.秦虹小區蘇果旁的沙鍋,鵪鶉蛋
14.“面點王”的手抓醬排骨
15.雞鳴寺的素齋
16.雨花小區“汪家餛飩”
17.珠江路如意不夜城 (招商銀行旁的巷子裏):霸王餅
18.楊公井車站(往夫子廟方向)旁巷子口壹個老頭賣的麻辣燙
19.獅子橋,買糖葫蘆的那條巷子進去的“狀元扁食”:餛飩、拌面、蛋菇湯、煎餃
20.中山東路上紫金城斜對面及珠江路小營路口的“牛牛水餃”
21.新接口的三元巷“要德”對面的哈爾濱水餃
22.鼓樓江蘇電視臺對面有家陳長生的西北肉夾膜
23.鷹購物中心旁邊巷子“紅冠小吃城”:梅子排骨年糕、三黃雞
24.月苑三村9幢的壹樓有壹家砂鍋
25.豆菜橋的麥肯雞
26.五中旁的春來鍋貼
27.石鼓路的成都香辣餅
28.五臺山保齡球館對面中間壹家店賣的:燒賣和豆沙包
29.九中南面天池浴室旁的雞肉串
30.夫子廟麥當勞旁邊的牛肉餡餅
31.辣子村巷子裏老太太賣的旺雞蛋
32.淮清橋上的哈爾濱水餃和黃橋燒餅
33.蘇武車輛城門前水果攤上的東北玉米南湖13路車站旁邊蘇果超市對面:“福建千裏香餛飩”、“玉塘砂鍋店”的豆腐煎餃
34.月苑小區40路總站旁邊:“麥肯基炸雞“
35.莫愁湖公園對面巷子裏的“麥肯基炸雞”
36.南湖13路車站口的早點攤:肉沫煎餅
37.南湖華清池門口第二家賣牛肉粉絲湯
38.南湖廣場上賣的五角壹大杯的甘蔗汁
39.南湖壹小門口橋邊壹對老頭老太賣的烤火腿腸
40.許府巷內小區門口的韭菜盒子
41.馬臺街“小雞快跑”的香辣雞翅
42.中山北路金陵翻譯院對面的“安潤食品店”的濃湯和澳式酥皮點心
43.新街口中山路金陵百貨斜對面時代廣場有個樂博鋼琴城門口的餛飩店“四川酒家”的壹樓的大肉包、蟹黃湯包
44.南湖路建設銀行邊“小王酥燒餅”
45.水西門橋邊上海生煎店:生煎包、皮蛋瘦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