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咬羊”是徽州名菜。此菜是將羊肉糜填入鱖魚肚封口烹調,待魚酥肉爛起鍋,不腥不膻,風味別樣。其間還流傳這樣壹個故事。
明末清初,徽州有個鮑姓富商,家財萬貫,可是時運不濟,沒過幾年就家道中落,壹貧如洗。過慣富日子的他如何經受得住?打算拿根繩子懸梁自縊壹死了之。
說來也巧,這天鄉下的表弟提了兩條鱖魚來看他。剛進屋,看到表兄吊在梁上雙腳還在前後擺動,忙扔下魚上去幫他解下繩來。表弟寬慰他說:“老兄可要想開些,蟻螻尚且惜命況人命乎?怎能付諸壹繩了結此生。小弟來此就是欲與妳***商開飯店的事呢!”於是講了發生在村裏的壹樁趣事:
數日前鄰家有只羊掉進河裏,第二天從河中捕到壹條大鱖魚肚中竟全是羊肉,拿回家中洗凈封好刀口燒煮,想不到味道鮮美獨特。今天特地帶來讓妳嘗鮮的。當即,表弟煮起了“魚咬羊”來,讓表兄吃得直咂嘴。
然後,表兄弟倆張羅開起了飯館,掛出特色菜肴“魚咬羊”。人們從未見過這種菜名,紛紛前來嘗鮮,壹吃味道果然與眾不同。於是壹傳十,十傳百,生意日漸興隆起來。“魚咬羊”作為壹道徽幫名菜流傳至今。
傳統“魚咬羊”
原料
鮮鱖魚1 條(750—900 克),帶皮熟羊肉600 克,青菜心10 棵,醬油60 克,白糖40 克,味精2 克,精鹽2 克,蔥結10 克,姜片10 克,胡椒粉適量。
制法
1.將鱖魚治凈,取下頭尾。魚肉切成長方塊,帶皮熟羊肉也切成長方塊。
2.鍋內放油上火,入蔥、姜煸香,放入鱖魚略煎,放入羊肉,加醬油、紹酒、精鹽、黃酒、水少許,燒沸後用小火燒熟,加糖略炯,改用大火稠濃湯汁,放胡椒粉。將鱖魚塊墊底,羊肉皮朝上排在魚身上,裝上頭、尾,澆上鹵汁。
3.在燒羊肉同時,將青菜心加精鹽、味精煸透,圍在羊肉兩側即成。此菜鹹中帶甜,鮮香醇厚,為冬令佳看。若以帶皮羊肉加鯽魚,佐以精鹽、蔥、姜、紹酒、胡椒粉長時間白煨,其味亦美。
家常“魚咬羊”
原料:小黃魚12條,羊肉200克,蒜蓉醬30克,酸梅醬20克,鹽、白糖、味精、壹玫瑰露酒、黃酒、老抽、蠔油各適量,蔥姜末少許,錫紙壹張,色拉油2公斤(實耗50克)。
制作:1、小黃魚去腮、鱗,用筷子攪出內臟,制凈,腌漬入底味備用。2、羊肉剔筋膜斬成茸,調入鹽、味精、黃酒、嫩肉粉、生粉攪拌上勁,釀入小黃魚腹內,逐個做完,即成生坯。3、取魚咬羊生坯拍粉,入五成熱油鍋浸炸2分鐘,碼入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錫紙中。4、鍋入油燒至五成熱,入蔥姜蒜末煸香,入蒜茸醬、酸梅醬煸炒,調入高湯、鹽、味精、蠔油、玫瑰露酒、老抽、黃酒,勾流水芡,淋澆在小黃魚上,包錫紙入微波爐調中火焗2分鐘取出上席。
提示:包錫紙入微波爐前需紮幾個小孔,以防受熱爆炸。